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栩灝,吳嘉豪,宋浩明,黃羨倫,王梓增,劉冰枝,馮 力
(廣東工業(yè)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廣東廣州510006)
染料廢水的排放會嚴重污染水資源,對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造成極大危害〔1〕。染料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主要為苯類衍生物,它們一般都具有較穩(wěn)固的發(fā)色基團。廢水的高色度會極大地影響水體透度,從而對有機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造成嚴重影響〔2〕。偶氮染料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類染料,因其具有烏黑度高、溶解度高、無粉塵等優(yōu)點被大量使用,其每年的使用量占染料使用總量的70%左右?;钚院?(RB5)是一種偶氮染料,其化學性能穩(wěn)定,生物毒性較強〔3-4〕;同時,含RB5染料的廢水中通常存在含鹽有機物、含硫有機物、氯化物及重金屬離子等,難以通過常規(guī)的生物法對廢水中的RB5進行有效處理。因此,尋求新型高效的RB5染料廢水處理方法十分緊迫。
目前,針對染料廢水的處理方法包括吸附法〔5〕、混凝法〔6〕、膜分離法〔7〕、生物法〔8〕和高級氧化法〔9〕。其中,吸附法對溶解性的低濃度染料廢水處理效果良好,但吸附劑再生困難,且難以對有機染料進行徹底降解?;炷ǖ闹饕獌?yōu)勢是工藝與操作流程簡單,但難以去除溶解性染料,限制了其進一步的應用。膜分離技術(shù)具有操作簡單、無需相變、常溫即可進行、耗能低等優(yōu)點,但存在運行成本高和膜污染等不足。生物法降解效率較低,實際運行時限制因素較多,且染料廢水毒性較強,極大地限制了其處理染料廢水的可行性。
高級氧化技術(shù)是目前最受關(guān)注的化學氧化方法,主要包括Fenton氧化法、臭氧氧化法、介體氧化法、超聲氧化法以及光電化學氧化法等〔10-12〕。其中,介體氧化法因具有氧化能力強、操作簡單、運行成本低、環(huán)境友好等優(yōu)點受到了廣泛關(guān)注〔13〕。介體電化學氧化技術(shù)可利用低價態(tài)的金屬離子在陽極電解產(chǎn)生的具有強氧化能力的高價金屬陽離子,實現(xiàn)對有機物的高效降解。該體系中的金屬離子價態(tài)可以通過電能轉(zhuǎn)換實現(xiàn)循環(huán)轉(zhuǎn)化,從而可實現(xiàn)對有機污染物的持續(xù)降解和氧化劑的重復使用〔14〕。目前,基于Ce(Ⅳ)的介體電化學氧化技術(shù)的研究較多,主要是因為Ce(Ⅳ)氧化能力更強〔Ce(Ⅳ)/Ce(Ⅲ)氧化還原電位1.62 eV〕,且化學性能穩(wěn)定,副反應較少,不易產(chǎn)生沉淀〔15〕。
本研究選用典型的RB5染料廢水作為目標處理物,探究了電流、初始Ce(Ⅳ)濃度、p H、污染物濃度、電解質(zhì)Na2SO4濃度等單因素條件對電-Ce(Ⅳ)體系降解RB5效果的影響,對比了不同體系對RB5的降解效果,并總結(jié)了Ce(Ⅳ)介體電化學氧化降解RB5的相關(guān)機理。
主要材料:RB5、硫酸鈰,上海源葉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硫酸,成都馬卡什化工有限公司;有機硫重金屬捕獲劑TMT-15(對鈰的有效去除率高達99%),廣州瑞泰達水處理有限公司;Na2CO3、NaNO3、Na2SO4、HA,天津伊仁達化工有限公司;NaOH、甲醇、叔丁醇,成都科龍化工有限公司。所有溶液均用去離子水制備。鍍鉑鈦電極(3.5 cm×5.0 cm)購自天津愛達恒升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主要儀器:UV-5100紫外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TOC-3000總有機碳分析儀,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
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所有實驗均在帶有磁力攪拌設備(500 r/min)的反應器(直徑10 cm,高度14 cm)中進行。陽極和陰極均為鍍鉑鈦板,并以2.0 cm的極板間距平行固定在反應器的蓋板上。極板間的電場由直流電源(深圳怡展PS-305D)提供。所有實驗均在室溫下進行,采用Na2SO4作為電解質(zhì)溶液,溶液pH由NaOH和H2SO4溶液調(diào)節(jié)至設定值。將濃度為50μmol/L的硫酸鈰溶液添加至含有RB5溶液的反應器中,進行RB5降解實驗。在預定的時間間隔內(nèi)取樣,通過微型過濾器(0.45μm)過濾后,對濾液進行分析測定。
圖1 實驗裝置Fig.1 Experimental equipment
RB5的濃度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測定波長598 nm;總有機碳使用TOC分析儀測定。通過電子順磁共振實驗測定自由基,·OH的捕獲劑為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DMPO)。
在初始pH為4,電解質(zhì)Na2SO4濃度為50 mmol/L,RB5初始質(zhì)量濃度為4 mg/L,Ce(Ⅳ)濃度為0.05 mmol/L的條件下,考察不同體系對RB5的處理效果,結(jié)果見圖2。
圖2 不同體系對RB5的處理效果Fig.2 Treatment effects of different systems on RB5
由圖2(a)可知,單獨的Ce(Ⅳ)對RB5去除幾乎不產(chǎn)生作用。直接電化學氧化可以去除RB5,但效率較低,電流為0.2 A和0.4 A時,50 min時RB5去除率分別為34.1%和39.5%。相比之下,電-Ce(Ⅳ)體系對RB5的去除效果顯著,在電流為0.4 A時,RB5去除率達到了91.6%。由圖2(b)可知,與直接電化學氧化和單獨Ce(Ⅳ)作用相比,電-Ce(Ⅳ)體系的TOC去除率較高,電流為0.4 A時,電-Ce(Ⅳ)體系的TOC去除率最高,可達83.3%。直接電化學氧化和單獨Ce(Ⅳ)之間存在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二者結(jié)合可以顯著提升對RB5的去除效果。
2.2.1 電流的影響
電流或電流密度是電-Ce(Ⅳ)降解RB5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參數(shù),它會影響Ce(Ⅳ)介體離子的產(chǎn)生效率和直接電化學氧化的效率。在初始p H為4,電解質(zhì)Na2SO4濃度為50 mmol/L,RB5初始質(zhì)量濃度為4 mg/L,Ce(Ⅳ)濃度為0.05 mmol/L的條件下,考察電流對處理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3所示。
圖3 電流對RB5去除的影響Fig.3 Effect of current on RB5 removal
由圖3可知,隨著電流的增加,RB5去除率增大,在電流為0.4 A(電流密度為228 A/m2)時,50 min內(nèi)RB5去除率達到91.6%。隨著電流的增加,Ce(Ⅳ)與Ce(Ⅲ)之間的轉(zhuǎn)化效率增加,更多的Ce(Ⅳ)參與了RB5的降解,提升了RB5的去除效果。電流的增加也會加速Ce(Ⅳ)與污染物質(zhì)的碰撞概率,提升傳質(zhì)效率,明顯改善直接電化學氧化去除RB5的效率〔16〕。此外,當電流為0.4 A時,RB5去除率已經(jīng)較高,繼續(xù)增加電流,RB5去除率的增加不夠明顯,能耗也較大。因此,選擇0.4 A作為最佳的電流。
2.2.2 電解質(zhì)濃度的影響
在初始pH為4,電流為0.4 A,RB5初始質(zhì)量濃度為4 mg/L,Ce(Ⅳ)濃度為0.05 mmol/L的條件下,考察電解質(zhì)Na2SO4濃度對處理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4所示。
從圖4可以看出,隨著Na2SO4濃度從10 mmol/L逐步增加到75 mmol/L,RB5去除率也隨之升高,反應50 min后RB5去除率由81.2%逐漸增加到91.9%。當Na2SO4濃度超過50 mmol/L時,繼續(xù)增加Na2SO4濃度,RB5去除率幾乎未發(fā)生明顯變化。在電-Ce(Ⅳ)體系中,強氧化性的Ce(Ⅳ)是降解去除RB5的主要物質(zhì),其對RB5的氧化降解能力較強;電解質(zhì)濃度的增加可增強電子傳輸效率,提高Ce(Ⅳ)與RB5的碰撞幾率,從而增強了RB5的去除效果。即使電解質(zhì)濃度較低時,電-Ce(Ⅳ)體系對RB5仍有較高的去除率。選擇50 mmol/L作為最佳的電解質(zhì)濃度。
圖4 電解質(zhì)Na2SO4濃度對RB5去除的影響Fig.4 The effect of Na2SO4 concentration on the RB5 removal
2.2.3 Ce(Ⅳ)濃度的影響
在電-Ce(Ⅳ)體系中Ce(Ⅳ)濃度是影響有機物降解效率的另一個重要因子。在初始pH為4,電流為0.4 A,電解質(zhì)Na2SO4濃度為50 mmol/L,RB5初始質(zhì)量濃度為4 mg/L的條件下,考察Ce(Ⅳ)濃度對處理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5所示。
圖5 Ce(Ⅳ)濃度對RB5去除的影響Fig.5 The effect of Ce(Ⅳ)concentration on the RB5 removal
由圖5可知,Ce(Ⅳ)濃度越大,對RB5的去除效果越好。當Ce(Ⅳ)濃度為50μmol/L時,RB5去除率高達91.6%;繼續(xù)增大Ce(Ⅳ)濃度到100μmol/L時,RB5去除率為93.4%,提升不夠明顯。隨著Ce(Ⅳ)濃度的增大,單位時間內(nèi)產(chǎn)生的Ce(Ⅳ)增多,從而提高了體系氧化能力〔17〕。Ce(Ⅳ)濃度選定為50μmol/L。
2.2.4 初始p H的影響
溶液pH對介體電化學氧化體系的氧化能力有較大影響。在電流為0.4 A,電解質(zhì)Na2SO4濃度為50 mmol/L,RB5初始質(zhì)量濃度為4 mg/L,Ce(Ⅳ)濃度為0.05 mmol/L的條件下,考察溶液初始p H對處理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6所示。
圖6 初始pH對RB5去除的影響Fig.6 The effect of pH on the RB5 removal
由圖6可知,當溶液初始pH從2逐漸增加到10時,RB5去除率逐漸降低,說明酸性條件有助于電-Ce(Ⅳ)體系對RB5去除效果的提升。這主要是因為Ce(Ⅳ)存在的形式易受p H影響,在p H處于酸性條件下,Ce(Ⅳ)以離子態(tài)存在,可以實現(xiàn)催化氧化的功能,并且Ce(Ⅳ)能夠快速發(fā)生價態(tài)轉(zhuǎn)化,便于高效去除RB5。在中性和堿性條件下,Ce(Ⅳ)易同OH-發(fā)生絡合反應,生成Ce(OH)n沉淀,使氧化降解RB5的Ce(Ⅳ)濃度急劇下降,導致電-Ce(Ⅳ)體系對RB5的去除率顯著下降〔18〕。此外,在溶液初始p H為4時,RB5去除率高達91.6%,相比傳統(tǒng)的Ce(Ⅳ)介體氧化技術(shù)(pH范圍常為2.0~3.0),電-Ce(Ⅳ)體系可以拓寬pH的適應范圍,增強其實際應用的潛力。另外,實驗結(jié)果表明,反應前后體系的pH較穩(wěn)定,變化不大,說明電-Ce(Ⅳ)體系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不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
2.2.5 RB5初始濃度的影響
在初始p H為4,電流為0.4 A,電解質(zhì)Na2SO4濃度為50 mmol/L,Ce(Ⅳ)濃度為0.05 mmol/L的條件下,考察RB5初始濃度對處理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7所示。
圖7 RB5初始濃度對RB5去除的影響Fig.7 EffectofinitialconcentrationofRB5onRB5removal
由圖7可知,RB5去除率隨著RB5初始濃度的增大而減小。由于體系中Ce(Ⅳ)的濃度是一定的,隨著RB5初始濃度的不斷增加,體系產(chǎn)生的強氧化性的Ce(Ⅳ)將會不足,從而影響了處理效果。因此,要選擇適宜的污染物濃度,不能超過電-Ce(Ⅳ)體系的負荷。
2.2.6 水體背景對體系RB5去除效果的影響
污染水體中經(jīng)常存在的陰離子(如PO43-、HCO3-、Cl-等)以及有機質(zhì)(NOM)等均會影響氧化過程中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19〕。因此,研究污染水體中常見陰離子以及NOM對電-Ce(Ⅳ)體系處理效能的影響,對該技術(shù)在實際染料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在初始pH為4,電流為0.4A,電解質(zhì)Na2SO4濃度為50mmol/L,RB5初始質(zhì)量濃度為4mg/L,Ce(Ⅳ)濃度為0.05mmol/L的條件下,探討水體背景離子對處理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8所示。
由圖8(a)可知,在酸性條件下,碳酸氫鹽的加入對RB5去除的影響不明顯。碳酸氫鹽的電離常數(shù)僅為4.7×10-11,在酸性條件下(pH=4)不容易與鈰離子發(fā)生反應,形成的碳酸鈰沉淀較少,因而對體系的去除效果影響較小。但在中性和堿性條件下,碳酸鹽可以很容易地與Ce(Ⅳ)發(fā)生反應,形成碳酸鈰,其幾乎完全不溶于水〔20〕,因此碳酸氫鹽的添加會阻礙RB5的去除。此外,電-Ce(Ⅳ)體系中強氧化物質(zhì)為Ce(Ⅳ),幾乎不存在過硫酸根、超氧自由基等其他自由基,故具有自由基捕獲能力的碳酸氫鹽對體系的影響也很弱。
圖8 碳酸鹽(a)、磷酸鹽(b)、氯化物(c)和腐殖酸(d)對RB5去除的影響Fig.8 EffectofHCO3-(a),PO43-(b),Cl-(c)andHA(d)onRB5removal
由圖8(b)可知,添加的PO43-濃度越高,抑制作用就越明顯。當PO43-濃度為3 mmol/L時,RB5去除率有所降低,約為66.3%;而當PO43-濃度為10 mmol/L時,RB5去除率低至34.7%。這種現(xiàn)象可能是體系產(chǎn)生P2O84-引起的。PO43-可吸收陰極提供的電子引起直接電催化作用減弱,以及和Ce(Ⅳ)發(fā)生反應生成P2O84-,使得體系生成的Ce(Ⅳ)數(shù)量和作用于RB5的Ce(Ⅳ)數(shù)量減少,造成RB5去除率下降。盡管P2O84-對RB5有氧化降解作用,但其氧化能力遠遠低于Ce(Ⅳ),因此體系的降解效率隨著PO43-濃度的增加呈現(xiàn)下降趨勢。
由圖8(c)可知,Cl-的添加可以顯著促進RB5的降解效率。在電-Ce(Ⅳ)系統(tǒng)中,Cl-在電的作用下可以被Ce(Ⅳ)氧化成氯氣(Cl2),之后體系中產(chǎn)生的Cl2與水反應生成具有強氧化性的ClO-,能增強氧化去除水中RB5的效果,提高對RB5的降解效能〔21-22〕。所以水體中的Cl-對電-Ce(Ⅳ)氧化降解有機污染物質(zhì)是有利的。
由圖8(d)可知,HA和RB5在電-Ce(Ⅳ)降解中存在競爭作用。產(chǎn)生的部分強氧化性的Ce(Ⅳ)作用在HA上,消耗了用于去除RB5的活性Ce(Ⅳ)數(shù)量,從而降低了RB5的去除率。
因此,在實際采用電-Ce(Ⅳ)降解廢水有機物過程中,應采用吸附沉淀等方法對水體中的HCO3-、PO43-和HA進行預去除,以降低其對體系降解性能的不利影響。此外,可通過添加適量Cl-的輔助手段,提升電-Ce(Ⅳ)降解去除有機物的效率。
在初始p H為4,電流為0.4 A,電解質(zhì)Na2SO4濃度為50 mmol/L,RB5初始質(zhì)量濃度為4 mg/L,Ce(Ⅳ)濃度為0.05 mmol/L的條件下,進行電-Ce(Ⅳ)體系的RB5去除機理研究。
2.3.1 活性降解物質(zhì)種類的確定
重金屬捕獲劑可以與重金屬離子形成螯合配體、絡合物和沉淀物〔23〕。在重金屬螯合劑TMT-15濃度為0.002 5 mmol/L的條件下,考察TMT-15對RB5去除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9所示。
由圖9可知,TMT-15的添加對直接電化學氧化體系幾乎沒有影響。然而,在電-Ce(Ⅳ)體系中,TMT-15的加入會嚴重阻礙RB5的去除,RB5去除率顯著下降。TMT-15可與Ce(Ⅳ)和Ce(Ⅲ)快速發(fā)生絡合與配位作用,生成螯合沉淀,導致Ce(Ⅳ)和Ce(Ⅲ)濃度降低,從而顯著抑制了RB5的去除。由此可見,Ce(Ⅳ)是電-Ce(Ⅳ)中的主要活性氧化物質(zhì)。
圖9 重金屬螯合劑TMT-15對RB5去除的影響Fig.9 Effect of heavy metal chelating agent TMT-15 on RB5 removal
叔丁醇(TBA)和甲醇(Me)是一種常用的自由基猝滅劑,叔丁醇與羥基自由基的反應速率為3.8×108~7.6×108mol/(L·s),比與硫酸根自由基反應〔4×105~9.1×105mol/(L·s)〕更快,可以有效捕獲羥基自由基;甲醇可以同時捕獲羥基自由基和硫酸根自由基〔24〕。為了進一步檢測系統(tǒng)中是否存在羥基自由基或硫酸根自由基,在TBA和Me濃度均為80 mmol/L的條件下,考察TBA和Me的加入對RB5降解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10。
由圖10(a)可知,加入80 mmol/L TBA或Me對直接電催化體系RB5的去除幾乎不產(chǎn)生明顯影響。在直接電催化體系中,不產(chǎn)生羥基自由基〔圖10(b)〕,陽極直接電催化是RB5降解去除的動力。在電-Ce(Ⅳ)體系中,TBA或Me對RB5的去除效果的影響較弱,去除率分別可達89.2%和90.1%,與未添加自由基清除劑的電-Ce(Ⅳ)體系(91.6%)相差不大。在電-Ce(Ⅳ)體系中,產(chǎn)生的羥基自由基對RB5的降解去除作用不強。除直接電催化作用外,Ce(Ⅳ)產(chǎn)生的強催化氧化作用是RB5降解去除的動因。此外,由圖10(b)可以看出,在電-Ce(Ⅳ)體系中僅存在羥基自由基,無硫酸根自由基〔25〕??梢?,在電-Ce(Ⅳ)體系中,去除RB5的動力是直接電催化作用、Ce(Ⅳ)氧化和羥基自由基氧化,其中直接電催化和Ce(Ⅳ)氧化起主要作用(約為90%),羥基自由基作用比較微弱(約為1.6%)。
圖10 甲醇、叔丁醇對RB5去除的影響(a)和自由基的分析(b)Fig.10 The effect of Me and TBA on RB5 removal(a)and analysis of free radical(b)
2.3.2 電-Ce(Ⅳ)體系的有機物去除機理
電-Ce(Ⅳ)體系降解RB5的機理如圖11所示。
圖11 電-Ce(Ⅳ)介體電化學體系反應機理Fig.11 Electro-Ce(Ⅳ)fixator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mechanism
在電-Ce(Ⅳ)體系降解RB5過程中同時存在直接電化學氧化和Ce(Ⅳ)介體電化學氧化作用機制。直接電催化技術(shù)可快速降解一部分的RB5(約為39.5%)。單獨的Ce(Ⅳ)對RB5的降解不起作用。直接電化學氧化和Ce(Ⅳ)存在耦合作用機制,加入的Ce(Ⅳ)能夠極大提升直接電化學氧化的能力;其中,Ce(Ⅳ)介體電化學氧化起主導作用,能夠去除約50.5%的RB5;Ce(Ⅳ)在氧化有機物后,得到電子而重新被還原為Ce(Ⅲ),被還原的Ce(Ⅲ)在陽極失去電子重新變成Ce(Ⅳ),從而實現(xiàn)Ce的循環(huán)利用。
(1)直接電化學氧化和單獨的Ce(Ⅳ)之間存在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二者的結(jié)合可顯著增強對RB5的去除效果。當電流為0.4 A,初始pH=4,Ce(Ⅳ)濃度為50μmol/L,Na2SO4濃度為50 mmol/L,RB5初始質(zhì)量濃度為4 mg/L時,50 min內(nèi)RB5去除率達91.6%。
(2)染料廢水背景離子HCO3-、PO43-和HA對電-Ce(Ⅳ)體系降解RB5有抑制作用,而Cl-則有促進作用。
(3)電-Ce(Ⅳ)體系去除RB5的主要動力是直接電催化作用、Ce(Ⅳ)催化氧化作用和羥基自由基作用。其中,直接電催化和Ce(Ⅳ)催化氧化起主導作用(約90%),羥基自由基作用比較微弱(約1.6%)。
(4)在電-Ce(Ⅳ)體系中,相比直接電催化,Ce(Ⅳ)催化氧化對提升RB5去除效果起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