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趙志榮
兩地相隔近8000里,是不是很遠?岳飛有詞曰: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但是,坐上早晨九點從那拉提機場(也叫中國新源機場,位于新疆著名的那拉提大草原邊緣),一個小時后到達省會城市烏魯木齊市,再聯(lián)程轉(zhuǎn)機,當天下午六點左右就能到達武漢市,你就能俯瞰落日輝映的東湖——似乎不遠吧?
或者自駕,從新源縣城出發(fā),走著名的網(wǎng)紅打卡地——獨庫公路,再全力馳騁連霍高速、武定高速、福銀高速,兩天兩夜四十八小時不眠不休,第三天的清晨你就可以仰視黃鶴樓的英姿——感覺還是有點遠。
或者穿越到70年代,先坐三天大巴車,再坐四天三夜火車,當你幾乎是在不同的車上晃悠了七天,蓬頭垢面直不起腰的時候,大喇叭會告訴你,武昌火車站到了……
如果再穿越的久遠一些,就像我的錫伯族外婆的外婆的外婆。那還是1764年的大清王朝,乾隆皇帝讓善騎善戰(zhàn)善射的1000余名錫伯族官兵,帶上眷屬從當年的盛京現(xiàn)在的沈陽市錫伯族家廟宣誓出發(fā),或騎馬,或乘坐牛車,或徒步,歷經(jīng)萬水千山、千辛萬苦,大約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到達伊犁河畔。那時的新疆可是“邊患”之地。后來錫伯族軍民屯墾戍邊不斷壯大,最后形成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說明一下,同屬伊犁地區(qū),但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到我居住的新源縣還隔著400里的路程。如果在湖北,這距離可是要穿過好幾個市縣的。
所以,當我向武漢的初次見面的朋友們介紹自己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前進牧場時,他們就像是吸了一口天山上的寒氣,不由自主地嘟囔一句:好遠?。?/p>
但是,終究,科學(xué)改變了生活,高速公路縮短了車程時間,天上的飛機拉近了地域間的距離。
我在武漢工作時,喜歡和朋友一起在東湖綠道上“走路”,退休回到新源縣,又很自豪這里有美麗的那拉提大草原。
不論遠與近,我是一個幸運的人。我總是對湖北的朋友說,一生之中,一定要來一次新疆,不來新疆,你就體會不到祖國的“幅員遼闊”。
遺憾的是,以旅游的方式來一次新疆是絕對不夠的。因為新疆的面積占我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以天山為界,以南為南疆,有葡萄的故鄉(xiāng)吐魯番、維吾爾族風情地喀什……以北為北疆,有寶石一樣閃光的賽里木湖、絨毯一樣鋪開的那拉提大草原……以東為東疆(這個說法不常用),有見風使舵的“魔鬼城”,有火遍全國的可可托海,那個牧羊人的愛情故事你一定聽過。
就說從伊犁的那拉提草原到阿爾泰的喀納斯風景區(qū),有接近2000里路程,且中間大部分是戈壁灘與差不多干渴著的山坡。如果坐旅游大巴,你會感覺屁股變成了烤熟的一張肉餅。
那又怎樣?為了由遠到近去欣賞天邊的一棵大樹,讓綠蔭慰藉心靈深處某一個角落,所有追尋的旅程都值得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