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開
(湖南省常德廣播電視臺,湖南 常德 415000)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高速發(fā)展,短視頻成為當下最為熱門的傳播形態(tài),抖音、快手、西瓜、bilibili視頻等APP已經極大普及,隨時隨地“刷一刷”已經超越看電視、聽廣播,成為最受受眾歡迎的獲取信息及娛樂消遣的方式。
CNNIC發(fā)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達到28.5個小時,其中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達9.34億,短視頻用戶使用率達90.5%,超過半數的人每天都會刷短視頻。
短視頻的崛起給廣播媒體的發(fā)展帶來巨大沖擊,傳統廣播發(fā)展不得不面臨嚴酷的現實,即收聽率下滑、廣告投放量減少。面對短視頻時代的挑戰(zhàn)和危機,電臺主持人必須走出“故步自封、停滯不前”的怪圈,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迅速加入短視頻戰(zhàn)場,從而提升電臺節(jié)目及自身的影響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筆者認為地方電臺主持人亟須在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專業(yè)能力。
“在流量時代,主持人資源是廣電 MCN 機構的核心資源之一,也是區(qū)別于其他市場化 MCN 機構的優(yōu)勢資源?!苯鼛啄辏芏嘁痪€城市(如杭州、成都等)廣電融媒已經以市場化方式打造主持人。被國家廣電總局評為“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成長項目”的云上新視聽——成都廣電融媒體視聽內容產業(yè)孵化中心,在全國率先開啟了廣電MCN的探索之路。從創(chuàng)新孵化達人號網紅IP矩陣,到深度孵化媒體號IP矩陣,從以精品短視頻生產、IP孵化為主營業(yè)務,到開展內容整合營銷業(yè)務,進行商業(yè)化變現,再到建立成都廣電全媒體電商直播基地,進一步擴大了業(yè)務范圍,先后抓住了短視頻、電商直播的風口,勇敢放手嘗試,屢獲成果。
目前,縣市級廣播電臺融媒轉型還處在摸索階段,傳統媒體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電臺主持人,特別是地方電臺的主持人思維都比較保守和嚴謹,在投入短視頻戰(zhàn)場前,必須適應互聯網思維,培養(yǎng)自己的“網感”。
“網感”是互聯網相關從業(yè)人員的一種重要素養(yǎng)。通俗來講,就是捕捉網絡輿論發(fā)展方向,找到引發(fā)全民熱議的信息,然后主動引導話題的能力。它也是一種互聯網事物的綜合分析能力。培養(yǎng)“網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學習,逐漸鍛煉出預判網絡趨勢的能力,“網感”自然也就形成了。
每天多刷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等APP上的熱門視頻內容,關注每天的熱搜和排行榜,基本上就能跟上當下流行的內容以及熱門的梗兒。熱門的事物不僅限于網絡事件,各大APP、電視劇、游戲、娛樂明星等發(fā)起的活動,都有可能成為“網感”的一部分。
如果想培養(yǎng)某個領域的網感,得多關注垂直領域的內容,懂他們的語言、喜好、流行趨勢。比如,愛車節(jié)目主持人每天就要多關注新車動態(tài)、愛車心得等相關領域的短視頻。
多向有經驗的行業(yè)頂流大咖學習,了解他們如何鍛煉自己的“網感”和內容創(chuàng)造力。善于思考、懂得總結,在不斷實踐中才能具有良好的“網感”。
在傳統媒體時代,地方電臺主持人只需要完成播音、主持、采編等本職工作,但在短視頻時代下,主持人還需要生產節(jié)目或個人宣傳的相關短視頻,這就對主持人的工作能力和協調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
目前,常德人民廣播電臺推出的小視頻還不夠專業(yè),電臺主持人基本是寫出簡單劇本再進行拍攝,對鏡頭、運鏡(全景、中景、特寫、固定鏡頭、主觀鏡頭)、分鏡等專業(yè)概念不太了解,這就要求主持人要懂得基本的拍攝常識,再將各類技巧用在短視頻劇本的設置中,由于工作精力有限,目前電臺配備有專職攝影的記者配合短視頻拍攝。筆者認為,當前地方電臺主持人最需要培養(yǎng)的應該是短視頻內容的策劃創(chuàng)意能力。
地方電臺主持人在進行策劃創(chuàng)意時應謹記:視頻內容必須給受眾傳遞正能量,展現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帶給人愉悅的感受。同時,突出短視頻內容的精細化,無論是時尚、讀書、運動、生活,還是情感、游戲、搞笑,內容盡量垂直,符合賬號風格定位,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才能產出優(yōu)秀高質量的短視頻。
安徽廣電主持人吳薇,以熱點新聞評論見長,她從單一“播”的角色向“寫編錄”多元角色轉變,她用“堅持、承受、享受”形容轉戰(zhàn)小屏的感受,盡管入駐抖音平臺不到一年時間,但其粉絲量已經突破百萬大關。
短視頻時長雖短,但門檻并不低,電臺主持人要丟掉原有的舊思維,創(chuàng)意新鮮有趣的內容,并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個普通觀眾,想看什么?以前是“生產為王”,廣播媒體播什么受眾聽什么;現在短視頻時代是“內容為王”,點擊率說了算。短視頻流量的源頭是內容,“內容”始終是傳媒的本質和靈魂。
抖音、快手、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能否運營下去,關鍵在于它有沒有吸引受眾的內容。在這個人人都能成為自媒體的時代,廣大受眾會對千篇一律的文化快餐感到厭煩。處處有創(chuàng)意,天天都有新內容,才能牢牢抓住粉絲的眼球。地方電臺主持人平時可以隨時拍攝小視頻累計素材,也要時刻抓住熱點、動情點,用獨特角度策劃短視頻內容。
原創(chuàng)能力在新媒體時代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想生產出優(yōu)質的原創(chuàng)短視頻作品,可以尋找專業(yè)的相關網站學習,多向新媒體行業(yè)中的同事們請教。還可以通過各種短視頻軟件搜尋瀏覽量高的作品,找尋靈感創(chuàng)意作品,但是決不可以抄襲他人的創(chuàng)意、搬運他人視頻。
心翔心理主任咨詢師、心理學教授林曉義分析道:“一個人的注意力分配時間約為15—20秒,短視頻制作的模式通常都控制在十幾秒的時間內,如果在這十幾秒的時間里短視頻的內容能夠讓人產生共鳴,那么就很容易奪走人的注意力?!边@就要求主持人在策劃短視頻時,對內容和拍攝方式都要進行創(chuàng)新。視頻內容不能平鋪直敘、過于平淡,拍攝方法不能過于單一。
今年,常德人民廣播電臺為商家策劃了房產類系列短視頻《芳姐看房》。該系列短視頻跳出了以往與房產商的傳統合作模式,在視頻中設立了一個性格開朗、愛房懂房的人設“芳姐”(電臺主持人)。她用方言講述的方式,結合搞笑的劇情式演繹,帶領受眾體驗不同的看房方式。輕松有趣、接地氣的短視頻一經推出,就獲得了極高的轉發(fā)量和點贊量,客戶也非常滿意。
目前,已經有不少傳統的媒體和主持人紛紛加入到短視頻行列。例如《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聞聯播》等老牌媒體,有像朱廣權、撒貝寧等一大批央視主持人,也有不少省級媒體主持人先后入駐,而且表現不俗。但是縣市級廣播電臺的主持人還沒有完全適應短視頻領域,有一些剛剛涉水就立刻呈現出了水土不服的狀態(tài)。在這個泛娛樂化的時代,傳統一板一眼的主持風格很難吸引短視頻受眾。這就要求傳統電臺主持人不斷調整自己的風格和狀態(tài),適應網絡播出要求,親切自然,不端架子,用自己的獨特風格和魅力去吸引短視頻的受眾。
主持人從專業(yè)角度出發(fā)進入短視頻主戰(zhàn)場,會形成有文化、有意思、有調性的內容生態(tài)。根據受眾的需求推送有創(chuàng)意的電臺節(jié)目或活動的相關短視頻產品,一方面使得廣播的觸達人群得到了擴大,讓一些平時不聽廣播的互聯網用戶也成為了聲音的消費者,拉近了與受眾之間的距離,使受眾與節(jié)目的黏合度更高,從而帶動廣播節(jié)目的點擊率;另一方面也通過在抖音、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的內容曝出,使傳播效果更加可視化。
常德人民廣播電臺《常德大玩家》節(jié)目就嘗試采用了電臺直播+短視頻推送的播出方式,極大地增強了節(jié)目的影響力。短視頻中不僅為大家推薦常德美食、周邊娛樂等內容,還植入汽車試駕等相應廣告,既增強了節(jié)目的影響力,又提升了客戶參與度。比如,“九子香辣蟹”的探店短視頻,采用時下最火的“探店剪輯風”,主持人作為普通的顧客進行體驗,畫面清晰,菜品誘人,讓人感同身受,吸引了不少受眾前去打卡。當期視頻號轉發(fā)量425次,點贊206個,評論數20條,抖音號點贊量60個,評論27條,總播放量近兩萬。這樣的成績,也讓小試牛刀的電臺主持人信心倍增。
當今處于融媒體時代,也是短視頻時代,短視頻已經成為主要的信息傳播方式,其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和碎片化的信息傳播方式可以更好地滿足大眾的需求。地方電臺應該用融媒體思維激發(fā)主持人的活力,促進電臺視頻化發(fā)展。同時,可以鼓勵主持人打造自己的短視頻工作室,鼓勵不同類型的主持人自主發(fā)展。
電臺主持人除了在策劃上下功夫,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還需要利用畫面、音樂和文字加強與受眾的交流,與受眾形成情感互動。這就需要初入門的地方電臺主持人掌握短視頻制作方面的簡單技巧。
視頻清晰度高,用戶不會產生視覺疲勞,系統也會給予大量的流量。拍攝短視頻,畫面一定要保證能有多清晰就要拍多清晰。有些制作者在剪輯和上傳的時候導致視頻清晰度很低,這里建議大家:用后置攝像頭拍攝,原相機拍攝后再用剪映美顏,作品上傳最好用電腦,把相機調成1080p×60fps,格式選兼容性更佳。另外,不要用微信傳視頻保存,否則視頻會被壓縮。
常德人民廣播電臺拍攝的短視頻《姐姐當家——陶虹》推廣宣傳片,畫面就非常清晰,結合豐富的內容,使該視頻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钡胤诫娕_主持人對音頻制作軟件了如指掌,但對視頻剪輯軟件還不太了解,可利用剪映 APP、 Adobe Premiere Pro 等軟件進行制作。目前,手機拍攝的素材使用剪映軟件居多,軟件內含剪輯、特效、文字、音效、音樂、濾鏡等功能,足夠初學者隨心所欲制作不同風格的短視頻。
另外,在剪輯手法上還需要創(chuàng)新,提升畫面的敘事技巧。制作視頻時要將自己代入觀眾角色,爭取自己被打動、被感染,只有用心投入,才能將文字、圖像、聲音、劇情結合在一起,使短視頻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作為常德人民廣播電臺《超級汽車派》節(jié)目的衍生產品,“比亞迪試駕篇”制作時就花了不少心思。音樂時尚動感,畫面酷炫,剪輯流暢,觀感舒適。該節(jié)目的系列相關視頻也獲得良好的播出效果。
視頻制作完成后,要進行配樂、字幕、特效等后期處理,系列視頻最好有統一的片頭片尾樣式,這樣看起來更系統,也更具特色。片頭要簡單明了,直接點明名視頻的主講內容,好的視頻的片頭可以迅速吸引住受眾的眼球。視頻的片尾也非常重要,片頭要吸引用戶,片尾要留住用戶。千萬不能小看片尾,它可以展示很多信息,例如下期預告、提醒用戶關注等。片尾貼上電臺的LOGO、主持人的形象、欄目名稱等重要信息,有助于提升短視頻的影響力,從而增加視頻的關注度和流量。
短視頻是指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tài)和短時休閑狀態(tài)下觀看的、高頻推送的視頻內容,短視頻是伴隨著互聯網普及、生活節(jié)奏加快等變化而出現的。所以要嚴格控制視頻的時長。以抖音小視頻為例,其時長通常在10—30秒之間。盡量不低于10秒,一般情況也不超過20秒。最好抓住黃金前3秒,第一秒畫面就要吸引到受眾。
短視頻中的背景音樂選擇一定要配合視頻節(jié)奏,盡量用平臺近期的熱門音樂,可以跟著蹭一波熱度提高瀏覽量。當然,也可以通過手機錄屏功能錄入各類音樂軟件的音樂,再將視頻導入剪映,通過“音頻分離”功能獲得所需的音樂。在背景歌曲選擇上可以借鑒學習“紅星新聞”短視頻,一條爆火的視頻經常通過一句歌詞來畫龍點睛,突出主題,讓人記憶猶新。
電臺主持人常年制作音頻,對背景音樂和音效的使用駕輕就熟,同時聲音的表現力也很強。那么,制作短視頻時就盡量不要使用系統自帶的AI文本朗讀,能夠用自己的聲音讀出來就用自己的聲音,這樣的視頻更具原創(chuàng)性。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作為廣播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電臺主持人一定要從思想意識層面清醒地認識到媒體融合已是大勢所趨,如果自身不能進行變革和創(chuàng)新,將會被聽眾和時代所拋棄。
目前,全國各地電臺主持人在新聞資訊、民生服務、財經、情感、文化、泛知識等短視頻的各個細分垂類都已經有了較好的發(fā)展,不僅有利于盤活整個廣電系統的轉型活力,也增強了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作為地方電臺主持人應該秉持與時俱進的精神,適應時代的潮流,積極加入短視頻的戰(zhàn)場,保持年輕的心態(tài),求知若渴,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承擔媒體深度融合的使命,奮起直追,穩(wěn)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