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利
明晰何謂法律意義上的加班
案例簡介
楊某應聘在一家酒店擔任傳菜工,雙方未簽署書面勞動合同,未約定每月工作天數(shù),僅口頭約定月工資5000元。上班后,酒店人事部門告知其每月休息兩天,法定節(jié)假日不另行安排補休,工作時間為早9點至晚9點。入職第二年底,楊某提交離職申請,并向勞動仲裁委提起仲裁申請,要求酒店支付工作期間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及加班費。仲裁委經(jīng)審理裁決支持了楊某的仲裁申請。
◎案例分析
追索加班工資,首先要知曉何謂法律意義上的加班。我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按照法律規(guī)定,工時工作制分為標準工時制、綜合計算工時制和不定時工作制,后兩者需要經(jīng)過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審批后才能實施,但無論企業(yè)實行何種工時制,均需要滿足上述法條的規(guī)定。本案中酒店實行的“早9點至晚9點”工作制度,明顯超過了法定工作時間,也就構成了法律意義上的加班。
實踐中不少勞動者認為,加了班就應該得到加班費,但事實并非如此。如果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工作時長、工資待遇等,要首先依從約定,在約定工作時長范圍內,即使不是實行8小時工作制,通常也不屬于加班。另外,用人單位安排值班的,勞動者可以要求其按照勞動合同、規(guī)章制度、集體合同等支付相應報酬。此外,在不定時工作制下(如長途運輸、外勤、推銷人員等),如無特殊約定用人單位無需支付加班工資。
掌握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案例簡介
劉某是一家地產(chǎn)公司的電焊組技術骨干。因為工程工期需要,劉某經(jīng)常需要加班才能完成手頭的任務量。然而每次領取薪資時,劉某的收入中并無加班費一項。劉某認為,雖然應聘時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沒有加班條款,但按照相關規(guī)定,加班就應該能拿到加班費。經(jīng)與財務部門幾次交涉后,劉某并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
◎案例分析
《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guī)定》第六條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延長職工工作時間。因特殊情況和緊急任務確需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北景钢凶稍児镜淖龇黠@違反了上述規(guī)定,屬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加點,劉某可以通過仲裁或者訴訟途徑維護加班權益。
關于加班費的計算標準,《勞動部關于印發(fā)〈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的通知》第十三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guī)定的工作任務后,根據(jù)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guī)定
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jié)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經(jīng)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應按本規(guī)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zhí)行上述規(guī)定?!?/p>
維護加班權益要靠證據(jù)“說話”
案例簡介
小于在一家物流公司打工。勞動合同期滿離職時,小于要求公司支付加班工資。為證明自己的主張,小于提交了電子打卡記錄,其中顯示多次超過下班時間打卡,且在雙休日均存在加班打卡的情況,累計加班近30天。對此,該公司予以否認。小于隨后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被駁回。
◎案例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jù)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jù),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庇纱丝芍?,關于加班的舉證責任在勞動者一方。如果勞動者有證據(jù)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的相關證據(jù),此時舉證責任才轉移到用人單位,但這種轉移是附條件的轉移,前提是勞動者提供相應證據(jù)。電子打卡記錄雖是考勤管理的一種手段,但并不能必然得出加班的結論。即超過下班時間打卡可能是加班,也可能是個人原因。本案中,小于提供的電子打卡記錄不足以證明用人單位掌握了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jù)。
本案提示勞動者,追討加班工資證據(jù)是關鍵。勞動者可收集以下證據(jù):含有加班內容的勞動合同或規(guī)章制度;單位蓋章的考勤表;加班開會的時間、地點、會議內容記錄;加班通知書、審批單或公告,如微信群、電子郵件通知等;雙休日、節(jié)假日出差的機票、車票、發(fā)票等票證;有支付加班費記錄的工資條;加班期間向上級匯報工作進展的記錄;證明存在加班事實的工作記錄和工作成果;同事、工友之間的證人證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