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學 林 龍
在福建中考科目中,歷史作為人文學科中的必考科目之一,從2020 年中考開始,將按照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進行命題,省里不再出臺《福建省初中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筆者認為,新形勢下中考歷史復習應更加注重復習效率,指導學生建立適合自我的復習策略。本文將從不同學生情況探討所采取相對應的復習策略,進而全面提高復習效果。
從2017 年起,福建省各地市中考都由省統(tǒng)一命題,而且會出臺《福建省初中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來指導各地中考復習。形勢變化,現(xiàn)在從2020年中考開始,省里不再出臺《福建省初中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按照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進行命題。因此,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中考復習,做到有的放矢以提升復習效果,采用適合學生個體的復習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學生到中考復習時每個學生基礎不一樣,學科素養(yǎng)也有所差別,所以在中考復習時采取的策略應有所差別。通過針對性地復習,以達到更好的復習效果。筆者結(jié)合多年的初三歷史復習經(jīng)驗和學生實際情況,將從三種主要學生情況談談各自復習策略,分別是優(yōu)生、中等生、學習存在困難學生,探討各層次學生復習學習策略。
在中考復習進程中,學生要先明確的是要按照學校統(tǒng)一安排復習計劃,以課程標準為根本理解教師對課程標準的解讀,養(yǎng)成研究課程標準的習慣,清楚知識考查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準確明白各個知識點能力要求,如知道、了解、認識等行為動詞,對知識點識記、理解、運用層次需要理解、把握到位才能掌握好重難點。之后結(jié)合自身情況,針對哪些知識和能力比較薄弱再制定各自復習策略,做到目標性和計劃性,從而進一步提高復習效率,以提升成績。
對學優(yōu)生而言,經(jīng)過七年級、八年級的學習,到了總復習階段基礎扎實,已有大量的基礎知識儲備。能對歷史知識進行初步的概括、歸納和比較,能閱讀理解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并且有較好的解題方法和技巧。但其中有些學優(yōu)生離達到中考成績A等級有差距,同時會出現(xiàn)以下問題,成績不穩(wěn)定,考到自己熟悉的知識點時成績高,但下次考試成績?nèi)詴霈F(xiàn)波動;還對部分歷史概念模糊、不能準確理解歷史結(jié)論、學科表述能力欠缺、提取材料信息不完整、史論結(jié)合不到位。
因此,對學優(yōu)生采取的復習策略為:
這部分學生更要發(fā)揮積極性,整理好歷次考試試卷和答題卡,通過找教師進行一對一錯題診斷分析,包括知識、能力、卷面、審題等方面的問題,隨之找到每個人不足之處,哪些模塊失分比較多。有的是選擇題會錯的比較多;有的是材料題失分比較多,答案表述不準確不完整,沒有做到概括;有的是論述題失分較多,提煉觀點不夠準確,論述沒有做到有理有據(jù)。
1.如是知識點上沒有掌握好而失分,就根據(jù)課程標準理清知識線索,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完善自我薄弱、沒有理解到位的知識,減少知識盲點,并在課本中進行標記,以后復習時多留意。每復習完一個專題時可以采用知識思維導圖方法進行復習,理清歷史事件脈絡,把握它們之間前后因果聯(lián)系,如果可以用自己思維把知識結(jié)構(gòu)整合出來,說明對這一模塊知識掌握比較好。例如,在復習完中國古代史,從先秦到清進行整合,從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等方面進行思維構(gòu)建,建立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在復習過程中還要進一步強化重難點,把握重大歷史事件及其歷史規(guī)律,拓寬知識面。
2.進一步提升解題方法和能力。分別掌握選擇題、辨析題、材料題、論述題的解題方法,總結(jié)各種題型的審題、解題技巧與方法及答題規(guī)范。在平??荚嚲毩曋卸嗫偨Y(jié)多歸納,了然于胸。例如,材料題中變化類題目,回答則需由變化前到變化后,兩方面都要回答。對選擇題,做題時放慢速度,劃出題目中關鍵詞,梳理出時間、人物、事件等,選項用排除法進行排除,不要一味追求快而要追求正確率。進行一定的選擇題訓練,不斷提高根據(jù)試題設定的情景并結(jié)合自己所學知識和方法形成新的歷史結(jié)論的能力。特別是論述題,部分優(yōu)生失分也較多。在中考復習中,對論述題進行專題訓練,對如何提煉出一個符合題意的觀點進行答題思維的訓練。教師在復習時會講每個知識點的主題內(nèi)容,要及時記錄總結(jié)在考點復習時滲透的主題思想。在復習完某個模塊后,可進行專題知識的類比、比較來鞏固復習。如可從法律專題上將世界史涉及的所有法例條文及專題的概括,可用表格、思維導圖等形式。
課外之余適當閱讀通俗易懂史學作品,觀看史學紀錄片等,了解其中一些基本歷史理論,提高認識水平,逐步優(yōu)化歷史思維,運用歷史理論去分析課本中歷史事件,從而加深理解。在閱讀史學作品中,體會作者是如何運用分析史料的,如何從史料中提取關鍵信息,思考自己是否也會分析。通過平常點點滴滴積累,逐步提高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中等生在以往考試中處在中考成績B 等級中,大多數(shù)位于70 分分數(shù)段。他們積累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儲備,掌握了多數(shù)的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解題方法,答題規(guī)范基本上沒有錯誤,有一定的歷史基本素養(yǎng)和歷史分析思維能力,會根據(jù)題目情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但這部分學生之所以還不能上升到A 等級,他們自身還存在一些問題:掌握的知識點不夠全面,知識的儲備不夠系統(tǒng),存在知識盲點,對一些知識點理解不準確。解題能力不夠全面,概括和答案不全面,出現(xiàn)少答漏答現(xiàn)象。本身存在的問題重復出現(xiàn),未及時解決。
因此,這部分學生應采取復習策略:
大多數(shù)中等生有這種想法,認為只要考前突擊一下,背一下就可以考70 多分,平常不用花時間。因此,要改變這種想法,端正好態(tài)度,平常復習就要務實基礎,切不可指望到中考前幾天臨時抱佛腳,那個時段的時間更緊迫,還有其他科目也要復習,時間上來不及。要樹立平常注重學科素養(yǎng)自我培養(yǎng),經(jīng)過日常扎實復習,才能達到質(zhì)變,上升到優(yōu)秀。
任課教師會非常了解自己學生的情況,所以可以通過找教師進行一對一試卷診斷分析。事前整理好歷次試卷和答題卡,和教師一起分析自己出現(xiàn)哪些問題,在哪些模塊失分較多,材料題失分多或者論述題做得不理想等,還有哪些方面要進一步提高,認真聽取教師的建議,再把不足之處、需要改善的地方列出來,對癥下藥,經(jīng)常提醒自己復習時多留意。
在回顧錯題時,要結(jié)合教材抓住主干知識,理清線索,想明白為什么這么做。在整理做過試卷中的錯題時,梳理出現(xiàn)的知識疑點、易錯點、易混點,總結(jié)反思自己的錯誤,并整理出是哪種錯誤類型,是屬于審題問題、粗心大意,還是知識點沒理解等。如是對考點沒有掌握到位,需反復研究課程標準、扎實基礎、不斷完善自己知識網(wǎng)絡,對易錯、易混知識進行梳理比較,對重大事件和歷史人物做到充分理解。發(fā)現(xiàn)自己反復做錯考點,說明沒有掌握,用紅筆在課本、提綱中標出,及時請教教師,把這些問題問得通透。與此同時,重視對經(jīng)典題目的研究,并注意答案與要求,學習答案語言表述,參考答案是如何進行概括,特別是中考試題中受到肯定的優(yōu)秀試題的反復學習,做到有效理解和掌握題意。
要認真完成復習練習,像考試一樣認真對待,材料題盡量多回答,特別是論述題也要去完成。中等生對論述題也比較難把握,得分相對比較低,不知道怎么提煉觀點,或者只是套用以往的觀點,沒有結(jié)合題目變化。所以在平常練習中要多做,這樣才能更好把握題型的特點,知道如何提煉觀點和進行論述。即使完成不是很理想,也要進行自我總結(jié)反思,反思題目如何得出的觀點。在練習講評時,要認真聽講和做好筆記。通過教師的針對性講評,感悟教師是如何分析材料和如何進行審題,反思自己是否有知識上的漏洞和能力上的不足,課后及時進行彌補。通過一段時間專項題目的練習,進而總結(jié)積累各種題型的審題、解題技巧與方法,做到心中有數(shù),不斷提高審題能力和解題能力,最后提升綜合運用知識能力。
這部分學生的主要問題有:基礎知識欠缺,基本歷史知識儲備少;缺乏基本答題方法,沒有養(yǎng)成基本答題規(guī)范;基本學科素養(yǎng)弱一些,對史料的解讀、提煉、歸納、概括、論述等能力不足。那么,這部分學生采取怎樣的復習策略?
一分辛勞一分成績,堅信自己通過努力可以取得進步。從現(xiàn)在開始,明確自我目標,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認識到剛開始會面臨有各種困難,即便一節(jié)課沒有全面理解知識點也不要放棄,堅持下去,慢慢積累,把簡單知識點先掌握好,特別是核心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時間。核心的知識點都是必考題,反復出現(xiàn)的、非?;A的知識點在試卷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到復習后期,掌握知識點會變多,信心也會慢慢提高,隨之成績會有明顯提高。
有目標之后就要讓學生行動起來,突出復習的主動性、計劃性。在課前把課本、歷史提綱、練習等準備好,慢慢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緊跟教師上好每一節(jié)復習課,提高聽課效率,動手、動腦、動口結(jié)合,盡可能跟上教師的上課節(jié)奏,積極回答提問,避免走神。把教師上課反復強調(diào)的重點圈起來,把沒有理解的地方都做上記號,利用下課時間向教師和同學請教,如上課筆記沒有全部記好,課后可找同學補充完整。突出對主干知識的掌握,如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xiàn)象等。教師如果有預留背誦時間,也要充分利用,把當堂知識點進行理解性記憶,逐步提高知識儲備。在課后及時鞏固今天所學知識,根據(jù)心理學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當天學習的內(nèi)容需要當天再復習一遍,隔一天、一周再進行復習,勤記憶,多次重復,達到鞏固記憶。這樣有計劃記憶,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復習過程中,注意記憶方法,對一些歷史事件表述可以采用句子中關鍵字進行記憶,也可多運用回憶方法,多回想自己是否有印象。充分利用零碎時間,上學放學路上或者等車時候,把事先準備好的歷史資料進行記憶,把當天知識點進行復習,也可以記憶自身經(jīng)常遺忘的知識點,經(jīng)過多次重復記憶,記憶效果會更好。
學生可以向教師咨詢中考歷史主要的幾種題型,試卷結(jié)構(gòu)如何,各模塊知識點分值占比情況,對復習有較大幫助。主動學習各種題型的審題、解題技巧與方法,并記在筆記本上,平常多看多學習,慢慢切實掌握答題要領,避免答題失誤而丟分。教師在講評練習都會總結(jié)一些解題方法,要學習教師如何審題,課上及時記錄下來。課后自己再按教師的方法把題干中出現(xiàn)的關鍵信息劃出來,再通過另外的題目進行領會,在審題時逐漸對時間、人物、地點形成一定的敏銳性。如在辨析題中第二問中,題目問是否同意作者觀點,寫同意或不同意即可,部分學生會答錯誤或正確,甚至回答否,造成丟分。只要掌握了基本答題規(guī)范,試卷中一些基本分就可以拿到。還有談談啟示、看法等開放性題目,是相對容易得分的??荚嚂r都要多寫幾點,做到言之有理即可,回答和題目有關聯(lián)的想法,不留空白,這樣得分才會有提高。教師發(fā)的復習練習,要最大限度地獨立完成,不能一邊翻書一邊做題;遇到模棱兩可的知識點,先做上標記,待完成之后再回到課本進行鞏固?;A題需要全部完成,中等題目也爭取去做,材料題能想到幾點就寫幾點,沒有想到的答案要點及時總結(jié),反思自己對題目中哪些信息是錯過的,從而逐步提高審題和解題能力。課后找教師及時溝通,把自己的問題反映給教師,分析是哪些方面出問題,讓教師選擇一些針對性題目繼續(xù)練習,從而解決存在的問題。
由于之前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余時間不能很好利用,對學習任務會落實不到位,出現(xiàn)拖拉、不想背書等現(xiàn)象,這時要善于借助家長、教師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督促。把自己的復習計劃告訴家長,讓家長通過抽背方式進行監(jiān)督,和家長商量好獎罰制度,努力完成今日任務。與教師定下學習目標,每天作業(yè)主動上交批閱,課后找其輔導等,督促自己把復習任務真正落實好。因此,這部分學生復習策略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一要注意方法,遵循規(guī)律。二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進,不能半途而廢。
由于中考復習時間緊迫,教師在大方向和整體上把握復習進度和安排,不同類型學生也可根據(jù)自身情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采取相對應的復習策略,進行高效復習,提升學科素養(yǎng),這樣就能在中考復習時取得更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