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珍珍, 梅武軍, 周衛(wèi)華, 林海波
(1.臺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 浙江 臺州 318000; 2.浙江大學 臺州研究院, 浙江 臺州 318000)
隨著先進制造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工業(yè)生產中對線材孔徑檢測精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大多數線材都是通過自動化生產線生產的,為了實現產品高質量和高合格率,不僅要求生產設備生產速度快、效率高,還要求孔徑檢測精度高、分辨率高以及實現在線實時非接觸測量[1]。當前國內外學者對零件尺寸的測量系統(tǒng)做了不少深入研究。吳海濱等[2]提出了基于面陣CCD的高速線材測徑仿真系統(tǒng)的設計,但測量精度只能達到20 μm,精度有待提高;邵偉業(yè)等[3]在刀具尺寸測量系統(tǒng)中應用了線陣CCD和STM32 控制器進行了設計,精度有待提高;孟蔓菁等[4]提出了基于線陣 CCD 的激光投線儀檢測技術,在CCD圖像采集系統(tǒng)中采用FPGA來輸出CCD驅動,并研究了如何提高圖像采集精度的問題;胡剛[5]在線陣CCD和STM32 控制器的有效結合上進一步優(yōu)化了采集速度,圖像數據實時處理有待提高;劉瑞蘭[6]在選用線陣CCD的基礎上利用FPGA和上位機相結合設計了光強自動采集系統(tǒng)。當前市場上針對線材的孔徑測量系統(tǒng)也有相應的產品,但以國外產品居多,且價格昂貴,不可針對企業(yè)實際需求進行定制和拓展,給企業(yè)生產成本增加了不少壓力。因此設計一款精度高、響應速度快、成本低且可定制的線材測徑設備意義重大。
課題組設計線材孔徑測量系統(tǒng)采用FPGA和單片機共同開發(fā),采用線陣CCD傳感器,利用硬件控制技術和軟件算法進行優(yōu)化控制,可實現檢測精度高、響應速度快和成本低的要求。
孔徑測量系統(tǒng)以FPGA和STM32單片機為整個圖像采集系統(tǒng)的核心,由激光產生電路發(fā)射準直光源通過光學鏡頭反射到測量對象上,通過線陣CCD圖像傳感器采集激光信號。線陣CCD傳感器主要實現光信號到模擬電信號的轉化,FPGA 主要負責線陣CCD驅動時序的生成,控制A/D轉換器件對線陣CCD的輸出信號進行A/D轉換,同時讀取A/D轉換器的轉換結果。數字信號需要在FPGA內部的FIFO中進行緩存,FPGA內部將數據修正處理完畢后,緩存在內部FIFO存儲器中。單片機通過FSMC通信調取FPGA中的數據,同時發(fā)布各種采集命令,經過算法檢測得到理論數據,然后進行光學數據和環(huán)境數據修正,最后通過以太網串口傳送測量結果到LCD顯示,具體實現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測徑系統(tǒng)設計框圖Figure 1 Block diagram of aperture measurement system
投影光源的質量可靠性是關系到測徑精度的關鍵因素。投影光源的選擇原則上首先應保證平行光的準直程度;其次,光源應有較好的光斑均勻性,以提高投影成像質量,減小其對邊緣定位的影響[7]。因此光源產生電路設計主要包括激光器的選型、光路的設計和光學鏡頭的定制,為系統(tǒng)提供光路不發(fā)散,控制在水平方向±1°的準直光源。
圖2中激光頭選用型號為HL6360MG,它是一種半導體激光器,具有穿透性好、光線均勻、轉換效率高、使用壽命長和環(huán)境適應性強等優(yōu)勢[8]。透鏡采用柱面鏡,具有良好的速度特性和準直特性,保證了測徑系統(tǒng)高精度的直徑測量。激光頭產生光源經過凸透鏡反射后形成平行光源,當照射到被測線材時,被測線材擋住部分光源,成像到線陣CCD上,從而把光信號轉化成電信號[9]。經過多次測試,可實現準直光源的投射。
圖2 激光產生電路示意圖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laser generation circuit
CCD又稱圖像傳感器,可把接收到的光學信號直接轉換為模擬電流信號,并經過放大、模數轉換,實現圖像的獲取、存儲、傳輸、處理和復現。CCD可分為2類:線陣CCD和面陣CCD,它能夠根據照射在其面上的光線產生相應的電荷信號,再通過模數轉換芯片轉換成“0”或“1”的數字信號,這種數字信號經過壓縮和程序排列后,可由閃速存儲器或硬盤卡保存,把光信號轉換成計算機能識別的電子圖像信號,可對被測物體進行準確測量、分析[9]。
考慮到設計要求中對線陣CCD的光譜靈敏度、轉移效率和轉移損失率、非線性度等要素的影響,本設計中采用TCD1501D型的線陣CCD作為圖像傳感器,它是一種高速、動態(tài)范圍較大、靈敏度較高、暗電流低等特征的相單溝道型線陣CCD黑白圖像傳感器,像敏單元數為5 000,適合尺寸測量[11]。每個像元的尺寸為7 μm×7 μm,像元中心距為7 μm;像元總長為35 mm。TCD1501D典型驅動頻率為2 MHz,最高驅動頻率12 MHz,工作時需要6路驅動脈沖。
要使得線陣CCD工作穩(wěn)定可靠,必須依靠控制器FPGA輸出符合要求的驅動脈沖與線陣CCD相互配合[12]。設計采用的驅動電路如圖3所示。
由于TCD1501D和FPGA(EP2C8T144C8N)芯片的驅動脈沖電平分別為5.0和3.3 V,因此2者之間需要連接1個SN74LVC4245 電平轉換芯片來實現3.3 V轉5.0 V的電平轉換,驅動電路如圖3(b)所示。SN74LVC4245芯片具有8個轉換通道,轉換速率最高可達100 MiB,最高驅動電流可達50 mA,可滿足驅動脈沖的要求[13]。
圖3 驅動電路原理圖Figure 3 Schematic diagram of driving circuit
由于TCD1501D可輸出最高頻率為12 MHz的輸出像素信號,輸出每個像素信號至少需要采樣1次,因此必須選擇轉換頻率為12 MHz以上的A/D轉換芯片[14]。結合輸入信號幅度和供電電壓等因素,本系統(tǒng)選用TLC5510模數轉換芯片,具體電路如圖4和圖5所示。
圖4 CCD輸出預處理電路Figure 4 CCD output preprocessing circuit
圖5 A/D轉換電路Figure 5 A/D conversion circuit
為了消除線陣CCD(TCD1501D)輸出信號中一些無用信號的干擾,圖3中將線陣CCD的OS輸出信號和DOS補償輸出信號分別輸入到運算放大器的輸入端,通過AD8041為核心的差分運算放大器電路進行信號放大后輸出到模數轉換器TLC5510的模擬輸入端,經過數模轉化后通過D1~D8輸出,經過另一電平轉換芯片SN74LVC4245接入到FPGA芯片的輸入端[14]。
電信號經過模數轉化和FPGA的處理后,需要通過單片機進一步進行算法優(yōu)化和數據輸出顯示,系統(tǒng)中通過單片機STM32F417ZET6來實現,FPGA與單片機之間的連接如圖6所示。
圖6 FPGA和單片機連接電路圖Figure 6 FPGA and MCU connection circuit
如圖3~6所示,各模塊的電源有不同的電壓需求,分別為12.0,5.0,3.3和1.2 V等,因此在電源設計中需要把各電源進行有序管理。設計中先把交流電通過變壓器EPC12-5V進行變壓輸出得到12.0和6.0 V的交流電壓,再通過整流、濾波和穩(wěn)壓來得到相應電壓輸出,圖7中各電源之間并聯輸出。
圖7 電源電路Figure 7 Power circuit
整個測徑系統(tǒng)中,FPGA的主要作用是為線陣CCD提供6路驅動脈沖來實現數據采集,并把A/D轉化后的數據進行存儲并輸送給單片機進行算法處理,FPGA的軟件設計流程如圖8所示。
圖8 FPGA軟件流程圖Figure 8 Program execution flow chart of FPGA
STM32單片機主要提取FPGA中存儲的數據進行進一步的算法處理,得到更加精確的數據并輸出,流程如圖9所示。
為了測試線材測徑系統(tǒng)的可靠性,樣機制作完成后對它進行了各項功能測試。
經過測試設備檢測,線陣CCD拾取到的光電轉換后的波形如圖10所示。從圖10可以看出,波形中包含較多雜波,對信號檢測存在較多干擾。
圖10 原始波形圖Figure 10 Original waveform
經過1次濾波后的波形如圖11所示,可以看出1次濾波后干擾信號大大減少。
圖11 1次濾波后所得波形Figure 11 Waveform after one filtering
一階低通濾波后所得波形如圖12所示。
圖12 一階低通濾波后所得波形Figure 12 Waveform obtained by first-order low-pass filtering
由圖13可以看出,最后的輸出波形平滑無雜波,可通過檢測當前的波形幅值來計算孔徑的大小,有效提高測量的精度。
圖13 最終波形Figure 13 Final waveform
常溫條件下,通過使用樣機對1~5 mm的常用線材孔徑進行測量,得到測量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孔徑測量結果
從表1中數據可知,該測徑系統(tǒng)針對測量范圍內的孔徑測量誤差在5 μm以內,測量精度滿足設計要求。
課題組基于FPGA和STM32單片機設計了孔徑測量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以STM32單片機作為控制器,利用線陣CCD作為光信息采集系統(tǒng),通過FPGA輸出脈沖信號來驅動CCD采集光源信號。通過實際測試結果分析了測徑控制系統(tǒng)的性能,驗證了系統(tǒng)基本能夠滿足線材孔徑測量的要求,線陣CCD數據采集頻率可達到1 kHz,測量誤差控制在5 μm以內,可實現1~25 mm的線材孔徑的測量。相比其他控制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控制精度可靠、模塊化設計、可定制、成本低,能夠更好地實現企業(yè)對線材孔徑測量的要求。但在今后工程應用中測量精度和采集速度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將在后續(xù)的研究中優(yōu)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