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工作忙,所以我從小就挺獨立的,上了一年級就開始自己睡覺,自己去上學。我那時候經(jīng)常拿手表計上學路上需要的時間,從我家到學校要走16分鐘58秒,這種小事我還記得清清楚楚。小學時,所有學科里我最擅長的是數(shù)學。我挺喜歡數(shù)學,從小學開始就覺得數(shù)學很有意思,老師講課時會問“這道題誰會就舉手”,我總是忙不迭地舉手:“我會,我來?!边@個習慣一直持續(xù)到初中,總搶著回答問題,什么事兒都往前沖。所以一直以來老師還挺喜歡我的,也一直讓我做班干部。
有一次不知道為什么,期中考試語文考了78.5分,是我有史以來考的最低的分數(shù)。之前基本上每次都是90分以上,這張卷子怎么可能是我的!反反復復看了好幾次確認姓名那里確實是“王俊凱”,我感到兩眼一抹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家的。媽媽一般是晚上九點多回家,我為了不面對她,八點鐘就爬上床睡覺了。迷迷糊糊睡到一半,突然有人一巴掌拍在我頭上,我特別生氣地睜開眼:“誰???”結(jié)果一看是我媽怒氣沖沖地站在床頭,拿著那張超低分的卷子。我立馬沒脾氣了,癟著嘴垂頭喪氣地爬起來。
“這是怎么回事?”
“對不起媽媽,我下次一定考好?!?/p>
“那你這次是怎么沒考好的?”
“……”
然后,我就稀里糊涂地總結(jié)了一下原因,其實自己也不是特別清楚為什么。后來就發(fā)奮學習,再也沒考過這么低的分數(shù)了。
上小學的時候,我一直不能明白家人為什么對我那么嚴格,為我設立了可以說是嚴苛的“宵禁制度”,只要晚回家就要受到責備。盡管如此,和玩伴們出去瘋跑的誘惑還是很大的。有一次四點半放學,我七點多才回到家里,結(jié)果,遭到了最嚴格的一次“家庭教育”。從此,我收斂了不少,直到升初中前都沒有再晚回過家。那時候不明白父母的用意,只知道委屈和害怕,過了很久才理解:畢竟當時我年齡太小了,那么晚回家挺不安全的,爸爸媽媽也是擔心我才會生氣。后來我沒敢再晚回家,也沒有做過什么叛逆的事。
其實,那個“危機四伏”的夜晚在我心里卻不只有父母的責罰,還有回家途中的月光,隔了很多年,總是悠悠地照進如今的生活里。那時候的月亮可真好看啊。
(離蕭天摘自《十九歲的時差》新星出版社)
【素材運用】被無數(shù)人喜歡的王俊凱,也會因為期中考試語文考了78.5分,在熟睡中被母親一巴掌拍在頭上。學習是每個人人生中的要事,關(guān)鍵時刻就要全力以赴。王俊凱記住了這次失敗的經(jīng)歷,一直努力,后來再沒有考過如此低的分數(shù)。在孩子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嚴格的家庭教育能夠讓孩子及時總結(jié)錯誤,也鑄造了他們懂事、隱忍、敢于擔當?shù)木?。當然,教育需要智慧和理性,時刻保持溫度和耐心。在時代的大潮下,父母對子女的管束應充滿親情、人性化、科學而理性。
【適用話題】教育智慧;寬嚴相宜;適度原則
(特約教師 黃文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