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儀
很多人都以為膽固醇偏高是胖者的專屬,但卻有一些身材不胖甚至還挺瘦的人,也在體檢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膽固醇偏高,看著醫(yī)囑上“控制體重”的字眼,不禁發(fā)出疑惑:我這么瘦,怎么也會血脂異常呢?
說到血脂異常,大家的第一反應(yīng)一定是:這人肯定是個胖子!還是個不愛鍛煉的胖子!在“一胖毀所有,一瘦病全走”的潛意識中,肥胖人士和中老年人群,似乎更容易與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掛鉤。的確,站在生命全周期的健康視角,不管是嬰幼兒、青年、中年還是老年人群,身材勻稱的人健康指數(shù)會更高。但是,許多疾病卻并非胖者專屬,比如血脂異常。
血脂,是血清中膽固醇與甘油三酯的總稱。膽固醇既是構(gòu)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又是參與合成人體激素、膽汁酸及維生素D 的主要原料。甘油三酯則是人體儲存能量的重要物質(zhì),當機體需要大量的能量而食物無法及時補充時,甘油三酯會分解為游離脂肪酸和甘油來參與人體的能量代謝。歌詞中“燃燒我的卡路里”指的便是后者。二者在維持人體生理活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血液中的膽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被稱為“血脂異常”,俗稱高脂血癥,主要分為三類——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和混合性高脂血癥,是冠心病、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一般健康體檢要查血脂四項:TC(總膽固醇)、TG(甘油三酯)、LDL - 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HDL - 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偰懝檀迹═C)是膽固醇的總和,當TC 單獨升高,可以診斷為高膽固醇血癥。
LDL - C 是壞膽固醇,其增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的主要危險因素。在所有血脂指標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最重要,其值越高,那么發(fā)生心梗、腦梗的風險就越高,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HDL - C 是好膽固醇,可以將膽固醇運到肝臟降解,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起到抗動脈硬化作用。TG 升高則是心血管剩留風險的(也就是改善了已知心血管高危因素,仍然會有發(fā)生心血管病的危險)重要組分。
造成人體血脂異常的罪魁禍首是誰呢?其實,血脂異常有原發(fā)和繼發(fā)之分。
原發(fā)性高脂血癥多與遺傳因素有關(guān)。由于基因缺陷使得參與脂蛋白轉(zhuǎn)運和代謝的受體、酶或載脂蛋白異常,最終引起血甘油三酯和血膽固醇升高,也叫家族性血脂代謝異常,是一種常見的常染色體遺傳性疾病。也就是說,父母中如果有一方存在這種類型的高脂血癥,孩子也會表現(xiàn)為家族性的血脂異常。
而繼發(fā)性高脂血癥多發(fā)生于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臟疾病、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亢進等代謝紊亂的疾病,或受到酗酒、藥物、飲食、吸煙、年齡、運動、精神緊張以及情緒活動等影響,繼而引發(fā)膽固醇等各項指標異常。
我們大部分人都會默認胖的人血脂水平自然會高,瘦的人血脂水平一定較低。因此,就會出現(xiàn)一些奇怪的現(xiàn)象:一些血脂高的小伙伴明明已經(jīng)很瘦了,卻被要求注意控制體重;另一部分較胖的小伙伴,尚未明確自身血脂狀態(tài),卻擅自服用降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藥物。
實際上,人體內(nèi)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有兩種來源,一種是體內(nèi)自身合成,另一種則是通過食物攝入。而清除血脂的途徑有兩個:一種是被作為能量物質(zhì)分解掉,另一種是作為細胞的材料消耗掉。有些人雖然瘦,食物攝入的膽固醇含量也不高,但由于基因、環(huán)境因素以及代謝性疾病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導致自身合成多、清除少,也可能出現(xiàn)血脂升高。所以血脂水平異常并非胖者專屬,瘦的人也可能出現(xiàn)偏高的情況。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盡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適量的運動、戒煙、少喝酒甚至不喝,以及科學合理的飲食對血脂水平都有影響。運動、飲食多維模式的轉(zhuǎn)變,不僅有助于達到以及維持健康的血脂水平,還可以減少慢性病的發(fā)病風險。
此外,雖然胖瘦并不是決定血脂的關(guān)鍵因素,但膽固醇高低和肥胖還是有一定關(guān)系的。一般腹型肥胖(男性腰圍90 厘米以上,女性腰圍85 厘米以上)的人,更容易伴隨血膽固醇的升高。因此,本篇科普小文雖然糾正了我們的傳統(tǒng)認知,但也不是讓你從此策馬揚鞭、放飛自我,忽略身材管理??刂企w重、塑造健美的身材同樣重要。
后來,人們開始注意血脂的真相。
再后來,他們說這是一個沒有胖瘦偏見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