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袁照
“如何做一名好校長”是一個長久的話題,常談常新。怎樣的校長才是一名好校長?要成為好校長該怎么做?實現途徑有哪些?“好校長”也是受“時空”限制的,絕對的“好校長”是一個難以企及的理想,是夜空中那顆最亮也最遠的星星,永恒地照耀我們,可與現實總是有距離。
好校長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同的時代、地域會有不同的要求。在同一時期,不同的區(qū)域,即區(qū)域文化存在差異,對它的要求,也會出現差異。如何理解“好校長”?首先要把他們看成一個個“人”,活生生的、有鮮明個性的人;其次需要以我們的實踐不斷豐富它的內涵;最后“好校長”要真正帶領一所學校實現內涵發(fā)展。
“好校長”的標準早就放在那兒了,各級教育部門與其他有關部門都先后制定并正在實施評選“好校長”的考核指標。這些年來,對待同一個事物,經常變換概念,從“優(yōu)秀校長”“卓越校長”“教育家型校長”到現在的“好校長”,說法不同,但實質一樣。所以,我以為“好校長”應該是優(yōu)秀校長、卓越校長、教育家型校長,是走在教育家路上的校長,其具有豐富的內涵。
怎樣的校長才能稱之為“好校長”呢?共性的要求不多說了,除了政策文件規(guī)定的要求之外,我認為必須強調幾點素質要求。
“好校長”首先必須是一名好老師
教育發(fā)展到了今天,中小學已經進入了以內涵發(fā)展為主的階段。曾經有一段時間,校長的主要工作放在籌措辦學經費、解決學校與外部關系等方面。而現在,教育質量是校長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教育質量不只是考試的分數,而是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工程。學校的內部管理,應從依靠“制度管理”,走向“價值引領”的文化管理新境界。校長如果僅僅依靠行政管理,采用行政手段,已經實現不了學校更高層次的發(fā)展,校長必須是真正的“內行”、專家,特別需要具備“課程學科領導力”。
因此,“好校長”首先必須是一名好老師。比如,李迅本是一名優(yōu)秀的數學老師,在數學教學方面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有建樹,三十多歲就成為福建省最年輕的數學特級教師,后來擔任了福州一中的校長。他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不斷創(chuàng)新,使得學校在科學、人文諸多方面獨具特色。后由于辦學成績突出,他直接從校長調任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又比如,唐江澎本是一位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他曾是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主要編寫者之一,后擔任了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他讓學校的課程改革成為國內的先進典型,學校教育內涵十分豐富。還比如,程紅兵、沈茂德、張麗鈞等,無不如是。
“好校長”應該具有勇于擔當的精神
中小學校長的擔當,主要指對學校的擔當、對師生的擔當。一名校長,對學校負責、對師生負責,是題中應有之義,本不需要再強調,可現實中,能不折不扣擔當這個責任的校長卻還是少數。不少人當校長,首先是聽話:誰職位高,就聽誰的;誰能提拔我、誰能給我加工資、誰能給我評優(yōu)評先,就聽誰的。至于學校的根本利益、師生的根本利益,放在其次。一個不把學校的根本利益、師生的根本利益放第一位的校長,無論他其他方面有多出色,都離“好校長”這個稱號相差甚遠。
比如當下中小學的課后延時服務,如何做好這項工作?校長不能只是按照文件要求做,而要實事求是,要因地制宜,要分類指導,要校本化;既要服務好學生,讓家長放心滿意,也要保障教師的根本利益。教師也有家庭,教師也有孩子,教師也有年老的父母,教師也需要時間去享受生活,教師的身體健康也很重要。據我所知,有些教師早晨六點出門,晚上七點回家;寄宿制學校的老師更辛苦,班主任與值班老師都要晚上十點左右查了崗才能回家。在這種情況下,校長就應該出來“抵擋”,而不是一味地迎合所謂的“社會需求”,要主動站出來為教師說話,并能落實在行動上。
“好校長”必須放低身段,淡化領導意識
校長不是官,校長不能把自己當作“官”?!白龉佟弊雠?,都是與“好校長”格格不入的。做官講究威嚴,“官道威嚴”。現在“師道威嚴”都不提倡了,更不能助長“校(長)道威嚴”。校長可以成為“首席教師”,以自己的學識,而不是以行政級別謀得“威嚴”。提倡“平等的首席”,放下自己的架子,放下身段,俯下身子與老師、學生對話,不要搞“一言堂”,不能時時以領導者自居。
比如,我曾遇到過這樣的校長,有能力,也有進取心,工作也有成效,可就是喜歡擺“官架子”,動輒給老師“指導指導”,動輒要幫助別人“成長成長”。教師大會,總是校長一個人在講,一講兩三個小時,還要老師認真做筆記。自己寫了文章,發(fā)在公眾號,每次還要求老師轉發(fā)。校長一定要有“平民意識”“平等意識”,要讓老師多說話,自己多傾聽。無論自己如何有本領,如何有名聲,若做不到這一點,離“好校長”仍有距離。
“好校長”要有情懷、情趣與愛好
社會的非理性、功利性會不斷侵蝕學校教育。校長純粹,學校才有可能純粹。當下,有些中小學普遍缺乏詩性,缺少“情懷”。這些年來,我在各種場合呼吁“情懷”“擔當”,我認為這是校長最重要的“素質”“素養(yǎng)”,而這之中,情懷又應該是放在第一位的。
校長是學校的“靈魂”,假如校長沒有情懷,學校將會多么功利、虛偽、冷漠與蒼白。沒有情懷的人,一定也不會有情趣。學校應該是充滿陽光、笑聲的地方,而精神豐滿、內心充盈的校長,一定能給師生帶來更多的快樂,乃至幸福。
“好校長”還應該興趣廣泛,個性鮮明,至少有一兩項特長,顯示出個人魅力。河北唐山的張麗鈞校長,還是一位作家,散文寫得有血有肉,出版了幾十本散文集,許多作品被選入語文教材或教輔,更多作品作為考卷題材、素材,深受師生喜愛。
什么樣的校長才是“好校長”?討論這個問題很有意義,盡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經過討論之后,一定能在更大范圍、更高程度上形成共識,促使更多校長能自覺地做一名“好校長”。如此這般,功莫大焉。理想教育,未來可期。
392450190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