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云
2020年,荔灣區(qū)大力推進中小學勞動教育,立足于綜合實踐課堂,開展廣泛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經過兩年的實踐,荔灣區(qū)蔣光鼐紀念小學在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和推廣勞動教育成果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蔣光鼐紀念小學是一所省一級學校,自2019年起,學校新的領導班子全面審視學校發(fā)展歷程,充分認識“五育并舉”背景下勞動教育的重大意義、獨特育人價值和綜合育人價值。在“同心教育”辦學理念的指引下,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思想,開展了以同心教育勞動實踐基地建設為重心的新時期德育活動。
蔣光鼐紀念小學地處荔灣區(qū)核心地段,寸金寸土,學生缺乏勞動實踐場地。為更好地開展學校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有全面發(fā)展的機會,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朱能干帶領黨支部全體黨員教師,提出巧妙利用空間,向上開拓勞動基地,改造教學樓頂大平臺作為勞動實踐基地,以此破解老城區(qū)學校在橫向空間上難以擴展的難題。隨后,學校還邀請專家科學論證,并對同心教育勞動實踐小農田基地建設作了初步規(guī)劃。
朱能干校長介紹,同心教育勞動實踐基地占地面積大約800平方米,以“田”為中心,按照“田、園、站、坊、廊、堂”六大區(qū)域逐步進行區(qū)域建設。這個在樓頂搭建的勞動基地,成了同學們課后的趣味莊園。
田,就是班級方塊田。目前,每班已認領一方塊田,師生一起進行蔬果花卉種植。學生是分組進行勞動的。每組設組長一名,組長根據(jù)組員擅長進行什么勞動活動,從而進行合理分工。從運土播種到施肥培育,都是由學生親力親為。老師通過勞動課堂傳授學生相關的勞動知識和技能。例如,在基地開發(fā)期,向學生介紹廣州的環(huán)境及氣候適宜種植的蔬果及作物,再通過小組合作查找資料,選定班級種植的蔬果。老師還通過示范演示,讓學生了解播種、移植、松土的過程。學生全程體驗種植和勞動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全面了解蔬果花卉的生產過程,在獲取勞動技能和勞動經驗的同時,體會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喜悅。
園,就是迷你種植園。學校利用基地一側突出區(qū)域建設一個溫室陽光房和一個蔬菜大棚,形成一個微型的種植園區(qū),同時作為勞動實踐課程和勞技、科學、創(chuàng)客等社團的實踐基地。
站,就是果蔬檢測站。小型監(jiān)測站有專門的監(jiān)測器材和檢測設備,學生在相應學科教師指導下,可以對瓜果蔬菜的生長情況進行觀測、記錄;對成品的果蔬進行無公害指標檢測,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的基本常識,樹立健康科學的生活理念。
坊,就是美食工作坊。美食工作坊配備烤箱、電磁爐等烹飪設備,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就地取材,將自己種植的農產品進行加工,從而制作成美食,在品味美食文化的過程中,進一步豐富勞動教育的內涵和體驗。
廊,就是勞動文化長廊。主要是借助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基地及其相關內容,包括發(fā)動家長一起參與勞動實踐資源的開發(fā)。
堂,就是空中課堂。學校已開辟出一塊近一百多平方米的露天課堂,為學生進行勞動實踐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學習空間,為教師開展學科融合授課提供了新的教育陣地,為完善學校校本課程體系豐富了新的內容。
為全面推進同心教育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學校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載體上都進行了創(chuàng)新探索,在全校師生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蔣光鼐紀念小學榮獲2020年度荔灣區(qū)中小學幼兒園德育創(chuàng)新成果一等獎。
學生勞動趣事:
學校“同心”花園勞動的趣事很多,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和各種昆蟲的偶遇:有次我給格桑花修剪殘枝時,不經意間發(fā)現(xiàn)綠色的花莖上趴著一條紅黑相間的毛毛蟲!我嚇得“啊”的一聲尖叫起來,媽媽叫我不要驚慌失措,冷靜下來想辦法。后來我們小心翼翼地剪掉趴著毛毛蟲的枝條,塞進垃圾袋封好,解除了“危機”。過了幾天我們經過隔壁班的花園,看到了一只紅黑色額蝴蝶,推測這應該是之前那條毛毛蟲的兄弟姐妹們,太奇妙了……
后來我們還遇到波浪起伏般扭動爬行的大青蟲,會突然飛起來逃走的七星瓢蟲,還有美麗的蝴蝶和勤勞的小蜜蜂……我和同學們不再害怕,一旦發(fā)現(xiàn)蟲子們,都會興奮地叫大家快來圍觀,一群人蹲下來滿懷好奇地觀察,覺得好玩又有趣!
—— 五年(1)班陳宇涵同學
學生勞動的成功體驗:
經過我們不懈地努力,薄荷終于成熟了。老師為了獎勵我們,決定讓我們把成熟的薄荷做成水果薄荷茶。
首先,老師給我們四個組長一張分工表格,讓我們自行分工。同學們都非常積極參與活動,有的帶大茶壺,有的帶杯子,有的帶水果,十分團結。而且每個組的薄荷茶都不一樣:玫瑰薄荷茶、百香果薄荷茶、橘子薄荷茶,豐富多樣。水果茶做完之后,同學們都很興奮,迫不及待地品嘗了各組的薄荷茶,還給出了評價。其中我們組的最受歡迎,同學們都很想多喝一杯,可是我們還想留點給老師們品嘗一下。最后老師給了我們組五星好評。
有勞動才有收獲,我們今后一定會更加努力地種植植物,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驚喜。
—— ?五年(1)班馮靜雯同學
學生勞動中的困難
我們組織種植的植物是桂花樹。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桂花樹慢慢地長大了,可是這樣的情景也持續(xù)不了多久。桂花樹的情況越來越糟糕,一開始有一兩片桂花樹葉發(fā)黃,我們并沒有在意,只是把發(fā)黃的葉子拔了。后來,日子久了,桂花樹發(fā)黃的葉子越來越多。桂花樹不僅葉子發(fā)黃,還掉了許多桂花樹葉。我們看著桂花樹的情況,都好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個個都無精打采。
勞動課上王老師鼓勵我們做事不能半途而廢?!爸灰獔猿植恍妇鸵欢〞惺斋@的”。我們聽完后便立即打起精神,行動起來。有的澆水、有的施肥、有的清理樹葉,忙了一節(jié)課,總算處理完畢。
過了一個星期,我們再次去看桂花樹時,發(fā)現(xiàn)桂花樹重新長出了新嫩芽,看著茁壯成長的桂花樹,我們欣慰地笑了。老師說得對,“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有收獲的?!?/p>
—— ?五年(1)班曾子萱同學
分享勞動成果
同心教育勞動實踐基地中主要耕種的是蔬果、花卉、農作物等,勞動成果會在老師指導下,由學生親自來處理和分享。例如在母親節(jié)期間,學生到班級方塊田中,親自采摘或移植花卉送給母親。又如用親手種植出來的薄荷葉制作水果薄荷茶。用學生自己種植出來的蔬果在美食工作坊或在家中制作沙拉、蔥花蛋、豌豆炒茄子等美味小炒。學生浸入式地身臨其境學習勞動技能,與同學、老師與家人一起收獲并分享勞動的甜美果實。
老師感受
在新時代的育人要求下,勞動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課堂上的知識傳授,更應打破時空的限制。在蔣光鼐紀念小學同心教育勞動實踐基地中,學生的勞動實踐從學到探最后到“做”,真正達到了知行合一。這些勞動實踐活動讓學生以勞動者的身份參與勞動的全過程,他們將課堂學習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勞動技能得到真正的落實與提升。同時也真實地體驗到勞動者的辛勞與不易,從而產生共情感,對社會上所有辛勤付出的勞動者都有正確的認識,對勞動的意義及價值也有了正確的解讀,德育教育也水到渠成。
——蔣光鼐紀念小學關詠詩老師
家長感受
學校被評為廣州勞動特色實踐學校。在大城市有一片這樣小農田實屬難得,同學們每次課后上天臺開心地參與種植、施肥、拔草、淋水等勞動實踐??粗参锍砷L、開花、結果,他們從中學習到課本外的知識,收獲勞動成果的快樂。小農田也成為各學科實踐的基地,全新體驗美術課寫生,科學課實踐,語文課習作等等。
——五年(4)班蔡華升家長
學生收獲
學校同心花園還沒開設前,我從來不會種花花草草,原因就是不懂,也怕臟怕累。但自從花園建立后,我開始喜歡上勞動。勞動并不是想象中只有辛苦,它讓我有機會學會照顧小花園,也激起了我參與勞動的興趣,懂得付出才有收獲,體會到我們每天吃的蔬菜水果來之不易。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了這個寶貴的勞動實踐機會!
——六年(1)班丁睿君同學
秋天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季節(jié),我們知道想要收獲果實與成果,就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在種植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問題與重重的難關,但我們通過不懈的努力,把“絆腳石”都掃到九霄云外了。勞動讓我們體會到生活的真諦,讓我們體會到農民伯伯們日常在烈日下辛苦種菜的每一天。同時我們也感受到了在豐收時農民伯伯們的喜悅之情。
——五年(1)班曾子萱同學
勞動是一項鍛煉,錘煉我們的責任心,讓我們學會對身邊的每一件事負責;勞動是一種享受,讓我們品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通過勞動,我明白要想獲得種植的收獲,須先分析該植物的特性,科學地種植,才有更好的收獲??傊灰懈冻?,就一定有回報。
——五年(1)班梁韓湘同學
蔣光鼐紀念小學的勞動教育實踐豐富了學生見識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勞動的意識。讓學生走出了教室這一封閉狹窄的空間,在小農田基地中,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共同生活,這也是終身教育理念在勞動實踐教育活動中的貫徹和發(fā)展。
同時,在勞動教育中,學校各學科教師隊伍也得到極大的鍛煉和發(fā)展。教師以勞動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建設為契機,不斷反思和發(fā)掘新問題,通過方案設計、活動目標的更新來解決問題,極大地磨練和提升了教師的教育教研能力。這些積極有意義的活動,不僅贏得了家長的絕對支持,更激發(fā)了家長參加親子活動的熱情。
178450078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