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繼宏
摘? 要: 澗溝鎮(zhèn)地處淮河南岸,水源充足,全鎮(zhèn)池塘養(yǎng)魚有數(shù)百戶,仿野生甲魚養(yǎng)殖數(shù)十戶,仿野生甲魚是池塘養(yǎng)殖,用野雜魚作飼料,出產的甲 魚肉質鮮美,營養(yǎng)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現(xiàn)結合當?shù)仞B(yǎng)殖的飼養(yǎng)經驗,粗淺談談我鎮(zhèn)仿野生甲魚養(yǎng)殖技術。
關鍵詞: 仿野生甲魚養(yǎng)殖技術;仿野甲魚日常管理及病害防治
1 池塘建設
( 1 )池塘條件。甲魚養(yǎng)殖池塘宜選擇交通方便、注排水系統(tǒng)配套、 周圍無工廠、機械和人為噪聲的影響,環(huán)境安靜的池塘。面積為3-8畝, 坡比1:2,池底平坦,淤泥20-30厘米,水深1.8-2.5米。( 2 )水源充足,水 質良好、無污染, pH值7-8.5,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水質符合GB11607和 NY5051的規(guī)定。( 3 )防逃設施。池塘四周建造防逃墻,墻高40厘米,墻 頂向內走檐10厘米,內壁光滑,防止甲魚逃走和敵害侵入。材料有磚砌、 鋁板等,鋁板墻體插入池埂20厘米,外用竹木樁固定,塑料蓋板走檐。有 條件的外圍用聚乙烯網(wǎng)片設外圍網(wǎng)墻,埋入池埂20厘米夯實,高1.8米,作 為防敵害、二道防逃和安全防護設施。( 4 )搭建曬臺和餌料臺。每2-3畝 用水泥板或木板在池中搭建甲魚休息、曬背和餌料臺一個,也可用竹簾或 木板在池中搭3米×1.5米,高出水面15-25厘米,傾斜的一側延伸至水面下 20-30厘米。
2 苗種放養(yǎng)
( 1 )放養(yǎng)前的準備。 2月上旬將池水排干,每畝用生石灰75 ~ 150千克 化漿全池潑灑徹底清塘消毒。清塘后7天進水50厘米,每畝施放100 ~ 200 千克經發(fā)酵的有機肥料,培育池水。( 2 )養(yǎng)殖模式。以鱉為主,搭配鰱 鳙魚,少量放些鯽魚或黑魚。( 3 )苗種質量。鱉種規(guī)格200 ~ 250克, 規(guī) 格均勻、體色一致、無病無傷、體質健壯、活動爬行有力。鰱鳙魚規(guī)格 150 ~ 300克,鯽魚30 ~ 60克。放養(yǎng)苗種經食鹽4%或高錳酸鉀10 ~ 20毫克 /升藥液浸浴消毒。( 4 )苗種放養(yǎng)。放養(yǎng)時間:鱉種為3月中旬至4月上 旬;魚種2月下旬。鱉種放養(yǎng)數(shù)量為300 ~ 400只/畝,鰱魚80 ~ 100尾/畝, 鳙魚30 ~ 50尾/畝,鯽魚200 ~ 300尾/畝。
3 飼養(yǎng)管理
( 1 )餌料投喂。甲魚為雜食性動物,以動物蛋白為主,植物蛋白為 輔。鮮活餌料主要有小雜魚、動物內臟和下腳料等,青飼料主要有鮮嫩水 草和瓜果、蔬菜莖葉等,還可用麩皮、玉米粉、豆渣等混合加工后投喂。 當水溫上升到18℃左右時甲魚開始攝食,這時投喂少量餌料,進行馴化, 使甲魚提早開食,從而延長生長期。投喂量一般根據(jù)甲魚重量計算,新 鮮動物餌料日投喂量為甲魚總重量的10-20%,上午按全天總投餌量的40- 45%投喂,下午按全天總投餌量的55-60%投喂。但應根據(jù)天氣、水溫和甲 魚生長情況靈活掌握,每次投喂量以2-3小時吃完為度。( 2 )配養(yǎng)魚類的 投餌量。池塘中放養(yǎng)的鰱、鳙魚,可起到清潔和調節(jié)水質的作用;放養(yǎng)的 鯉、鯽魚,可以疏松底泥,清理殘餌,充分利用散失的甲魚飼料。因此, 只要在甲魚投餌量的基礎上增加10%的餌料即可滿足魚類的營養(yǎng)需求。 ( 3 )水質管理。放養(yǎng)初期保持水位80-100厘米, 隨著水溫的提高和個體 的增長逐步加高水位,應經常灌注新水,夏季和初秋高溫季節(jié)加足水位。 定期潑撒生石灰或漂白粉,保證水質的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 pH值在7-8.5 之間,氨氮不超過5毫克/升,透明度掌握在春秋季節(jié)30-40厘米、夏季在 40-50厘米。每5-8畝水面配置一臺增氧機,適時開機,提高水體溶氧量。
4 病害防治
( 1 )餌料消毒。動物性餌料用清水洗凈即可;植物性餌料如水草、 浮萍等,在濃度為20克/立方米水體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20分鐘后投喂。 ( 2 )定期用藥物潑灑全池。每月每立方米水體用1克漂白粉或15-20克生 石灰,化水全池潑灑1次,以預防細菌性疾病;每月每立方米水體用0.7克 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 5:2 )全池潑灑1次,以預防寄生蟲性疾病。( 3 )日常管理。每天堅持早晚兩次巡塘,檢查防逃設施和進、排水口,及時修 補漏洞;觀察水質,若有異常變化,及時采取調節(jié)和改良措施;觀察甲魚 和魚的活動、吃食和生長情況,及時調整投餌量;搞好清潔衛(wèi)生,及時清 除池內殘渣殘餌,確保水質清新;根據(jù)水位變化,及時調節(jié)曬背臺和投餌 臺的高度。在甲魚仿野生養(yǎng)殖中,稚鱉和親鱉的飼養(yǎng)至關重要。
5 稚鱉養(yǎng)殖技術
( 1 )科學投喂。飼養(yǎng)稚鱉要求選用優(yōu)質、新鮮、營養(yǎng)全面、適口性 好、蛋白質高的餌料。一般稚鱉出殼后2 ~ 3天卵黃囊吸收完后,便開始攝 食,這時可投喂一部分小紅蟲、搖蚊幼蟲、蚯蚓絲、熟蛋黃等食物。經飼 養(yǎng)7天后,可投喂新鮮的豬肝、絞碎的鮮魚肉、螺蚌及動物內臟,有條件 的地方可人工飼養(yǎng)蚯蚓投喂。飼養(yǎng)稚鱉要堅持"四定":即定時、定點、定 質、定量,養(yǎng)成稚鱉定時定點的攝食習性。在水溫25℃~ 30℃時,一般投 飼量可占稚鱉體重10%~ 20%。所投餌料要求新鮮、無腐爛、無霉變現(xiàn) 象。( 2 )嚴格水質管理。稚鱉皮膚細嫩,易受外界機械損傷,加之剛出 殼的稚鱉有互相撕咬的惡習,受傷后的稚鱉若生活在水質不好的池水中, 很容易被感染致病而死。所以飼養(yǎng)稚鱉要求水質肥嫩、新鮮、淡綠色、無 污染、無病菌,透明度一般在25厘米左右, pH值7 ~ 8。由于稚鱉池較小、 水又淺(一般水深20 ~ 30厘米)、放養(yǎng)密度大,水質極易敗壞,必須經常 換水,每次換水量為水體總量的l/3左右。換水水溫要和養(yǎng)殖池內水溫保 持一致。養(yǎng)殖池內可放一些水生植物如水葫蘆、水浮蓮、水花生等,這樣 能使稚鱉在隱蔽狀態(tài)下飼養(yǎng)生長,減少稚鱉互相撕咬,提高稚鱉成活率。 ( 3 )及時防治病害。稚鱉在放養(yǎng)前,要對養(yǎng)殖池進行徹底消毒處理。 稚鱉下池前要進行鱉體消毒,用8ppm高錳酸鉀浸泡稚鱉20分鐘(水溫 20℃)。也可用3%的食鹽水浸泡10分鐘,以殺死病菌。在飼養(yǎng)過程中, 可用15ppm生石灰或lppm漂白粉交替潑灑,一般15天潑灑一次。( 4 )冬 眠期管理。當年孵出的稚鱉個體?。ㄒ话阒挥?0 ~ 15克),體內貯存的營 養(yǎng)物質少,越冬期長,消耗量大,容易因體質弱而生病大量死亡。自然水 溫20℃時,有溫室的要及時轉入溫室進行加溫養(yǎng)殖。沒有溫室的,在水溫 15℃以下時,將稚鱉及時轉入越冬池。越冬池宜選擇向陽、背風、防凍保 溫的室內或塑棚內,池底墊20厘米的細砂,再注入10厘米的水,每平方米 投放稚鱉200 ~ 250只, 稚鱉會自行鉆入砂中。( 5 )親鱉飼養(yǎng)。親鱉一般 以6齡左右為宜。放養(yǎng)的親鱉雌雄比例以3 :1為好。放鱉前先放干池水, 用石灰消毒,過半個月再注水放養(yǎng),親鱉可在淺水池中用0.1%福爾馬林 消毒1次,每畝放養(yǎng)300 ~ 400只。( 6 )投喂飼料。根據(jù)甲魚品種的食性、 生長階段所要求的比例充分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拌和,再投飼。以魚蝦、 蚯蚓、動物內臟、螺肉為主,配以熟麥粒,餅類及瓜菜等,效果最佳。 ( 7 )產蛋孵化。在常溫池里6 ~ 8月份產蛋,蛋殼上有不透明乳白色小圓 點的是受精蛋,收集和孵化時乳白色部分必須朝上、否則孵不出稚鱉。孵 化溫度以30℃左右為宜,砂子含水量5%~ 25%都能孵出,埋藏深度5 ~ 20 厘米。一般45天左右可以孵出稚鱉。孵化方法根據(jù)具體條件選用。如有溫 水池,可將池水放淺至30 ~ 40厘米,水溫保持30℃左右,在20厘米的孵化 盆中鋪7厘米厚的砂子固定種蛋,再蓋上5厘米砂子,放入水池中13 ~ 14厘米深,不要進水。
結束語: 綜上所述曱魚仿野生技術是從池塘建設-苗種放養(yǎng)-飼養(yǎng)管理- 病害防治,從稚鱉養(yǎng)殖技術到親鱉飼養(yǎng),這六大方面實現(xiàn)池塘養(yǎng)殖曱魚的 增產,高效。使人們吃上價兼味美的“野生曱魚”。
292850051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