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
北京2022年冬奧會志愿者劉長(受訪者供圖)
2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完美收官。作為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全球首個如期舉辦的綜合性體育賽事,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廣大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據(jù)悉,本屆冬奧會期間,18000多名志愿者出色完成志愿服務工作,受到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高度贊揚。駐港部隊退役軍人、廊坊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劉長就是其中一員。
從1月25日來到張家口賽區(qū)駐地,到2月21日結束志愿服務開始隔離,這一個多月的經(jīng)歷讓劉長倍感光榮。
冬奧志愿者的服務涵蓋體育競賽、場館管理、語言服務、新聞運營等41個業(yè)務類別。在張家口賽區(qū)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劉長的服務屬于場館管理,服務對象主要為國內(nèi)觀眾。“觀眾檢票之后,我們負責把他們引領到看臺區(qū)域?!?/p>
2017—2019年,在烈士家庭成長起來的劉長曾在駐港部隊服役。退伍回到學校,劉長組織退役大學生成立薪火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本次冬奧會上,3名隊友和劉長一起,光榮成為冬奧志愿者。在“雪如意”,作為小組長的他,將部隊作風帶入本組管理。從路線引導到看臺服務,再到氛圍營造,整套流程秩序井然,服務標準規(guī)范有序?!皥F隊中有了一名退役軍人,整個隊伍變得整齊劃一、規(guī)范有序,服務標準也有很大提升,團隊帶起來順手多了!”賽事服務主管劉大偉對劉長贊不絕口。
2月5日開賽那天,“雪如意”迎來兩場比賽。當天,1960名觀眾到場觀賽。劉長和志愿者們提前4小時出發(fā),早早來到場地,為服務觀眾做好準備。當天氣溫低至零下10攝氏度左右,結束服務回到駐地已是夜里十一二點。
17天里,“雪如意”共迎來10場比賽,其中6場都在晚上舉行,低溫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在劉長展示的一張側臉照中,他頭上的雷鋒帽已經(jīng)凍住,口罩上結滿了霜,眼睫毛上也有露水。盡管室外低溫嚴寒,但劉長作為志愿者的內(nèi)心卻無比火熱。
“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前來觀看本場比賽。根據(jù)疫情防控要求,請各位戴好口罩……”賽事主管將觀眾人數(shù)最多的區(qū)域交給劉長,這既是最大的信任,也是最大的挑戰(zhàn)。
“志愿者,你好!我和我的朋友走散了,我現(xiàn)在找不到她,你可以幫幫我嗎?”一天,一位觀眾和朋友走散了,焦急地找到劉長。
“您好!我可以幫您,您別著急!”劉長仔細詢問,得知對方朋友手機已經(jīng)關機,僅有的線索是一張其所在區(qū)域的環(huán)境照片。
通過辨識分析照片中的角度和距離等關鍵信息,劉長確定出大致位置,并迅速前往預判區(qū)域。依靠廣播,劉長在大致區(qū)域找人。
不一會兒,一位女士舉起手來。確認好雙方信息后,劉長安排她們就近在看臺相聚。
“謝謝你,志愿者同志!這么大的看臺,沒有你的幫助,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你太棒了!”兩名觀眾對著劉長的“藍色身影”,表達由衷的謝意。
從駐港兵到冬奧志愿者,雖是不同的身份,但劉長都擁有同一個信念——讓青春在奉獻服務中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