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楠
駐馬店中心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二病區(qū),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喘憋等[1]。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程較長,發(fā)作頻率較短。同時在疾病進展中,多種疾病的疊加作用,進一步加劇患者的負面情緒,從而影響患者依存性。國內的調查顯示,慢性支氣管炎的發(fā)病率為3.82%[2],同時隨著年齡的上升,慢性支氣管炎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顯著上升趨勢。Orem 自理模式[3]是由美國學者Dorothea Orem 教授首次提出,主要根據(jù)患者的自理能力評估結果,通過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降低患者自身的不良情緒,提升應激反應應對能力,提升生命質量。本文將通過探討Orem 自理模式干預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相關疾病知識掌握水平、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PSQI)評分及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74)評分的影響研究,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jù)。
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研究,選取2017 年1 月—2019 年2月駐馬店中心醫(yī)院收治的106 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40~55 歲,平均年齡(49.12±1.78)歲;男性患者58 例,女性患者48 例;文化程度:53 例大專及以上學歷,30 例中學學歷,23 例小學及以下;婚姻狀態(tài):101例已婚,5 例未婚;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根據(jù)氧合標準分級[4],輕度患者39 例,中度患者63 例,重度患者4 例。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3例。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情況 例
納入標準:(1)確診為慢性支氣管炎[5]。(2)年齡<60 歲。(3)肺功能分級:Ⅱ~Ⅲ級[6]。排除標準:(1)急性顱內出血、胸骨骨折以及顱內高壓。(2)精神異常。(3)合并高血壓以及糖尿病,既往腫瘤史。(4)意識不清。(5)嚴重心臟疾病。
對照組患者依據(jù)2017 年《GOLD 2017 新版指南要點解讀》[7]進行規(guī)范治療,同時對患者展開常規(guī)護理,并對患者展開健康教育等常規(guī)健康指導。觀察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治療聯(lián)合Orem 自理模式[8]干預,具體實施方法如下。(1)患者入院后,即開始評估患者的肺功能和自理能力,評估主要內容包括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的自我處理能力、控制慢性支氣管炎發(fā)作能力等。每項評估采用5 分制,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從不為1 分、偶爾為2 分、一般為3分、經常為4分、總是為5分,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強。(2)完全補償護理。結束評估后,護理人員對自理能力較差患者實施完全補償護理干預,護理人員與患者通過單獨的溝通交流,調查其平日生活中有可能發(fā)生的慢性支氣管炎頻率及誘因,指導患者對慢性支氣管炎早期發(fā)作癥狀進行識別,及時調整呼吸頻率,通過相關儀表數(shù)值變化,果斷進行預防性治療,鼓勵患者進行慢性支氣管炎日記,并分析其日常生活中疾病的相關危險因素,指導對患者規(guī)避相關誘因。(3)部分補償護理系統(tǒng)。對于具有中等自理能力的患者,利用補償護理系統(tǒng)來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針對患者疾病發(fā)作期的各項指征,對患者進行叩背、正確坐位指導,同時教會患者正確排痰姿勢,督促患者適時進行合理體育鍛煉,病情規(guī)避飲食中的相關禁忌類食品,鼓勵患者進行自理能力調節(jié)。兩組患者護理時間為3個月。
(1)兩組患者睡眠質量對比。利用PSQI 量表[9]評估患者的睡眠質量,該量表評估內容包含睡眠質量、是否使用催眠藥物、是否存在日間功能障礙等6 個方面,總分共計19分,分數(shù)越高睡眠質量越好。(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護理前和護理3 個月后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生活活動能力以及生活質量進行評價。采用改良的Barthel[10]的指數(shù)計分法對患者的生活活動能力進行評價,總分共計100 分,評分越高生活活動能力越好。采用(GQOL-74)評分[11]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總分共計100 分,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越好。(3)兩組患者干預期間治療依從性和疾病知識知曉率對比。(4)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12]評價全部患者不良情緒情況,評分越高負面情緒情況越嚴重。(5)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在護理前以及護理3 個月后對患者的滿意情況進行評價。滿意度評價主要采用醫(yī)院自行制定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該量表經過前期的預調查,該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在85% 以上??偡止灿?00分,滿意度評價>80分則為非常滿意,滿意度評價60~80分則為滿意,滿意度評分不足60 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患者PSQI 各項評分和總分明顯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SQI評分情況(±s) 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SQI評分情況(±s) 分
a 表示與觀察組治療前比較,P>0.05;b 表示與觀察組治療后比較,P<0.05。
項目觀察組(n=53)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總分治療前1.16±0.99 1.54±1.02 1.45±0.92 1.34±1.11 1.05±0.37 0.45±0.18 0.57±0.88 8.21±4.11治療后2.77±0.44 2.81±0.88 2.77±0.85 2.47±0.66 1.99±0.34 1.96±0.92 2.34±0.56 17.04±2.59對照組(n=53)治療前1.12±0.78a 1.60±0.89a 1.47±0.68a 1.37±1.03a 1.10±0.44a 0.48±0.99a 0.59±0.87a 8.27±4.18a治療后2.45±0.41b 2.40±0.66b 2.41±0.55b 2.01±0.57b 1.59±0.53b 1.11±1.04b 1.61±0.97b 13.82±2.70b
治療后,兩組患者Barthel 指數(shù)和GQOL-74 評分均顯著提高,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s) 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s) 分
組別觀察組(n=53)對照組(n=53)t值P值Barthel指數(shù)治療前50.42±5.56 50.29±4.98 0.127 0.899治療后93.22±6.76 83.32±6.54 7.895 0.000 GQOL-74評分治療前60.19±6.13 60.34±6.81 0.119 0.905治療后94.23±6.87 80.25±6.11 11.228 0.000
觀察組患者疾病知曉率為90.57%,治療依存性為86.79%,高于對照組的75.47%和69.8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疾病知識知曉率及治療依從性情況 例(%)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SDS、SAS評分均有明顯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負性情緒情況(±s) 分
表5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負性情緒情況(±s) 分
組別對照組(n=53)觀察組(n=53)t值P值SDS評分護理前58.46±6.46 58.67±6.54 0.166 0.868護理后45.46±3.45 35.47±2.97 15.976 0.000 SAS評分護理前54.59±4.56 54.44±4.57 0.169 0.866護理后43.99±3.64 33.14±3.72 15.177 0.000
經過3 個月的護理,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6.2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1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例(%)
臨床上,慢性支氣管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慢性上呼吸道疾病,該種疾病在發(fā)病因素較為復雜,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慢性疾病造成患者生命質量的下降,患者負面情緒相對上升。目前,隨著醫(yī)學模式的逐漸改變,護理理念逐漸由單一的臨床護理,發(fā)展為綜合考慮患者的社會、心理、生理狀態(tài)的護理觀念。Orem 自理模式的提出,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綜合治療具有積極的影響。
通過以上研究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PSQI 評分均有所提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分析認為,通過對患者的Orem 自理模式干預,首先對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缺陷性問題進行綜合性評估,通過評估,及時對患者展開健康教育,對自身的缺陷性問題進行規(guī)避,對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慢性氣管炎的反復性發(fā)作具有積極的預防作用,同時對患者癥狀的減輕以及疾病的發(fā)作頻率的降低也同樣具有良好的效果。通過對患者的負面情緒的調查發(fā)現(xiàn),觀察組SAS、SD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負面情緒相應下降,日間功能障礙、心理狀態(tài)和睡眠整體質量明顯改善,而催眠藥物使用頻率有所減少,患者睡眠質量綜合評分相應升高。劉紅等[13]對肺癌患者實施Orem 自理模式干預發(fā)現(xiàn),在該種護理模式下,對患者的呼吸困難、疼痛、睡眠質量明顯改善,與本文結果相呼應。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和生活活動評分明顯較高,分析認為,在Orem 自理模式干預下,通過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狀態(tài)的調查分析,根據(jù)不同的自身缺陷,分別對患者采取個性化的Orem 自理模式干預,包括對患者采取完全補償護理模式、部分補償護理模式等,通過因地制宜開展健康教育和護理支持系統(tǒng),可提高護理效率,并且改善預后。王厚玲等[14]在對兒童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中應用,通過對患者Orem 自理模式干預,患者的生命質量明顯提升,與本文結果相互印證。通過對護理工作者滿意度分析,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分析認為,通過對患者社會、心理、生理等情況的詳細了解,患者面對的不再是醫(yī)生專業(yè)性遺囑行為,通過對患者全方位了解,患者與醫(yī)護人員之間建立親情關系[15],患者對護理人員滿意度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Orem自理模式干預有助于提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對相關疾病知識的掌握,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