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芳
(作者系湖南省長沙縣盼盼第二小學辦公室主任)
一
一次,我讀張文亮的小詩《牽一只蝸牛去散步》,立刻被詩里暖暖的文字所吸引,一股溫柔的力量,讓我內心的浮躁慢慢地平和下來: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jīng)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么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說:“人家已經(jīng)盡了全力!”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悶氣。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吹來,原來夜里的風這么溫柔。慢著!我聽到鳥聲,我聽到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咦?以前怎么沒有這些體會?我忽然想起來,莫非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這個小故事讓我感觸頗深——原來好的教育從來都是“潤物細無聲”的。作為教育者,作為家長,培養(yǎng)孩子其實就像牽著蝸牛散步,放慢腳步才能教出優(yōu)秀的孩子。孩子會在家長和老師的認可中汲取力量,并勇敢前行。其實,在我們的教育生涯中,所遇到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獨一無二的花,有些花開得早,讓人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有些花雖然開得遲,卻也有讓人寬慰的欣喜??墒?,有些花花開無期,甚至一輩子都不可能燦爛,就如一只蝸牛,已經(jīng)在盡力爬動,只是每次只能爬那么一點點……這時候,我們要給予他們的不是或打或罵的催促,而是平穩(wěn)心態(tài),給他們支持和前進的力量。
二
歡歡和樂樂是我接觸到的一對非常特殊的雙胞胎,在我教五年級時,他們從外地轉學過來。家長告訴我,他們長期在外打工,孩子跟奶奶在鄉(xiāng)下讀書,對外面的環(huán)境有點排斥。兩個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跟他人交流,學習跟不上,長此以往怕會有問題,所以才想給孩子轉學校。
原來歡歡和樂樂是留守兒童,經(jīng)驗告訴我,一定要重視。果不其然,上學的第一天,剛一下課,有孩子就跑來告訴我,樂樂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一問原因,原來是孩子上英語課,老師叫她起來回答問題,她突然放聲大哭,一整節(jié)課都停不下來,無論老師怎么問她也不回應。好在歡歡告訴我,樂樂在原來的學校就是這樣,想上課就上課,不想上課就在家待上一兩個星期,轉學后離開了奶奶,樂樂很不愿意,也不想回答老師的問題,就哭了整整一節(jié)課。
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對待呢?我沒有急著處理,而是冷靜想了一會兒。樂樂這樣的孩子,性格有點內向,更有點任性。稍微處理不慎,可能會有不好的后果,暫且先讓她哭吧,哭一下她的心里也許會好受一些。當我把這些話告訴樂樂時,發(fā)現(xiàn)她哭泣的聲音竟然越來越小了。趁這時,我將一張小小的紙條悄悄地遞給了她。
在第五節(jié)課結束時,歡歡跑來告訴我,樂樂不哭了。我走到教室,看了看這個小女孩,走上前說:“你是樂樂嗎?你好漂亮哦,我可以抱你一下嗎?”聽我這樣說,她慢慢地伸出手,抱了我一下。我趁機讓別的孩子拿我的手機拍下了這張照片,并提醒所有學生記得看今晚班級群里的信息。
回到辦公室后,我編輯了一段話,把我和樂樂的照片放在班級群里,并表達了對這兩個孩子的歡迎??赡苁沁@樣鼓舞到了樂樂,第二天,她到校上課了,并且主動走進了我的辦公室。我借機提出了一個小要求,希望她每天都能擁抱我一下,樂樂害羞地答應了。
三
看著她緩緩走出辦公室,我以為一切會慢慢進入正軌,誰知到了下午,卻又接到了教導處的電話。原來,教導處想讓孩子轉告家長,把轉學證打過來。孩子卻因為這個事情與老師發(fā)生了沖突,并且激動地大聲叫喊,嘴里說出一些與她的年齡完全不符的話語,如學校是牢籠,把她和其他的孩子困在籠里;老師都是馴獸員,把他們當作野獸一樣來馴服;她不愿意在學校上課,她要回家……
為了讓孩子快速冷靜下來,我想用我的肩膀去靠近她,可她這時已經(jīng)完全失去了上午的溫柔,像一只暴躁的小獅子,把我推出很遠。當她的家長趕來的時候,樂樂一直說不讀書了,要回家去。無論家長怎么勸說,孩子還是決然地走出了校園。無可奈何,我也只能安慰家長,讓他們先把孩子帶回家,讓她先冷靜下來。
接下來的幾天,都沒有見到樂樂。她的班主任告訴我,家長帶著孩子看了心理醫(yī)生,醫(yī)生說她有嚴重的自閉癥,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治療。
又過了一個星期,樂樂終于出現(xiàn)在了教室里,雖然她看上去仍有些疲倦,但精神不錯,尤其讓我驚訝的是,這一個星期以來,她通過自學,把落下的所有作業(yè)全部完成,而且?guī)缀跞珜?!我太激動,也太興奮了,狠狠地夸獎了樂樂,并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再次給了樂樂一個大大的擁抱,同時安排她做數(shù)學課代表,并強調了自己對她的信任。
接下來的日子里,這個讓家長憂心、上學困難的孩子,每天都能按時到校,8點之前我準能收到所有學生的作業(yè),同時會收到一張小紙條,上面寫了班級交作業(yè)的情況。由于身體不舒服,樂樂經(jīng)常要吃藥,我常趁她來我辦公室交作業(yè)的機會,為她準備一些小糖果、牛奶等物品,以此來鼓勵她。
四
半學期過去了,那個任性又經(jīng)常缺課的樂樂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認真負責、上課專注、下課熱心輔導同學的優(yōu)秀數(shù)學課代表。同時,在那些做公益的人群中,也經(jīng)常能發(fā)現(xiàn)她的身影……
步入六年級后,孩子一切走上了正軌,自律、向善、積極、樂觀,而與我的每天一次的擁抱已經(jīng)成了我倆不變的約定。當樂樂最后以95分的數(shù)學成績畢業(yè)時,她竟然撲倒我的懷里,激動地說:“彭媽媽,謝謝你,我愛你!”而此時,同樣激動的我,分明聞到了那個來自星空的天使的清香……
每個孩子都是一只只不同的蝸牛,他們都是一個個珍貴的生命,也是一幅幅不同的畫卷。只有老師和家長的愛化為陽光、化作雨露,才能滋潤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只要我們從熱愛孩子的真誠愿望出發(f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定能讓這些蝸牛們走得更好、更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