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群 周向陽 彭文藝 朱忠敏 張 俠
(武昌首義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湖北 武昌 430064)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及計算機在各個行業(yè)領域的廣泛應用,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基本應用技能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的必需。所以,計算機技術基礎(或計算機概論)課程是很多大專院校各個非計算機專業(yè)必修的公共基礎課之一,也是新生第一學期開設的課程之一。
計算機技術基礎教學內容經過多次的增減,一般主要包含操作系統(tǒng)和Office中文字編輯、表格、演示文稿等部分。受到國內實際狀況及國家二級計算機考證中只有MS Office,沒有WPS Office 的影響,國內多數大學開設的計算機技術基礎中的Office 是MS Office。雖然計算機技術基礎中講授的基本技能對于每個學生來說都很重要,并且學校對于計算機技術基礎教育都很重視,但是采用傳統(tǒng)方式的計算機技術基礎教學效果還是不理想。2017 年,本校針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不足,開始積極探索OBE模式下的計算機技術基礎教學,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我們教學團隊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機內容調整、課時調節(jié)、總課時壓縮、教材編寫、考試方式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教改。通過對近年的教學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我們認為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教、考分離。考試采用每人隨機抽題,本校的試題庫從外面采購,試題庫不對教師、學生開放。學生需要真正熟練操作Office,才能通過期末測試以及相應的國家一級計算機考試。但以“教”為主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學生被動學習,缺少自主參與意識,從而影響了知識傳授效果,限制了學生自主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
因為計算機技術基礎是專業(yè)必修的公共基礎課,所以課堂人數很多,多的達120人,少的70人,一般105人,操作類作業(yè)量大,難以準確、及時批改,及時獲得學習效果,也難以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耗費的精力與獲得的效果很多時候不成正比,教學效率較低,課堂效果難以保證。
知識點繁雜,課時較少。20 世紀90 年代以來,現有知識以3 至5 年翻一番的速度更新。人類真正進入了知識爆炸的時代。這使學習知識的速度保持不變已完全不可能。本課程的學習的總時間和內容也不可能保持不變,比如我校理論課與上機操作課總共課時由最初的40 課時減少到32 課時,再減少到28 課時,到現在的24課時?;旧峡傉n時一直保持減少的趨勢,但知識點總量在不斷增長。
因各地中學的計算機教學水平不同,造成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技能差異較大,少部分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計算機或很少接觸,甚至連漢字輸入都成為難題,而部分學生已經會使用計算機進行上網、聊天、游戲,甚至編程,掌握了不少的計算機基礎技能。而近些年來,隨著手機功能的逐漸強大,計算機操作能力反而有所下降。
2016 年6 月,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代表我國正式加入《華盛頓協(xié)議》,這是我國在工程教育方面的一個重要標志。OBE 教學模式以成果產出為引導,“清晰地聚焦和合理地組織教育系統(tǒng)資源,使之圍繞引領學生取得未來成功所需的實質性經驗”。傳統(tǒng)的教育結構一般以教材內容或教育者具有的能力、知識作為綱領,而在OBE教育系統(tǒng)中,教育者必須對學生畢業(yè)時應達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明確的構想,然后尋求設計適宜的教育結構來保證學生達到這些預期目標。OBE 模式的理念滿足了社會,特別是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
自2017 年起,很多學校接受了“學習產出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并積極踐行這種教學理念。而學生學業(yè)中的實驗報告、作業(yè)、個人展示、畢業(yè)設計和畢業(yè)時的求職以及后續(xù)的工作中都需要使用到計算機技術基礎中的核心內容。比如,很多學生都會在未來的求職簡歷中寫上“熟練掌握Office”這一點。所以,從學生的未來成功所需的技能來看,計算機技術基礎在基于OBE理念的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望未來5 年學生獲得成功所需要使用的基本技能,基于OBE 模式的計算機技術基礎應以學生有效、熟練地掌握其中的操作系統(tǒng)和Office 技能作為關鍵課程目標。
從2017 年起,本校建議主要課程課堂均開始采用OBE 模式教學,要求各個學院全部重新設計每個專業(yè)的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模式,批準多個有關OBE教學模式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研究項目。我們計算機技術基礎教學團隊針對前述傳統(tǒng)教學遇到的困難,結合OBE 模式的要求,從計算機技術基礎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等方面展開多輪基礎課教學改革。
整體的教改思路是:基于OBE 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有效、熟練地掌握windows 操作和Office 中文字編輯、表格、演示文稿等技能為目的,提高學生的操作實踐能力;以提高教學效率為指引,重點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方式等方面提升、改進計算機技術基礎的教學質量。
在OBE 教育模式中,學生學到了什么、獲得了什么技能和能力遠比教師講授什么內容重要。學生學習完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后,其能力應達到國家一級計算機MS Office 考試的要求,學生應能通過其考證考試,并且在技能方面應該能夠滿足后面大學四年學業(yè)要求和一般崗位對Office和操作系統(tǒng)的要求。滿足國家一級計算機考試比較容易操作,如何滿足企業(yè)未來在計算機技術基礎方面對學生的要求卻不容易做到。我們教學團隊主要采取兩種方式來確定企業(yè)的需求:一種是回訪、調查企業(yè)里面我校的往屆畢業(yè)學生,另一種方式是訪問調查我校多個專業(yè)校企合作的企業(yè)對象。
計算機技術基礎教學的主要教學內容以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的考試大綱和企業(yè)對日常工作的要求來確定,不再根據教師的經驗來確定。這是調整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
所以,本校確定的新版教學內容與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的考試大綱基本一致,主要有以下變化:(1)操作系統(tǒng)部分增加了Linux和Unix操作系統(tǒng)的簡介及相應的作業(yè);(2)Word 部分增加制作了一份“Word 版的廣告”,明確“樣式”的教學時間為一個課時(舊版沒有規(guī)定時間,使實際教學成為走馬觀花,學生沒有辦法弄明白“為何后面設置好了樣式,前面的樣式又亂了”);(3)Excel 增加了“數據透視表”和表格公式的練習題目;(4)Power Point 增加了“自我簡介”PPT 制作;(5)更換教材,把我校彭文藝老師編寫的教材[6]和[7]更換為文獻[8]和文獻[9],使教材的內容比較符合所采用的項目驅動式的教學方式和基于學習產出教育模式的教育理念。
另外,在本課程的學習中,重點講授的教學內容和自學內容可以結合各專業(yè)學生具體情況。以操作系統(tǒng)為例,“進制轉換”知識點在理工科專業(yè)的教學中是一個重點講授內容,而在文科專業(yè)的教學中,結合教材,利用系統(tǒng)自帶的計算器演示這個內容即可,“進制轉換”變?yōu)橐粋€快速講授的知識點。
結合所設計的計算機技術基礎教學內容,在教學方式上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改進。
1.將以傳統(tǒng)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椤拔⒄n自學+講授+項目訓練”三層遞進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其主體地位。具體而言,首先讓學生在課前結合MOOC(慕課)和學習通上微課資源進行自學,一般每個知識點對應為一個3~8 分鐘的操作類視頻,簡單易懂,雖形式較為零散,但對于學生在自學時遇到的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是一個很好的助手。學生對于這種方式接受程度較高,比起以前的單純地依照書本自學要自覺得多。其次,課堂講授。教師的講解應該圍繞學生的難懂、易錯、混淆的知識點進行講解,不能完全依照教材的順序講解,且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忌乏味的陳述。比如,在講解文字編輯部分時,應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思考“文章的標題通常有哪些設置方式”,然后順勢導入空心宋體、藝術字、底紋、邊框等的設置方式,讓學生立即感覺到之前預習的知識點如何用,用在什么地方,克服微課資源的零散特性。最后,每堂課都有一個具體的項目訓練作為課堂檢測,教師實時給出分數,實時評講,完成項目驅動式教學。
2.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式教學方式,以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為主要目的。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方式,教師一般以教材為主,依照教材的順序講解,知識點時常難以串接起來,學生感覺內容太多甚至雜亂無序。本課程的案例式教學主要通過以下兩種途徑實現:首先,把那些簡單的知識點設計為一個有趣的案例,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興趣,作為每堂課的預習內容,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其次,教師將重點和難點等知識內容盡可能地設計為一個案例,然后進行講解和演示,以幫助學生做到融會貫通。
將教師手動評價方式轉變?yōu)闄C器評價方式,將課下批閱評價方式變?yōu)檎n中實時批閱評價方式。這種方式利用MS Office 中的VBA 對學生的上機操作作業(yè)與測試進行評價,同時統(tǒng)計本次上機操作的錯誤點。例如在預習并講解文字操作的主要內容后,為查缺補漏進行了一個30分鐘課堂小測。對于一個105人的課堂來說,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需要教師課后批閱、統(tǒng)計、評價,但采用計算機評價方式可以在兩分鐘內給出每位學生的分數、錯誤點以及班級的錯誤統(tǒng)計,如圖1所示,對學生學習產出做出了實時評價。
圖1 批改作業(yè)或小測試的Word界面
圖1中的直方圖統(tǒng)計了一個課堂中一次操作測試所涉及的21 個知識點,橫軸是具體的知識點,知識點前的數字是其代號,直方圖中的數字標簽代表的是操作不正確的人數,顯示有4個知識點(設置空心字體的兩個知識點、為段落設置雙波浪線、對Word 表格進行升序排列)有不少于50人沒有掌握,另有4個知識點有20多人沒有掌握,出現錯誤較多的測試點就將成為這堂課評講的重點。評講后,讓全體學生再次提交更正后的測試作業(yè),再實時批改學生改正后的操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斷給學生壓力和動力,及時改正每個學生每堂課的操作錯誤,達到讓每個付出努力的學生都能熟練操作Word、Excel、Power point的OBE模式目標。
制作好的作業(yè)或小測試的批改程序,可以多次使用,批改快速,提高教學效率,節(jié)省師生精力,可以達到即時反映每個學生的掌握程度和錯誤知識點?!板e誤知識點統(tǒng)計圖”可以快速反饋教師教授的薄弱點,教師對此進行及時評講,可以強化每個學生各自薄弱的Office技能,達到了幫助學生有效掌握計算機技術基礎課中操作技能的效果,使其獲得了未來所需要的相關實質性經驗。
在2015 年和2016 年兩個教學年度,本校考試采用機考,教考不分離,教師自己教,自己出卷,教學效果的說服力較弱。從2017 年起,課堂開始采用OBE 模式教學,考試形式依然采用機考,但學校從外面公司采購了計算機技術基礎的考試系統(tǒng),從題庫中隨機抽題,題庫不對教師、學生公開,這使教學的難度突然增大。本校教學團隊從2017年開始進行教學改進,多數班級的通過率比較高,但有的班級通過率僅有60%左右。針對這種情況,2018 年9 月,學校在學生進校后先上機考計算機技術基礎,通過的學生獲得相應學分,沒有通過的學生必須修學這門功課,所以學生的平均水平比往屆低很多,這使教學難度再次增加。2019 年,把這種教學改進方案過渡到Excel 和Power Point 等模塊的教學中,通過率得以提高,學生反響較好。采用本方法前后,團隊中一位教師的教學統(tǒng)計如表1 所示,表中通過率均為第一次考試的及格率,評分為學生學期末在教務系統(tǒng)中對教師的反饋評分,上合班指多個不同專業(yè)的學生一起上,合班的人數為105人。
表1 近5年的計算機技術基礎教學統(tǒng)計表
本文針對計算機技術基礎OBE 模式教學中面臨的困難及其教學目標,立足于學生未來5 年所需要的計算機技術基礎方面的技能經驗,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方式加以改進。3 年的教學改革實踐,使實時評價學生的上機操作測試得以實現,提高了教學效率,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程通過率,證明這是一種有效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