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第一小學 竇一凡
“紅領巾獎章”是當下少先隊工作新熱點,是構建階梯式激勵評價體系的重要載體,更是新時代少先隊員政治啟蒙、價值觀塑造與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重要抓手。如何實現(xiàn)“紅領巾獎章”與學校少先隊工作“無縫銜接”,以《關于構建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的指導意見》《“紅領巾獎章”實施辦法》兩份文件為指引,江蘇省錫實一小少工委創(chuàng)新實施“234”工作法,讓紅領巾獎章實現(xiàn)“軟著陸”。
學校“紅領巾獎章”工作要落實落細,離不開“科學統(tǒng)籌”。建立獎章工作管理機制,責任到位;制定獎章具體細則,實施到位。
管理機制是保障“紅領巾獎章”實施有序的“定盤星”。學校少工委成立“紅領巾獎章”特別工作委員會,具備策劃協(xié)調、實施評價、監(jiān)督反饋三項職能。由校少工委主任兼任組長,統(tǒng)籌每學期年級爭章方案;大隊輔導員任副組長,根據(jù)章目和要求設計每月爭章活動、課程;中隊輔導員任組員,負責爭章啟動課、爭章活動、跟蹤評價;少工委委員任監(jiān)督員,負責定期考章、頒章,反饋問題,調整策略,從而形成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閉環(huán)管理機制。
實施細則是保障“紅領巾獎章”實施有序的“總航標”。校少工委主任、大隊輔導員、基層中隊輔導員上下聯(lián)動,立足獎章“激勵”核心,緊扣“定量、定標、定時”三個準則,制定各年級“紅領巾獎章”實施方案,明確爭章目標、爭章周期、爭章種類、爭章獎勵等內容,將獎章核心價值觀融入細則,通過活動、課程將其變?yōu)殛爢T們的日常行為習慣。
爭章定量,基礎章含“紅星章、紅旗章、火炬章”三大類共6枚,根據(jù)少先隊工作重點、特殊節(jié)日、時政熱點,采用“3+×”爭章模式,分兩學期推動,實現(xiàn)基礎章全年全覆蓋,六年六個循環(huán)?!?”指每學期前三個月,開展三大類基礎章目下1種基礎章的爭章實踐?!啊痢敝附Y合學校原有獎章設置的,設計滿足個性發(fā)展需求的特色章。需要提及的是每學年需完成6枚基礎章和至少2枚特色章的任務,才能觸發(fā)“一星章”的評選?!岸俊钡膬?yōu)勢在于既滿足《“紅領巾獎章”實施辦法》中所提及“本年級基礎章設定的數(shù)量要占本年級全部獎章數(shù)量的三分之二及以上”,又能保證隊員持續(xù)接受獎章所涵價值觀的塑造與成長。
評章定標,遵循隊員認知規(guī)律,按高、中、低三個年級段,分層定制爭章目標,呈階梯上升的設計。每一枚基礎章的獲得標準應緊扣三個類別基礎章的教育要點,具體而量化??梢試@一個主題,開展一個系列活動,分設幾個任務;例如依托“小主人章”所開展的“春‘鋒’閃光行動”,根據(jù)細則劃分為“知雷鋒——聽一個雷鋒故事”“愛雷鋒——寫一張雷鋒心愿卡”“做雷鋒——完成一次公益行”三個子任務,由學習雷鋒事跡、曬學雷鋒活動的作品向參與志愿服務層層遞進,完成爭章?!岸恕钡膬?yōu)勢在于將一個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轉化為“小任務”,讓隊員在體驗到一個個小勝利的喜悅中接近大目標。
頒章定時,“紅領巾獎章”的內核是“激勵”,這也是少先隊員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定時頒章可以充分調動少先隊員踴躍參加“紅領巾獎章”活動的熱情,營造“參與就是進步、提高就有獎勵”的積極氛圍。每月第四周的隊活動課由中隊輔導員負責基礎章頒章,每學期第四個月由大隊輔導員完成特色章頒章,每年6月進行校級“一星章”評選,每年12月表彰校級“爭章先進”。定時頒章既能達到鼓勵隊員的效果,又能激勵隊員向榜樣學習,主動尋找自己與榜樣的差距,并積極縮小差距。
學?!凹t領巾獎章”工作要走深走實,離不開“因地制宜”??梢越Y合辦學特色和五育發(fā)展目標,將“紅領巾獎章”工作從文化、學科、評價三個維度進行融合,切實把握好爭章活動的操作階段,規(guī)范化、具體化地開展好實施工作。
文化融合,定章校本化特色章作為選修章,是對基礎章的有益補充,制定時也應融入學校文化氣質與育人指向。從學校原有“明禮兒童”四大核心品格出發(fā),賡續(xù)校史,傳承“明禮章”;聚焦“雙減”,定制“運動章、藝術章、勤學章”等指向于德智體美勞五方面的5枚特色章融入學校的“紅領巾獎章”評價激勵體系,從而讓特色章成為隊員全面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的有力抓手。
學科融合,爭章課程化思政課作為當下小學德育新課程,偏重理論;“紅領巾獎章”活動強調實踐,但兩者的育人價值都在于政治啟蒙與價值觀塑造。二者的有機融合,是推動隊員將“理論”升華和轉向行動的過程?;诖?,省錫實一小少工委研發(fā)了二十四節(jié)校本思政微課程作為爭章啟動課,涵蓋“我是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中國夢,我來了”“習爺爺教導記心間”等六大主題單元,解析每個章目的具體含義,明確每個章目的獲章標準,引導隊員充分理解每一枚獎章的教育意義。如一年級的“我是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聚焦于隊前教育,包含“知隊史、知隊名、知隊標志”“學敬禮、學唱隊歌、學呼號”等,據(jù)此開展紅領巾獎章活動,使其質效兼具。
評價融合,頒章制度化《“紅領巾獎章”實施辦法》中提出要將“紅領巾獎章”爭章活動納入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省錫實一小少工委聯(lián)合校教學處、校教師發(fā)展處,共同探索校本紅領巾獎章評價制度。與隊員評優(yōu)相結合,根據(jù)每月獲章情況,可參評月“明禮之星”;一學年獲得10枚紅領巾獎章,即可頒發(fā)一星章,直接評為“三好學生”,參選校年度“明禮標兵”;與中隊榮譽相結合,獲校“一星章”中隊才有獲得參評市、區(qū)“優(yōu)秀少先隊集體、先進班集體”的資格;與輔導員榮譽、績效相結合,紅領巾獎章推動工作中,有創(chuàng)新型做法,形成論文、案例,可組織進行校際講座,參評市、區(qū)“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通過制度化評價,“爭章”不再是隊員的“獨舞”,而是師生的“同臺共舞”,讓少先隊員、輔導員參與“紅領巾獎章”活動更有成就感,更具幸福感。
學?!凹t領巾獎章”工作要見行見效,離不開“量體裁衣”。要切中隊員、輔導員以及參與評價的相關人員的需要,做到因勢利導、因時制宜、因情施策,力求提高“紅領巾獎章”工作效能。
“考核—游戲”,爭章形式更潮“游戲”一直是隊員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它含有“競賽”元素,能極大地調動隊員們的主觀能動性和進取精神。
省錫實一小少工委聯(lián)合隊員、輔導員老師,根據(jù)“明禮章”考核細則,將特色章爭章活動轉化為“明禮棋兵”真人版游戲,分為支線任務、主線劇情、榮譽系統(tǒng)。每逢考章日,明禮園會出現(xiàn)一張濃縮了學校學園的神秘地圖,參與挑戰(zhàn)的隊員,通過投擲骰子決定步數(shù),抵達不同的學園,接受“明禮小先生”的考驗。每個關卡設有不同“禮”主題挑戰(zhàn),如遇到“少先隊研究所”所長,隊員們需要準確地佩戴紅領巾、敬一個標準的隊禮、完成一次執(zhí)旗等少先隊禮儀活動,完成至少四處園區(qū)打卡,將觸發(fā)“榮譽系統(tǒng)”,獲得一枚“明禮章”、一個“盲盒”。盲盒里藏有獎勵信息,如參加科技尋訪活動、成為新一任考核園主、擔任禮儀講解員等崗位激勵和實踐激勵。
“線下—線上”,爭章場域更優(yōu)為了倡導隊員自己和自己比,天天有目標、時時有進步,循序漸進地接受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省錫實一小少工委積極開發(fā)線上爭章場域。
依托無錫市少先隊官方公眾號“隊隊有聲”所推動的“紅領巾學院”,鼓勵隊員們積極聆聽先鋒故事,完成網上答題競賽,每期上榜“學習小標兵”可直接獲得當月“明禮之星”稱號;借助學?!懊髯卸Y娃紅領巾電臺”與“云升旗主題隊會”,邀請中隊獲隊員根據(jù)獎章要求錄制“一起來嗨唱歡樂碳相約”“光榮的少先隊”“紅色故事會”等節(jié)目,進行網絡展播;同時,發(fā)起線上投票,得票前三名,即可獲章。
“定崗—輪值”,爭章結果更實秉承“自己的活動自己搞,自己的陣地自己建”的原則,把“紅領巾獎章”的參與權、民主權、決定權交給每一個隊員。積極引導各中隊根據(jù)隊員們智能、體能等差異,將獎章由難到易設置級別;組建“考章委員會”,采用“輪值”機制,作為中隊崗位激勵,從而讓不同程度的隊員都有爭章、獲章的希望,實現(xiàn)隊員在爭章活動中的“躍進”。
如三年級“節(jié)約章”一級:分享一個生活節(jié)約小妙招,二級:制作一張節(jié)糧倡議卡。以上兩級在小隊考章,小隊長為考評人。三級:完成21天“光盤行動”,這一級在中隊考評,須隊員在隊會上申報,當場由考評委協(xié)商能否“定級”獲章。
“無形—有形”,爭章動力更強“考章記錄”反映著隊員們進步的節(jié)奏和幅度,記錄著他們成功的喜悅。省錫實一小采用“一卡一冊一園一章”,持續(xù)激發(fā)隊員爭章動力,切實增強榮譽感。設計“爭章卡”,完成一個爭章子任務可獲星星一顆,積累一定數(shù)量可兌換當月獎章;分發(fā)“爭章手冊”,用于記錄“爭章心得”,獲評“明禮之星”的爭章日記可在校園月刊上發(fā)表;中隊布置“‘巾’彩爭章園”,及時跟蹤、反饋爭章情況;學校設計各類“紅領巾獎章”實物,用于表彰先進個人。
江蘇省錫實一小紅領巾獎章“234”工作法在深度推進中,聚焦章是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結果與過程的統(tǒng)一、激勵與獎勵的統(tǒng)一,讓爭章活動目標化、經常化、具體化,形成“人人有向上的追求,隊隊有攀登的行動,天天有奮斗的目標,經常有成功”的爭章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