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輯
放棄和認命是一條沒有盡頭的“下坡路”。請記住,在任何一個你沒有察覺的時刻,包括現(xiàn)在,通過行動去改變命運的機會,一直都在。
——語自張桂梅給年輕人的一封信
在嗎?幫個忙。
——用五個字寫一部恐怖網(wǎng)絡小說
廢、寢、忘、食。
——突然發(fā)現(xiàn),這四個字拆開來,每個字都很符合我,合在一起就和我沒啥關(guān)系了
不停地指責他啥也不行,再幫他把所有事都做了。
——如何徹底養(yǎng)廢一個孩子
小時候,被奶奶叫龜孫子,被媽媽叫兔崽子,長大了,被別人叫單身狗。
——成長就是一部動物史
我再也不矯情了,不傷感了,不秀恩愛了,整個人都充滿了正能量。
——自從爸媽會用微信以后
有的人健身是為了增肌,有的人健身是為了減脂,有的人健身只是想胖得慢一點,有的人健身只是為了拍照。
——健身目的各不相同
元宇宙就像社會,處于一個不斷演變的狀態(tài)之中,你可以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了元宇宙的原始社會發(fā)展階段,但無法說某樣東西就能代表元宇宙。
——北京大學前沿計算研究中心的執(zhí)行主任陳寶權(quán)教授
時代變遷加速了故事的消亡。
——當人和機的關(guān)系取代了人和人的關(guān)系,活色生香的人的故事也就失去了生長的土壤
跟令狐沖學社交,跟楊過學戀愛,跟趙敏學請客。
——當代人對金庸作品的實用主義解讀
富裕社會依賴富裕的文化人格。
——為什么社會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百步之內(nèi),必有芳草。
——不必對全世界失望,希望常常在不經(jīng)意處等待
夏天的棉襖,冬天的蒲扇,還有等我已經(jīng)心冷后你的殷勤。
——李碧華談“多余”
人們會想盡辦法,各種荒謬的辦法,來避免面對自己的靈魂。但只有面對自己靈魂的人,才會覺醒。
——卡爾·榮格
自己不曾擁有,但能快樂地欣賞別人的擁有。
——真正樂觀的人必備的品質(zhì)
知道自己的渺小,卻又珍重自己的一生。
——所謂真正的清醒
情緒化并不代表多變或失衡,相反,這意味著體驗世界的一種鮮活、開放、敏感的狀態(tài)。
——意大利哲學家伊拉里亞·加斯帕里在《情緒的秘密生活》中指出
碰瓷蹭流量、拜年圖漲粉、游擊忙帶貨。
——流量裹挾下的“寄生主播”
人生如果不想隨波逐流,就等于是一場豪賭,失敗的人不勝枚舉,成功的人寥寥無幾。
——《刀鋒》
丈八的燈臺,照見人家,照不見自家。
——語出《紅樓夢》,多關(guān)注自己的不足,少挑剔別人的過錯
我的財富很自由,每次它要離開我都攔不住。
——另一種“財富自由”
好的、收到、謝謝、辛苦了。
——我的年度上班報告
真相少有溫柔的,都是當頭棒喝,豐盛又兇猛。
——能量不夠的人,接不住真相
在地球上生活花費不多。譬如,夢境不收入場費?;孟胫挥性谄茰鐣r才須付出代價。身體的租用費——用身體支付。
——辛波斯卡《給所有昨日的詩》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內(nèi)心越悲憫,越懂得善待周圍的一切
時代空心病和焦慮經(jīng)濟學。
——資本化和功利化的社會,帶來個人成長和商業(yè)形態(tài)的畸變
說好的星辰大海,你卻只給了我“臉書”。
——相對于充滿艱難的真實的太空探索,人們更愿意在虛擬現(xiàn)實中體驗太空,對此,劉慈欣說
以前糟蹋身體,現(xiàn)在被身體糟蹋。
——年輕人面臨的一種現(xiàn)狀是:心態(tài)正青春,身體卻已頻繁發(fā)出過期警告
相比語言的污染,更可怕的是語言的匱乏。
——語言的匱乏背后往往是生活的停滯、情感的枯萎、思維的僵化和靈魂的無著
我們都在不停的奔跑中尋找一種安全感。
——語出陶勇的《目光》。夢想從來不會止步,人生也不會安定
勉強應允不如坦誠拒絕,抱殘守缺不如果斷放棄。
——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讓自己過得更舒服一些
苦難就是苦難,苦難不值得感謝,值得感謝的是挺過來的我們自己。
——苦難往往不是財富,挺過來才有意義
在靈魂真正的黑夜里,日復一日,永遠是凌晨3點。
——這是美國著名作家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1936年出版的著作《崩潰》中有關(guān)絕望的表述
不要走在我后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隨;請走在我的身邊,做我的朋友。
——阿爾貝·加繆
好的愛情就是,我能在你的心里愛這個世界。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說
不熟相見,慢慢變甜。
——對于那些內(nèi)向的人,熟悉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我們總是很執(zhí)著地尋找一個完美的伴侶,開始一段稱心如意的感情。
——結(jié)婚時,就應該做好忍受差異的準備
簡單是最不由人的。
——做一個復雜的人很簡單,做一個簡單的人也很復雜
距文學很遠,離調(diào)侃很近。
——現(xiàn)代人表達和消解情緒的一個出口
在一個坐標系中能夠?qū)崿F(xiàn)最廣度的精神生活的人。
——何謂真正的知識分子
五十多歲的體力,六十多歲的腰,七十多歲的頸椎,八十多歲的疲憊,以及十多歲的情緒管理。
——年紀輕輕的你
在電梯里,人們最害怕的就是碰到“過度友善的人”,另外還有不知道自己要去哪一層的“走失的靈魂”,以及自言自語的“可怕的怪客”和經(jīng)常對鏡梳妝的“自我形象重視狂”。
——BBC網(wǎng)站一篇介紹電梯問世150周年的文章說
在9分36秒的談話中,3分鐘用來談家庭和朋友,1分鐘用來傾訴個人問題,1分鐘談工作和學習情況,42秒分配給新聞時事;再花24秒談天氣;抱怨你的伴侶需要24秒,傳播明星的“小道消息”12秒,1分42秒用來大笑、1分鐘用來轉(zhuǎn)移話題;剩余12秒用于沉默。
——一個電話配方
真正有讀書風氣的時代,讀書是個人的事情。
——學者周國平認為,媒體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大家都去讀同一本書,把讀書從個人的精神生活變成了一種大眾的生活消費,很可悲
摘自《讀者》《思維與智慧》等? ? ? ?王少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