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璞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沈云如多年來行程10余萬公里,為轄區(qū)35名無戶口人員成功辦理落戶手續(xù),跋涉千山萬水,只為百姓“有身份有尊嚴地生活”,彰顯了“人民至上”的法治追求。
人物檔案:
沈云如,男,1966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一級警長。1984年10月入伍,先后在新疆空軍某部、某陸軍航空兵部隊服役。1987年6月入黨。2000年9月轉(zhuǎn)業(yè)至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公安局,曾在長興縣公安局林城派出所、雉城派出所、城東派出所工作,現(xiàn)為虹星橋派出所民警。部隊服役期間,曾榮獲4次個人三等功等榮譽。公安工作期間,曾榮獲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嘉獎5次、優(yōu)秀公務(wù)員1次,并榮獲“浙江好人”、全國公安系統(tǒng)二級英模等榮譽。
2021年12月4日是“全國憲法日”,2021年度法治人物及相關(guān)獎項的評選結(jié)果當晚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揭曉,全國公安系統(tǒng)二級英雄模范、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公安局虹星橋派出所民警沈云如獲評全國“2021年度法治人物”,是十名獲獎?wù)咧泄蚕到y(tǒng)僅有的兩名之一。
“榮耀不僅屬于我個人,更屬于浙江公安集體。它來自于組織對我的關(guān)心,來自于老百姓對我的信任。我將帶著榮譽的鞭策,始終保有能耐,提升能力,傳播能量,在為民服務(wù)的路上貢獻‘三能’(平常時間能看得出來、關(guān)鍵時刻能沖得出來、危急時刻能豁得出來)的光與熱。”面對如潮的喝彩聲,領(lǐng)獎后的沈云如平靜而激動地說。
你的心事有我愿意聽
這頭剛掛了辦公室的座機,那頭手機又響起——“喂,張大姐在家是吧?那我趕緊過去一趟,再看看能不能讓她想起點關(guān)于自己老家的事兒……”沈云如一邊接聽著電話,一邊拎起座位上的黑包,步履匆匆地離開了辦公室。
這是沈云如日常的工作瞬間。作為戶籍民警,他奔波在社區(qū)住戶中間,那是他的行蹤路徑。沈云如常年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里,有一張手寫的無戶口人員名單。他把摸排出的轄區(qū)無戶口人員信息工整地寫在這張普通的A4紙上,每解決一個就用筆在上面勾掉一個。三年來,勾掉的35個名字見證了他幫助無戶口群眾落戶的點點滴滴。
17年軍旅生涯,幾次徘徊在生死邊緣的經(jīng)歷鑄就了沈云如熱心、堅毅、辦事不達到目的不罷休的性格。
在部隊服役17年,多年在西藏、新疆無人區(qū)值守,直升機一級飛行員,4次榮立三等功,10余次榮獲嘉獎……幫群眾跑斷腿,從事著基層工作的沈云如很少向人提及這些經(jīng)歷。
2000年9月,沈云如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到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公安局,一頭扎進了社區(qū)警務(wù)工作。先后在林城派出所、雉城派出所、城東派出所工作,是局里的老民警。
2018年3月,沈云如積極響應(yīng)縣局“大部制”改革,主動申請從條件相對優(yōu)越的城區(qū)城東派出所來到農(nóng)村的虹星橋派出所,挑起戶籍工作大梁。
從社區(qū)民警到戶籍民警,沈云如為了不讓群眾多跑路,經(jīng)常利用休息時間深入轄區(qū),幫助群眾辦理戶籍業(yè)務(wù),一來二去和老百姓“打得火熱”,這也使得不少老百姓把多年的心事在老沈面前“攤了牌”,一些沒有戶口的貧困人員向他倒起了苦水。沒有戶口,他們無法正常出行,更得不到醫(yī)療、低保、養(yǎng)老等保障。
“望著他們那雙渴望的眼睛,我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家人,就想把他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弊源?,沈云如踏上了“無戶口人員”的幫扶之路。
第一個“攤牌”的是虹星橋鎮(zhèn)里塘村的王某。王某是貴州人,30年前跟著介紹人來長興安家落戶。由于歷史原因和文化程度所限,王某一直沒有辦理過戶口,以前還沒覺得有太多不便。近幾年,丈夫去世,她出去找活干,沒有身份證沒人肯收;生了病沒有身份證大醫(yī)院進不去,只能靠親戚的接濟在村里的衛(wèi)生服務(wù)站配點藥吃。
30年前的線索早已難尋,補辦戶口可想而知有多困難。但沈云如不厭其煩一次次跑王某家?guī)椭跄郴貞?、一次次走訪村民尋找蛛絲馬跡、一次次對接貴州公安部門搜集材料……功夫不負有心人,5個月后,當拿到身份證的那一刻,王某喜極而泣,流著眼淚激動地握著沈云如的手連聲道謝。
穿梭在轄區(qū)村落、一趟趟跑長興縣政務(wù)服務(wù)中心、回派出所整理資料、出差外地……沈云如每天忙得像永不停歇的陀螺。
2019年11月初,沈云如不顧舟車勞頓,跨越1800公里趕到貴州幫張大媽辦理戶口,僅用3天半時間便解決了龍從村村民張大媽落戶難題。轄區(qū)群眾對他的辦事“神速”贊不絕口。
為節(jié)省時間,抵達貴州龍洞堡國際機場,沈云如便自掏腰包,花了1000多元錢直接打車到張大媽老家所在地派出所,拿出早已準備齊全的材料迅速幫她辦理了身份證。
但去辦理結(jié)婚證以便遷移戶口回長興時卻卡了殼——相關(guān)部門稱工作人員有事,3天后才能辦理?!斑@怎么能行,老人家經(jīng)濟條件也不好,多等一天就多一天的費用。既然來了,一定要用最短的時間把這些都辦妥了?!?/p>
當晚,沈云如四處打聽,要到了辦理人員的住址,打了輛“摩的”跨越崎嶇山路往黑漆漆的大山里鉆,趕到辦理人員家中,工作人員的母親被感動了,主動勸說女兒第二天一早趕回“加急處理”。 異鄉(xiāng)的小鎮(zhèn)上,因找不到旅店,晚上,沈云如在棺材鋪二樓的空床位上睡了一夜??伤f,那一夜睡得格外踏實,因為“老人的事情終于要辦成了”。
第二天一早便出發(fā),把手續(xù)一一辦理齊全后,沈云如第一時間將資料傳回長興。虹星橋派出所當即開通“綠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為張大媽辦理戶口遷移的各項手續(xù)。拿著用身份證購買的第一張飛機票回浙江時,張大媽緊緊擁抱著沈云如,流下了感激的淚水。
“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是群眾的信任和托付。”正是懷著這樣的情懷,沈云如的攻堅“傳奇”一傳十、十傳百,在百姓心中扎下了根。而年過半百的他像永不停歇的陀螺,奔走在幫助群眾的路上,殫精竭慮,不知疲倦。
28年前,西南村的徐姐因個人原因離家。安徽的家人尋找無果,徐姐因“失蹤”戶口被注銷,成了無戶口人員?,F(xiàn)如今,已在長興安家的徐姐因無身份證,幾乎寸步難行,各類保障也無法享受。在了解到他們一家的難處后,沈云如決定幫助徐姐找到親人,并解決她的戶口問題。
“這是我處理過的最復(fù)雜、歷時最久的無戶口案例?!睕]有任何基本身份信息,徐姐自己也記不清了。經(jīng)過多方打聽,沈云如輾轉(zhuǎn)從徐姐一老鄉(xiāng)口中獲取了徐姐原籍可能在安徽省銅陵市陳瑤湖鎮(zhèn)的線索。
即便有了大致“定位”,但要尋找到一個人的具體出生地,依然好像大海撈針。一次次調(diào)查、對接,一遍遍引導(dǎo)徐姐回憶,她只言片語地說出自家村前似乎有一條河,不遠處還有一所小學(xué)。
“這是關(guān)鍵線索?!鄙蛟迫缌⒓磩由砬巴不帐°~陵市公安局戶口管理大隊和當?shù)嘏沙鏊粋€村一個村進行篩查,最終確定陳瑤湖鎮(zhèn)符合“有河、有小學(xué)”的村落有4個。
在大雨滂沱的雨季,沈云如一天之內(nèi)將4個村落逐一跑遍,舉著照片、撐著傘挨家挨戶詢問,終于在前河村遇到一位辨識出照片上徐姐的人,并在官渡村找到了徐姐的娘家。從天而降的喜訊令徐姐的家人激動不已:“太感謝你,幫我們找到親人了!要不然我們真的以為她不在了??!”
沈云如長達16個月的“認死理”“不放棄”,讓徐姐與失散多年的親人團圓,解開了多年的心結(jié)。
“老沈是我們的大恩人,他是真真正正地把我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一樣看待。沒有他,可能我這輩子都找不到老家和親人!”徐姐激動地說。
“不能讓群眾反復(fù)跑、重復(fù)跑,寧可我們多做點,代他們跑,代他們辦,也要讓群眾一次性解決問題。”虹星橋派出所所長張永強說,“有沈云如這樣的榜樣帶頭,現(xiàn)在我們轄區(qū)內(nèi)的戶籍窗口工作人員、網(wǎng)格片警、各村的戶籍聯(lián)絡(luò)員,甚至是普通的村民,都在積極為戶籍問題提供線索、建言獻策。我們逐漸形成了一支無形而強有力的戶籍問題解決隊伍。”
“為群眾提供滿意的服務(wù)是我永遠不變的初心使命,也是我快樂的源泉。我的工作離不開長興縣公安局黨委的大力支持。戶口問題作為百姓最切身的一件事,也是我們縣局的一項重點工作。我作為我們縣局‘四星’民警中的‘對黨忠誠’之星和‘服務(wù)人民’之星獲得者,更應(yīng)該為群眾辦好每一件事,聽從內(nèi)心,用心去感受群眾的困難,用心去辦。堅持總有結(jié)果!”沈云如說,接下去的每一天,他將繼續(xù)和戶籍問題解決隊伍的小伙伴們并肩作戰(zhàn),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群眾帶去方便,送去溫暖,踐行人民警察為人民的鏗鏘誓言。
爹親娘親不如黨的恩情深
清晨7點,在長興縣虹星橋西南村的路口,總能望見一個穿著紅馬甲在做交通安全勸導(dǎo)的身影。這便是徐姐。
“是沈警官給了我‘第二次人生’,我為村里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不是應(yīng)該的嗎?” 在沈云如的幫助下,她解開了28年的戶口“心結(jié)”。
沈云如代表的是黨和政府給群眾的溫暖,助人的力量總是動人的,這種溫暖的力量讓百姓難以忘懷。
面對嚴峻的交通安全壓力,沈云如所在的虹星橋派出所啟動“所隊融合”。道路交通管理業(yè)務(wù)也成為這個農(nóng)村派出所最基層、最基礎(chǔ)的公安業(yè)務(wù)。每次下到田間地頭,沈云如總揣著一本厚厚的黃頁。里面記載著轄區(qū)60歲以上老人的出行信息。收集戶籍信息、普及交通安全知識、防詐騙知識……遇到沈云如家訪,老百姓總有說不完的話,他們也對沈云如的工作以各種方式給予大力支持。
“應(yīng)該的!”如今,像徐姐一樣站在路口的身影越來越多,鄉(xiāng)間路口平添了“安全傳遞”的一道紅色風景。
2021年7月1日,沈云如的“親人”王大爺也迎來了特殊的“生日”。75歲的王大爺流浪50多年,服務(wù)隊花了4個月終于讓他找回“身份”,順利住進了福利院,每月還能拿到1500元的補助。
王大爺記不住自己的出生日期,沈云如特地為他選了生日——7月1日。那天,王大爺吃著蛋糕,開心得像個孩子,嘴里不停地念叨著:“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沈警官的恩情。”
在沈云如的感召下,“沈云如志愿服務(wù)隊”成立,志愿者很快由開始的十幾名擴大到160余名?!笆聦嵣希鉀Q戶口問題只是開啟他們新人生的一個起點,通過幫困、扶志、扶智等途徑,幫助他們脫困致富是我們的根本目標。”
服務(wù)隊開展的“云如圓夢”“春蠶助學(xué)”“助老扶殘”等志愿服務(wù)活動,為特殊人員實現(xiàn)了就學(xué)、就醫(yī)、就業(yè)、回鄉(xiāng)、辦證等不同心愿,已先后幫扶152個家庭,實現(xiàn)增收60余萬元。
“我們服務(wù)隊有一個長遠的目標:讓無戶口人員從身份‘脫黑’走向生活‘脫困’,讓特殊家庭實現(xiàn)‘盼夢’向‘圓夢’轉(zhuǎn)變,走向共同富裕。”沈云如如是說。
空軍高強度的執(zhí)飛任務(wù)和駐地極端的氣候環(huán)境,讓沈云如患上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多種疾病。最嚴重的是,他從44歲時開始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突發(fā)性休克,曾經(jīng)在1年中出現(xiàn)過4次。有一次,沈云如正開車準備把新辦好的戶口簿送到一位無戶口人員家中,途中突然覺得身體不對勁。他趕緊停車,在路邊不斷地進行自我休整。1小時后,他漸漸緩了過來,打電話叫派出所的同事來開車,堅持把戶口簿送到當事人的手上。
“我是一名軍轉(zhuǎn)民警,我的一切也都是黨給的,想想那些已經(jīng)犧牲的戰(zhàn)友,一個人連死都不害怕,還有什么理由不干好工作?”談到自己20多年默默扎根基層,沈云如感慨道。
20多年來,沈云如先后在4個派出所擔任社區(qū)民警,無論在哪里都在群眾中留下了好口碑。2016年8月,沈云如調(diào)離南門社區(qū)時,時任南門社區(qū)書記沈文玉和同事們?yōu)橥炝糇∵@名為人民貼心服務(wù)的好警察,甚至以社區(qū)名義專門給派出所寫申請,要求留下沈云如,警民魚水情可見一斑。
心心相印的承諾
這些年,沈云如一直為解決轄區(qū)無戶口人員戶籍問題殫精竭慮,不回頭、不泄氣、不抱怨、不停歇,有許多個白天和夜晚,他像電影《人在囧途》中的主人公一樣,雖然狀況百出,但只顧風雨兼程,只為幫老百姓找回一張薄薄的戶口紙。他常對筆者說,這工作雖平凡瑣碎,但對這些群眾非常重要,一刻也不能拖。
虹星橋派出所的民警俞濤,是沈云如的徒弟。自從2018年沈云如主動下沉至基層,2人結(jié)對,這位臉上帶著笑容、渾身充滿著干勁兒的老民警便成了俞濤的師傅。
在俞濤心中,師傅干起活來有四顆“心”——細心、專心、誠心、忠心。
細心——沈云如平時出門必帶一本黑色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群眾向他反映的各種瑣碎問題和在走村入戶時發(fā)現(xiàn)的矛盾隱患,他一件一件記下,時不時翻開看看。沈云如來所不到一個月,走遍轄區(qū)17個行政村,一一排摸出全鎮(zhèn)無戶口人員的信息。他說:“要想經(jīng)濟脫貧,首先要身份脫貧。信息一定真實,這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p>
專心——為確保全面完成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清零,長興縣公安局以局長1號令的形式下達目標任務(wù)。沈云如深知“身份脫貧”的重要意義,第一時間響應(yīng),將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總結(jié)凝練成“七個一”工作法,即“排到每一個人員、調(diào)取每一份材料、破解每一類難題、研究每一種情形、發(fā)動每一股力量、做優(yōu)每一項服務(wù)、掃除每一處盲區(qū)”。同時,他積極聯(lián)合政府、村居的戶籍管理人員力量,聚力成團,組建了一個專業(yè)戶籍服務(wù)團隊。他毫無保留地將“七個一”工作法帶入戶籍團隊,林城派出所的同事們就用沈云如的辦法,在2個月內(nèi)成功解決12個無戶口人員的戶籍問題。
誠心——沈云如的手機里有上百個外地民警和社區(qū)人員的電話號碼和微信。為了幫無戶口人員找回身份,沈云如睡過棺材鋪、打過摩的、走過山路、深夜敲過辦證人員的家門,還曾在滂沱大雨中奔走在安徽多個村子,到過豬圈、廢棄廠房取證。有些人員離鄉(xiāng)多年,什么都記不得,他就不厭其煩地跑村串戶調(diào)查取證,時間跨度最長的一次辦理,長達16個月,出差幾十次,光是車票就厚厚一沓。有些人員患有精神疾病,他就趁自己休息時間開車帶著他們?nèi)プ鲨b定,逐字逐句耐心地跟他們講如何辦理……每次成功辦理戶口后,他都要親自上門把身份證送到老百姓手中,然后鄭重地說上一句:恭喜呀!
忠心——對黨無限忠誠、對人民無限忠誠、對事業(yè)無限忠誠是沈云如的真實寫照。有一次俞濤聽到師傅在電話里嚴肅地說:“不要說是一只雞、哪怕是一個雞蛋,我也不會要。我是人民警察,我就是干這個事的?!边@些年,有送雞、送雞蛋的,有送錦旗的,有直接送錢的,甚至還有直接下跪的,沈云如從來都是堅決拒絕。照他的話說,“群眾上了戶口,拿了證件,對我來說就是最熨帖的禮物了?!?/p>
沈云如經(jīng)常告訴俞濤:把群眾的事情當成家里人的事情來辦,就一定能想出辦法!正是懷著這種樸素感情,沈云如幫助群眾是不計得失的。俞濤說,師傅每次去外地出差辦理戶口,都要自己貼錢,有時幾百元,有時上千元。只要能把事兒辦成,他寧愿做虧本活。
“師傅幫助群眾無微不至,一心只為把事兒辦好?!庇釢f。每當有村民回原籍辦理戶口,沈云如就為他們打好證明,聯(lián)系高鐵派出所民警,把他們送上火車,并委托乘警路上照顧,以免沒有證件路上被趕下車,再聯(lián)系村民的家人,告訴他們接站的車次、時間。
當村民回原籍地辦戶口遇到困難時,沈云如總是耐心與當?shù)赜嘘P(guān)部門溝通,特別是向他們灌輸浙江“最多跑一次”的理念,直至事情圓滿辦成。
“對老百姓充滿感情,工作肯花心思,用心、耐心、細心,鉆研總結(jié)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边@是長興縣公安局人口管理大隊大隊長賈利琴對沈云如的評價。
如今,作為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的攻堅專家,沈云如的辦理模式和工作經(jīng)驗已被長興縣公安局全面推廣,并由此解決了230多名無戶口群眾落戶問題。
讓我輕輕地告訴你
從軍嫂到警嫂,愛是永恒的星辰,獨立是她不變的品格;默默挑起生活的擔子,用心當好“賢內(nèi)助”是她無悔的選擇。她就是沈云如的妻子錢華敏,永遠是老沈堅強的后盾。
當年,沈云如是部隊的飛行員。兩人聚少離多,家里的事情指望不上丈夫幫忙,撫養(yǎng)教育女兒,錢華敏一人承擔。2000年,沈云如轉(zhuǎn)業(yè)回來,成為一名社區(qū)民警,工作依然忙碌。錢華敏深知丈夫?qū)κ聵I(yè)的熱愛與執(zhí)著,她用愛的力量撐起家庭一片晴空,讓沈云如無后顧之憂。沈云如說,因為后方穩(wěn),他工作才能這么安心。
丈夫的沉穩(wěn)、踏實也影響著錢華敏。身為社區(qū)書記,錢華敏對于工作也是極其認真負責。一路走來,練就了她雷厲風行、吃苦耐勞的精神。工作中遇到煩惱,兩人會互相傾訴。不管面對多么困難、多么棘手的問題,只要夫妻倆坐下來說一說、捋一捋,最后都能夠坦然面對、從容解決。
2018年7月,虹星橋派出所結(jié)合社區(qū)警務(wù)下村宣傳安全防范工作,推出戶籍業(yè)務(wù)通過微信公眾號預(yù)約、民警上門辦理的便民舉措,沈云如因為工作需要調(diào)整為戶籍專職民警,“為了讓群眾少跑腿,就讓數(shù)據(jù)材料多跑路?!鄙蛟迫鐝母鱾€方面貫徹落實好“最多跑一次”政策,經(jīng)常利用休息時間深入轄區(qū)內(nèi)外,幫助群眾辦理業(yè)務(wù)。
2018年8月,錢華敏退居二線,有更多時間與精力照顧家庭。
沈云如加班回來晚,錢華敏備好他喜歡的水果、番薯、土豆;知道沈云如工作壓力大,她幫他整理好出差行囊,希望那一個個線索經(jīng)過他手之后有個完美的結(jié)局……沈云如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多種病癥,曾經(jīng)因頸椎問題休克,著實讓錢華敏后怕不已,自那次后,她總是細心備好藥,提醒丈夫按時服用。
眼看丈夫一趟趟跑,上門取辦理業(yè)務(wù)所需的資料,辦理完畢后送回群眾手中,忙得整個人又黑又瘦,錢華敏心疼極了,擔心沈云如身體吃不消,時常跟著沈云如一起去跑村走戶,踐行“最多跑一次”,陪著他去取材料、送戶口本。
錢華敏眼睛近視,開車時她便特意換上一副度數(shù)深些的眼鏡,每次她都小心翼翼地充當沈云如的“專職司機”,確保安全駕駛。
2018年10月初,沈云如接到一個電話,潘先生要辦理戶口遷移手續(xù),但他白天上班,晚上才在家,與沈云如商量,能否等自己下班后再來家里取材料。
“能幫的我們還是要幫的?!鄙蛟迫缗c潘先生約好上門時間?!袄仙?,今天我還當你的‘司機’,我們一起去。”得知沈云如晚上要去取材料,錢華敏要求同行。當沈云如和錢華敏到達水木花都小區(qū),發(fā)現(xiàn)潘先生家沒那么好找。小區(qū)比較大,晚上又看不清,老兩口光找潘先生所在的畫溪苑就費了好大的勁。兩人開車繞了兩圈才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車位,隨后一邊念著樓棟號和單元號,一邊仔細尋找,還一路記著路線,為下次來送證做好準備。在一次次的“合作”中,錢華敏深刻體會到丈夫的細致與實在對工作的重要性。
“60天,順利辦結(jié)140余起戶籍業(yè)務(wù),一起業(yè)務(wù)來回跑4趟,一趟平均10公里,總計5600多公里……”這些數(shù)據(jù)里面,也凝聚著錢華敏的汗水和對丈夫的愛。
讓我們來讀一讀沈云如2021年10月寫給妻子的一封感人肺腑的信。
華敏:
記得我們談對象那會兒,我在新疆當兵,我們中間隔著千山萬水。那時通信不像現(xiàn)在那么發(fā)達,只能通過書信聯(lián)系。一晃我們結(jié)婚已有27年了。你知道,我向來不善言辭,有些話,我還是用寫信這個老方法告訴你吧。
說起寫信,至今難忘當年等你回信的急迫心情。毫不夸張地說,你的信是我的“精神食糧”。風土人情、趣事見聞,我們仿佛總有說不完的話兒。搬了幾次家,但你一直把我寫給你的信當寶貝似的珍藏著。感謝你,一路上的攙扶同行,同甘共苦,相濡以沫,與我一起品嘗生活的酸甜苦辣。
從軍營到警營,你總是讓我安心工作,而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你在打理。其實你的工作也非常忙碌。身為社區(qū)書記,你吃苦耐勞、認真負責。工作中遇到難題,我們會互相傾訴。辦理無戶口人員落戶過程中,碰到難啃的“硬骨頭”,你會聽我說一說、捋一捋,為我鼓勁;因為我有跟群眾打交道的經(jīng)驗,你碰到調(diào)解糾紛的難題時,總愛打趣說要向我“取經(jīng)”,讓我出出主意,聽取我的建議……不管面對多么困難、多么棘手的問題,只要我們倆坐下來聊聊,最后都能夠順利解決。你曾經(jīng)有你的“華敏工作室”,現(xiàn)在我也有我的“沈云如工作室”。
你總是擔心我的身體,嚴格遵照醫(yī)囑調(diào)整了家里的飲食,遷就我的口味。知道我加班回來晚,就備好我喜歡的水果;知道我工作壓力大,就幫我整理出差行囊;知道我在外奔波愛忘事,就給我備好藥細心提醒我服用。
最令我感動的是,怕我累著,你主動當起了我的“駕駛員”,在萬家燈火時,我們開著車一起走街串戶,上門將和群眾提前預(yù)約的材料收齊,辦好后又送回到他們手中。風里來雨里去,你一直陪著我,讓我感覺很溫暖。
有一天難得有空,本來說好晚上要陪你去買衣服,正好群眾打電話找我辦理戶口遷移,我便答應(yīng)了人家,準備等他下班后去他家取材料?;仡^我向你解釋,你絲毫沒有怪我的意思,仍像往常一樣當我的“司機”……一樁樁、一件件,全都在我眼里、心上。有你這樣理解、體諒我的另一半,我真的特別知足。
可是,你別忘了自己也是出過嚴重車禍的人,更要注意身體。我會堅持每天陪你散步。我愛種菜,你總是調(diào)侃我“舍不下鄉(xiāng)下的泥土”,其實我樂意做這件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和女兒特別喜歡吃我種的生菜和玉米,看到你們娘倆津津有味地吃著我種的綠色健康蔬菜,我心里非常滿足。
感謝你,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把女兒教得知書達理,我感到無比欣慰,同時,內(nèi)心充滿了對你們娘倆的愧疚?,F(xiàn)在,我會盡我所能,補償我曾缺失的陪伴。你生日時,我們一家三口去餐廳、去看電影,其樂融融,以后,每個紀念日,我們都要有儀式感地度過。
我答應(yīng)你,以后退休有時間了,我一定滿足你的心愿,一起到新疆、西藏,重新走一遍當年走過的路。“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讓我們彼此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感情,用心去感受,用一輩子的時間去體會——
讀完這封信,我們應(yīng)該明白了這兩位基層工作者那蘊含在平凡中的可貴品質(zhì)。
一名基層民警偉大的工作蘊含在平凡人生中的道理。
心懷國家,情牽百姓,赤膽忠心,鐵血柔情。從軍營,到警營,變的是一身戰(zhàn)服的顏色,不變的是曾經(jīng)的初心。在第二個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來臨之際,沈云如面對紅藍旗面交相輝映的警旗,心潮澎湃,感慨萬千:人這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挺不容易,我要把過往的榮耀深藏于心,將初心如磐的信念刻入靈魂,繼續(xù)扎根基層,跋涉攻堅,在“無戶口人員”清零路上勇毅前行,在平凡的崗位上服務(wù)人民。
最后,就用這首詩歌作為本文的結(jié)尾吧。
空中有朵雨做的云
空中有朵雨做的云 那是一個叫沈云如的公安民警
你把耐心 細心 恒心 化為心形狀的云
及時雨滋潤了求助百姓久渴的心
我的心化為巡邏無人機 在湖州長興虹星橋上空懸停
我讀懂百姓幸福眼神 激情如燃燒的楓葉
冬日里給我火一般的熱情
那些笑靨的花朵綻放清新靚麗 直擊我的內(nèi)心
百姓的目光和我牽手? 我溫馨如臥
你跋涉奉獻的背影 如燃燒的蠟燭
照亮百姓奔小康幸福路上的光芒
腳步的延伸 鞋子是船 勤奮是橋
兩岸的風景是汗水澆灌成長的
一曲云貴高原的歌謠從山頂飄來
云朵綻放熱情 打濕了草木的喘息
扛著石頭沉重的責任 地上才小草青青
藏在百姓的甜蜜回憶中
飛鳥身上的濕潤 溫暖了周圍的環(huán)境
那是另一種青山綠水的大寫意
是打開戶口本的密碼
實地采訪的中國美院畫師集體提筆揮毫
繪就了一幅《繁星如火》的長軸畫
這是一幅時代的畫卷 底色是人心 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