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明
“雙減”的號角吹響后,我迎來了新的教學任務(wù),擔任一年(5)班的班主任和語文教師。加上遇上“雙減”風,以往的教育教學方向標隨之也要進行改變,對我們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方法有更高的要求,這對我是一個重大考驗。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是如何為孩子們揚帆起航呢?
一、從小事做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
剛跨入小學的孩子,自控能力差,紀律散漫,也是班主任最頭疼的頭等大事,我從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入手。首先培養(yǎng)一批小小班干部,利用課余時間召開班干部會議,要求小班干首先自己管好自己,做好模范帶頭作用;我還利用晨讀、班會課告訴孩子們小學生守則應(yīng)該做到的,比如:提醒孩子們上課前要做好上課準備工作,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認真聽課、下課好好休息、做到不追逐、不打鬧、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為了鼓勵學生守紀、上進的習慣,我每個月在班上開展“每月之星”和“紅旗小組”的評選活動,根據(jù)學生各方面的表現(xiàn),如:書寫工整、積極舉手、認真聽課、朗讀優(yōu)美等,給孩子們頒發(fā)小獎狀。孩子們對這些比賽非常重視,每到月底就會追問我,“黃老師,每月之星”評選出來了嗎?”有了這樣的比較,讓學生比學習、比紀律,爭做文明學生,這些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學生學習變得積極主動,也能夠在老師的提醒下變得遵守紀律,并逐漸自覺約束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
二、培養(yǎng)學生勞動能力,感受勞動的樂趣
雙減政策減輕了孩子們的學業(yè)負擔,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與綜合實踐,而勞動教育又是我們學校的主旋律,結(jié)合學校主題,我在班上開展了“我給肉肉安個家”的勞動種植活動。孩子們非常喜歡這個活動,自己與家長共同設(shè)計多肉植物的花盆,既發(fā)揮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意靈感,又增加了親子的和諧關(guān)系。孩子們親手把多肉植物種在自己設(shè)計的花盆里,感到非常地自豪,獲得滿滿的幸福感。
去年11月26日我們學校大隊部舉行了“融和”耕作潤童心“和美”勞動義賣活動,這一義舉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班上孩子們的心里,有幾個孩子興奮地圍著我說“黃老師,我媽媽今天買了好幾棵學校的有機蔬菜,還問我為什么我們只可以種肉肉呢?而我們的大哥哥大姐姐就能種蔬菜,我們好羨慕他們呀!”聽著孩子們的話,看著孩子們期盼的眼神,我覺得我應(yīng)該完成一下孩子們愿望。于是,結(jié)合學校開展的“融和互惠,勞動至美”的活動,我利用周末時間,組織了家長和孩子們回校,在融園進行草莓種植,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引導下種下了自己心愛的草莓苗,他們還有一個愿望,希望種出來的這些草莓能作為下次學校義賣活動的義賣品,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為他人獻上一份愛心。
除了學校的勞動以外,我還特別關(guān)注孩子們在家的勞動?!半p減”政策下,一、二年級的孩子沒有家庭書面作業(yè),只有口頭作業(yè),這也說明孩子們在家的活動時間多了,為此,我每天都會布置孩子們一項他們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勞動,如:收拾碗筷,掃地拖地,疊衣服疊被子等。孩子們做一兩天家務(wù)不難,但要堅持每天都主動做家務(wù)對低年級的孩子是有點難度的,為了鼓勵孩子們持之以恒地做家務(wù),我會每月評出“勞動小能手”,家長們都紛紛稱贊這一項作業(yè),既養(yǎng)成了孩子們愛勞動的好習慣,讓他們在勞動中收獲快樂,收獲幸福,又能體會爸爸媽媽的辛勞,培養(yǎng)他們的感恩之情。
三、時刻關(guān)愛學生,鼓勵學生
愛心是一個合格教師必備的品質(zhì),一個班主任要做好本質(zhì)工作,首先要做到愛學生?!案腥诵恼撸群跚椤?。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細微處見真情,真誠地關(guān)愛孩子,熱心地幫助孩子。
我們班的學生小輝,長著一雙大眼睛,虎頭虎腦的,樣子特別惹人喜愛,開學初,他沉默寡言,不喜歡與同學交流,總是與老師保持距離感,不容易讓人親近。有一天,體育老師興匆匆地把他帶到辦公室,說他無論如何也不肯參加體前屈測試。為了照顧他的自尊心和情緒,我把他拉到身邊,摸摸他的腦袋,湊到他的耳旁悄悄地問他的原因,他沉思了好一會兒,才低著聲音告訴我,他不愿意脫鞋子。聽了他的原因,我耐心地跟他講明測試的重要性,并不斷地鼓勵他,最后他就完成了體前屈的測試。
通過這個例子,我深信愛是可以傳遞的,當老師真誠地付出愛時,收獲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愛!感受孩子們的心靈之語,便是我最快樂的一件事!
四、做好家校溝通,爭取家長共管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特別是剛?cè)雽W的新生,家長的心情既激動又緊張,都希望能夠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為了能夠幫助家長度過這段緊張和忐忑的時期,我經(jīng)常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及時做好溝通工作。除了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和家長進行溝通,主動說明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外,我還經(jīng)常利用企業(yè)微信這個溝通平臺,給家長發(fā)送孩子在學校表現(xiàn),以及參加活動的照片,比如每周的“升旗手”“三分鐘演講”“I can I show” 的期末評價活動,我都會把這些孩子的表現(xiàn)及照片,發(fā)在平臺上,并給予表揚,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
當學生因生病不能回校上學時,我及時打電話了解孩子的情況。一開學,我們班的小瑩同學和小翔同學,就因為生病而不能準時回校上課。小瑩同學雙手骨折,在家休養(yǎng)一個多月,要到10月中旬才能回校,家長對她的學習非常擔憂,為了不讓她的學習受到影響,我每天都跟家長進行溝通,告訴家長教學的內(nèi)容,并且利用下班和周末時間送教上門。
與孩子們相處的這段時間雖然很累,但也過得很充實,學生的每一次進步都是我前進的動力,我會繼續(xù)努力,用自己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去為孩子們揚帆起航。
(責任編輯:周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