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天津市河西醫(yī)院,天津 300202)
高血壓是中老年常見慢性病變,長期高血壓會加重心室負荷,使心力衰竭風險增加,患者普遍在心衰癥狀前已經出現左心室肥厚。高血壓與冠心病關系密切,長期高血壓還可損傷血管內皮,使冠心病加重,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冠心病病死率升高。前列地爾是臨床常用前列腺素藥物,能預防血栓,改善患者心臟微循環(huán),有效預防高血壓并發(fā)癥,但長期應用該藥可能影響心功能,加重心力衰竭,因此療效受限[1]。大株紅景天為中藥制劑,能擴血管、降低動脈阻力、改善血流動力學,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有效藥物。冠脈血流、血管活性物質與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功能和預后密切相關,是評估藥物療效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用大株紅景天治療冠心病合并輕度高血壓患者,分析對冠脈血流、血管活性物質的影響,為今后該病治療方案優(yōu)化提供參考,報道研究如下。
1.1 一般資料 根據《中國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南》確診冠心病,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確診高血壓。將2020年1月-2021年4月我院98例冠心病合并輕度高血壓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納入標準[2-3]:確診冠心病合并輕度高血壓,收縮壓為140-159mmHg,且舒張壓為90-99mmHg或舒張壓正常,或僅僅舒張壓為90-99mmHg,并且無高血壓相關并發(fā)癥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者;中醫(yī)辨證為血瘀證者。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腎、肝功能障礙者;有藥物過敏史者;合并完全房室傳導阻滯或嚴重心律失常者;電解質紊亂者。觀察組:男25例,女24例;年齡62-78歲,平均(65.93±2.55)歲;冠心病患病1-8年,平均(5.12±1.01)年;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Ⅲ級分別為35例、14例。對照組:男27例,女22例;年齡61-76歲,平均(65.76±2.07)歲;冠心病患病1-7年,平均(5.09±0.87)年;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Ⅲ級分別為37例、12例。兩組上述指標比較,P>0.05,組間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行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加前列地爾注射液靜脈注射(規(guī)格:2ml:10ug),將2ml藥物與10ml生理鹽水充分混合,1次/d,1個療程共14d,共2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大株紅景天注射液靜脈滴注(規(guī)格:每支10ml),將10ml藥液與250ml生理鹽水充分混合,1次/d,1個療程共14d,共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3.1 血管活性物質 治療前后取4ml外周靜脈血,3000r·min-1離心10min完成血漿分離,用BHA-50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栓素B2(ThromboxaneB2,TXB2)、內皮素(Endothelin-1,ET-1)、血管緊張素(angiotensin Ⅱ,ATⅡ)。
1.3.2 冠脈血流分析 心肌梗死溶栓治療后臨床試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級標準[4]:0級:遠端無向前血流,血管完全閉塞,造影劑無法通過,無灌注;1級:部分造影劑通過,有滲透但無灌注,遠端血管不充盈;2級:造影劑能完全充盈冠狀動脈,但充盈和清除較正常動脈慢;3級:造影劑完全充盈冠狀動脈,能快速充盈和清除。
1.3.3 療效評估 根據《中國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南》做療效評估[5]:血壓正常,冠心病發(fā)作頻率降低,心肌缺血癥狀消失,為顯效;血壓下降,發(fā)作次數減少,心肌缺血好轉;未達上述水平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記錄不良反應。
2.1 兩組血管活性物質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各項血管活性物質水平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NO升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兩組TXB2、ET-1、ATⅡ降低且觀察組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管活性物質水平對比(±s,n=49)
表1 兩組血管活性物質水平對比(±s,n=49)
注:與觀察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O(umol·L-1) TXB2(pg·ml-1) ET-1(pg·ml-1) ATⅡ(pg·m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5.78±4.99 91.54±6.55* 52.87±5.45 30.14±2.87* 92.54±7.11 68.73±6.33* 8.57±1.54 3.43±0.65*對照組 66.80±3.89 80.34±5.32# 52.99±4.98 38.45±3.15# 92.53±10.54 76.45±5.87# 8.49±1.77 4.76±0.59#t 1.129 9.291 2.731 13.651 0.006 6.260 0.239 10.606 P 0.2619 0.0000 0.0075 0.0000 0.9956 0.0000 0.8119 0.0000
2.2 兩組冠脈血流對比 治療前兩組TIMI血流分級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分級均改善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冠脈血流對比[n(%),n=49]
2.3 兩組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療效對比[n(%),n=49]
2.4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n(%)]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閉塞或狹窄導致的心肌缺血性病變,高血壓是重要誘發(fā)因素之一,長期高血壓損傷內皮功能,導致血管活性物質水平上升和冠狀動脈內膜損傷,血液脂質物沉淀并黏附在血管壁上,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導致冠心病。在中醫(yī)中,冠心病為“胸痹”,高血壓歸為“眩暈”。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是脈絡阻塞,氣滯血瘀所致,中醫(yī)認為冠心病以及高血壓與腎、肝、心密切相關,從中醫(yī)體質上看,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是血瘀質、痰濕質,治療應益氣化瘀、活血通絡。
大株紅景天注射液源自經典藏藥,性平,味苦,屬于心肺經,具有活血化瘀、益氣、疏經通絡、扶正固本之功效,能治療氣瘀血虛心腦血管病變。其主要成分為酪醇、黃酮苷類等化合物,有扶正氣、行氣血、散瘀結之效。本研究中血管活性物質NO、TXB2、ET-1、ATⅡ反映血管內皮功能,其中NO是心血管系統(tǒng)信號傳遞分子之一,血管中產生的NO通過向血管傳遞擴張及收縮信號來控制血流,保證心臟供血,同時還能調節(jié)血壓,阻止血栓形成;NO能減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在血管壁沉積,保護血管功能。TXB2可直接加重動脈血管缺血以及內皮細胞損傷,還通過促使血小板聚集和釋放,活化血小板,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加重心血管疾病,增加不良預后風險。ET-1參與冠心病發(fā)生和進展,在內皮細胞發(fā)生缺血缺氧性損傷時,血液中NO水平下降,ET-1增加,二者比例失衡,導致血管收縮、平滑肌細胞增殖、血小板聚集、白細胞黏附,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隨著病情進展可導致冠脈結構變化;ET-1與NO等活性物質具有血管收縮舒張功能調節(jié)作用,同時影響平滑肌增殖和細胞黏附性,一旦這些活性物質水平平衡打破,可造成冠狀動脈慢血流現象,增加不良預后風險[6]。冠心病患者血漿ATⅡ高于健康人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TⅡ高于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TⅡ反映心血管病變嚴重程度和預后。治療后兩組上述指標改善,且觀察組NO提高且高于對照組,TXB2、ET-1、ATⅡ降低且低于對照組(P<0.05)。大株紅景天能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這是因為:靜脈滴注給藥后能快速擴張血管,緩解冠狀動脈阻力,促使心臟血壓循環(huán)改善;降低心肌氧耗速度,改善心肌供氧供血狀態(tài),增強抗缺氧能力和氧自由基清除作用,改善心臟抗氧化應激功能,預防氧化應激對冠狀動脈血管內皮功能的損傷;能提高心排血量與心臟泵血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將血液中過多脂質清除,預防血栓,緩解心肌缺血缺氧;對缺血損傷的血管部位內皮再生有促進作用,促使側支循環(huán)改善和血管內皮功能改善,對成熟血管功能具有保護作用。觀察組治療后冠脈血流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紅景天改善冠脈血流并抑制炎癥因子,緩解炎癥反應,維持粥樣斑塊穩(wěn)定,并擴張血管,使冠脈和總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此外還與紅景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漿黏度,阻止血栓形成,縮小梗死面積,改善冠脈血流灌注有關[7]?;谝陨显?,觀察組取得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不良反應方面,本研究中兩組并無顯著差異。黃越升[8]等研究者報道大株紅景天能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冠脈血流和血管內皮功能,同時不增加不良反應,本研究結論與其一致。
綜上所述,大株紅景天能進一步改善冠心病合并輕度高血壓冠脈血流,改善血管活性因子水平,促使血管內皮功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