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仕娥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興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已逐步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且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背景下,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巧妙地應用此類技術,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是當前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領域中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闡述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狀況,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信息化的教學策略,同時分析相關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信息化;小學語文;教學融合
在新課標確切落實的背景下,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發(fā)生了較大的變革。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課程設置,都更加趨于完善,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那么,為順應全球一體化的發(fā)展,進一步滿足相關的需求,就務必確保小學語文教學的科學性、先進性與高效性。通過不斷的實踐,從相關經(jīng)驗中總結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理論體系的完備與完整。新課改大力推進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一掃傳統(tǒng)課堂的沉悶氛圍,既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也讓授課教師更加充滿激情,上課的學生更加有活力,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精彩紛呈。
一、創(chuàng)建信息化小學語文課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绻梢耘囵B(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的欲望,那么后期的教學任務必將事半功倍。產(chǎn)生了學習興趣自然會調(diào)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刺激學生學習的潛能。反之,若是學生始終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那么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就只會昏昏欲睡,完全提不起學習的干勁。學生不主動思考,自然也就不能學習好這一門課程了。每個人都擁有著無限的潛力,而教師的任務就是去發(fā)掘,釋放學生的潛能、潛力。在課堂中,教師要恰當?shù)乩脤W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只是一板一眼地講述,工工整整地書寫板書。整堂課既波瀾不驚又毫無生機。久而久之,學生對語文學科產(chǎn)出厭煩的心理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語文教師就應該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采用科學先進的信息教學方法,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精彩紛呈,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語文這門科目的魅力。
二、創(chuàng)建信息化小學語文課堂,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實踐教學中,要想更加高效地完成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任務,將語文知識更好地教授于學生。那么,教師就一定要努力將信息技術合理地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在過去,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往往很難完全吸引學生的關注。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枯燥死板,教師也不能很好地在課堂中營造出濃厚的教學氛圍。因而,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當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巧妙地借助科學先進的信息技術,在課堂中加強教學氛圍,從而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地更新和改變教學手段。如,近年來,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先進的電子教育設備也隨之產(chǎn)出,教師可以將之運用到課堂上,如,制作PPT,或者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講解的動畫視頻,讓學生可以充分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課堂參與程度的高低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最終成效??梢姡瑢W生融入課堂越深,那么對知識的掌握度就越高,學習興趣也更濃厚。語文教師應該不斷地學習專業(yè)知識與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完善課堂教學模式。
三、創(chuàng)建信息化小學語文課堂,啟發(fā)學生的潛力
要想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僅依靠教材的基本內(nèi)容開展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這不但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形成,還會限制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當充分發(fā)揮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擯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劣勢和糟粕,豐富教學的內(nèi)容和形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收獲更多的知識和快樂。譬如,教師在教學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時,應該抓住重要的教學時機,圍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句詩所表達的景象創(chuàng)設微課。微課中可以涵蓋詩中描述的美麗風景等,以供學生進行學習。然后,語文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背誦古詩的課后家庭作業(yè),讓學生總結相關的知識點,試著用畫筆在白紙上描繪出古詩中的場景。當然,學生可以與家長一起錄制微視頻,然后帶回學校課堂與教師、同學分享。在學習任務的要求下,學生格外認真與專注,會仔細地整理相關知識點,認真記憶背誦和錄制視頻,從而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潛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創(chuàng)建信息化小學語文課堂,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信息設備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手機、平板、電腦的更新?lián)Q代速度越來越快,這些電子產(chǎn)品已逐漸發(fā)展成為人們?nèi)粘I钪械谋匦杵?。很多學生家長在閑暇時間都會疏于對學生的管教,讓學生去刷手機、玩電腦。這樣,不但使學生養(yǎng)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對日常學習生活造成不利影響,還會影響到后期信息化教學的實施?;蛟S部分學生偶爾也會利用電子設備閱讀電子書。然而,網(wǎng)絡信息量大,有著各種娛樂軟件。在這樣的情況下,若學生的自制力不強,則很容易被吸引,甚至會沉迷于其中,從而導致無法專注閱讀,阻礙閱讀能力的提升。在實際教學中,語文學科的教學任務比較繁雜,科學地使用信息技術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生年紀普遍偏小,如若長期進行模式化教學,會致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菰锒鴨握{(diào)的授課方式,學生是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合理安排教學任務。在課堂教學時,應用較為活潑且有趣的教學方式上課,如,應用先進的教學設備授課,從而使學生能做到知曉古今,孜孜不倦。平時,教師也應當不斷地提高自身對新興技術設備的應用能力。教師若能很好地使用先進設備,那么在實際授課時,學生就會受到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正確應用信息設備學習。信息化語文課堂讓學生領略到語文學科的內(nèi)在魅力,充分享受課堂。
總而言之,語文學科應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語文教師作為語文知識的傳遞者,應該跟隨時代發(fā)展的腳步,積極創(chuàng)新,在新課程理念下應用新式的教學方法,如,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建立開放式的課堂教學。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實現(xiàn)高質(zhì)量的教學。
參考文獻:
[1]朱怡能.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J].教育, 2019(1):133.
[2]楊蒙.試論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教育信息化),2020(4):44-47.
[3]劉俊芳.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9(30):325.
責任編輯 ?彭晉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