腎臟就像人體的“凈化工廠”,通過多道清洗和過濾程序,讓血液中的廢物和多余水分“該干嗎干嗎去”:形成尿液并排出毒素,幫助維持身體平衡。生活中,大家對腎“寄予厚望”。一有風吹草動,就擔心自己“腎壞了”——晚上總跑廁所,不會是腎不好吧?尿的顏色怪,是不是腎有毛???
老王上完廁所,低頭看了一眼,心里頓時“咯噔”一下。尿的顏色怎么這么黃,不會是腎有毛病吧?
專家解答尿色發(fā)黃,如果沒有其他身體不適,需要考慮一個問題:是不是喝水少了。尿液的顏色與疾病、飲食、藥物、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有關(guān)。正常尿液的顏色為淡黃色,如果您有棕色、棕黑色、紅色、乳白色等“顏色怪怪”的尿液,需要提高警惕,可以先到醫(yī)院檢查一下尿常規(guī)。
無論參加會議,還是周末看場電影,劉先生都很難堅持到最后。即便已將忍耐的功力發(fā)揮到極致,中途他也不得不出去“尿遁”幾次??偱軒遣皇钦f明腎有問題?
專家解答一般來說,正常人白天會排尿4—6次,夜間0—2次。如果大大超過這個頻率,就是尿頻的表現(xiàn)。足量喝水是個好習慣,但如果為了避免尷尬而經(jīng)常憋尿,就得不償失了。總憋尿不僅讓腎臟“壓力山大”,還會損害腎功能。所以,廁所該上還得上。
需要提醒的是,導致尿頻的原因很多,如飲水量大、炎癥刺激、結(jié)石、異物甚至精神作用等。與其糾結(jié),不如到醫(yī)院看看。
張大爺?shù)呐笥阉土怂黄库}片,這讓張大爺很是糾結(jié)。不吃吧,覺得太浪費;吃吧,又擔心補鈣會造成腎結(jié)石。這種看法有道理嗎?
專家解答腎臟就像人體的“過濾器”,不斷加工、過濾著血液中的廢物和多余水分。當被“篩下來”的晶體物質(zhì)(如鈣、草酸鹽、尿酸鹽等)從尿液中析出,沉積于腎臟,久而久之就成了傳說中的腎結(jié)石。
實際上,膳食補鈣(如喝牛奶、吃高鈣食物)不會增加結(jié)石風險。而對于是否服用鈣劑這個問題,大家還是應(yīng)該慎重,最好咨詢醫(yī)生后再做決定。生活中,建議首選從食物中“補鈣”,如奶制品、豆制品、蛋類和肉類等,都是鈣的良好來源。
如果有腎結(jié)石,除了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正確補鈣,還要注意多喝水,增強運動,平時可到戶外曬曬太陽,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
老李是位燒烤愛好者,每次和朋友“擼串”時,他都會提醒大家點幾串大腰子,美其名曰“補腎”。
專家解答生活中,有人本身就偏愛腰子的口感,還有的人則認為“吃什么補什么”,因而有意識地吃腰子。實際上,像腰子這種動物內(nèi)臟,所含油脂、嘌呤等較多,吃了以后容易造成尿酸升高,反而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因此,不建議通過吃腰子來“補腎”。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補腎呢?當然有,那就是健康飲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足量飲水、正確用藥以及定期體檢。
健康飲食老人食欲減退,吃飯總愛湊合;中青年人工作繁忙,經(jīng)常饑一頓飽一頓……這些做法都不利于腎臟健康。提醒大家,首先,要保證規(guī)律的三餐,為腎臟提供工作所必需的能量。其次,要注意飲食中的鹽分攝入,每日總量控制在5—6克為好。此外,還要做到膳食均衡、有營養(yǎng)。
控制體重肥胖是腎臟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對于肥胖患者而言,要盡量通過科學的方法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減少患腎臟疾病的風險。
適當運動久坐不動也很“傷腎”。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足量飲水感覺口干舌燥時,身體已經(jīng)缺水了。出于保護腎臟的目的,大家要有意識地補充水分。
正確服藥不少藥物都有腎毒性,可能對腎功能造成損害。在用藥前,應(yīng)咨詢??漆t(yī)生或?qū)I(yè)藥師,切勿擅自服藥。
定期體檢定期體檢能夠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異常信號。除了大家熟知的尿常規(guī),腎功能檢查還包括血肌酐、尿素氮以及泌尿系超聲等。
特別提醒,當出現(xiàn)尿液顏色、性狀改變,尿頻或少尿,下肢、眼瞼水腫,腰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表現(xiàn),可能是腎臟出了問題,建議及時到醫(y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