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胡川鎮(zhèn)中學 李亞娜
初中生物課程旨在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人類生活的地球和生活在地球上生物的秘密與本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初中生物學課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生物學與生活緊密相連,很多生物學知識都來自生活。因此在實踐中,將生物學的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可以更好地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更好地認識到真實的生物學習現(xiàn)象。然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育的實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社會和家長的支持,也需要教師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使教材與生物學的關系更加緊密。而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心理發(fā)展尚未完全成熟,難以集中精力上課,因此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其學習積極性較低。而采用生活化教學法,則能很好地適應初中生的這種發(fā)展特征,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人、物等來進行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提高學習質(zhì)量和效果。
目前,關于生活化教育的界定,學界存在著不同的理論界定。然而,根據(jù)學者們的理論界定,大部分學者都認為生活化教育是把教育活動放在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中,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取知識和情感。這不僅有助于教師在課堂上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還能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榉e極主動地學習。在這一階段,隨著生活化教學的概念被提出,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把生活化教學方法作為指導思想來進行課堂教學。
經(jīng)過大量的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只要學生對學習感興趣,他們才會主動投入學習中來,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作為一名初中生物學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關注,使其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產(chǎn)生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法,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內(nèi)容具象化,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掌握。比如,在對學生進行“綠色植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進行觀察,并讓其與教師、同學一起進行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植物生長現(xiàn)象,進而形成一種積極、活潑的課堂氛圍。
生活化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其最大的不同在于生活化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和學生根據(jù)生活實際進行合作探究。在此背景下,利用生活化教學方法進行初中生物教學,可以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方法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探究、勇于探索的精神,且還可以使初中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得到有效的發(fā)揮,從而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yǎng),進而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生物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敢于打破教材的限制,主動搜集生活內(nèi)容,以滿足學生對生物學的需求。生物學科的生活化教學資源來源于教師長期不懈的努力、探索、研究與實踐,如學??茖W研究、知名教師研討會等。在家里,食物的制作、儲存、動物的飼養(yǎng)和生活習慣等,都可以用作生物生活化的教學資源;校園內(nèi),花木、餐廳、教學樓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可用作教材。在社會上,蔬菜市場上的蔬菜、水果和池塘里的魚蝦,也可以作為生活化生物教學的材料。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網(wǎng)上的媒體、報紙、雜志、生活中的熱點話題來進行生物教學,充分利用身邊的豐富教育資源,使生物學課程能夠和真實的生活相聯(lián)系。這既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和思想,也能使他們的理論應用能力得到增強。
初中生物教學內(nèi)容對學生而言比較抽象,雖然目前已有了多媒體、實驗等多種教學手段,但由于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較低,因此對生物認識的程度不高,對學習內(nèi)容缺乏具體的認識。特別是在“病毒與細胞”的教學中,雖然學生可以通過顯微鏡和多媒體看到病毒與細胞,但學生依然會感覺到這是一個神奇的世界,是一種虛擬的東西,甚至還有學生認為這是一種科技的產(chǎn)物,而非現(xiàn)實。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生物學的教學內(nèi)容抽象和學生自身的生物學知識水平的限制,使學生在認識上難以深入。
新課改后,教師的教學方式和課堂教學內(nèi)容發(fā)生了變化,但并不適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僅僅關注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造成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被動接受。且教師在課后安排了大量的習題來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學,導致學生逐漸厭倦生物學習,進而會影響學習質(zhì)量,降低學習成績。
受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的影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總是采取被動學習的姿態(tài)。此外,在中考中生物學科在總分中所占的比例較低,分數(shù)遠低于其他學科,導致大多數(shù)學生并沒有真正認識到生物這門課的價值,因而缺乏對它的重視。同時,初中階段的生物具有明顯的系統(tǒng)性和抽象性,學生如果不重視,就不能充分吸收生物知識的內(nèi)容,就會陷入理解困難的境地,進而失去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在課堂上走神,有些學生甚至會在生物課上去學其他科目,無法專心學習生物課程內(nèi)容。
為使生活化教學得以實施,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生活實踐活動,使學生得到實際操作的機會,并在實踐中積極地進行思想活動,通過不同的生物學實踐活動,使學生可以直觀地體會到生命的魅力和人生的意義。在實訓教學中,學生可以與別人進行交流,有效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如“葉的結構”,是初中生物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章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葉綠素的特性。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觀察大蔥,觀察期間學生會看到蔥的上部是青色的,而在土壤中的部分則是白色的。這時,教師可以問學生:這個現(xiàn)象是如何出現(xiàn)的?學生會說:綠色的地方在太陽下面,而白色的地方則被掩埋在泥土中。這個時候學生已經(jīng)可以斷定,葉綠素是在光照下生成的,如果沒有葉綠素那么,葉綠體就會變成白色和黃色。通過這種親身體驗和積極的觀察,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本上的生物學知識,并在未來的學習中養(yǎng)成主動探索的習慣。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初中生物學課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將生物學的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可以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初中生物的課程還是比較簡單的,它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時,將生物學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在教學內(nèi)容上,初中生物課程可以與日常生活現(xiàn)象、生活教材有機地結合。比如,皮膚有小面積的燒傷,可以涂抹少量的牙膏,這樣可以起到止血止痛、預防感染的作用;剩余的茶葉泡上幾天再澆在植株的根上,這樣可以促進植株的生長;用一塊沾了酒精和水1:1的軟布,可以把鞋子上的霉斑去掉。在課堂上,羅列出有關生物學的生活知識,既能豐富課堂內(nèi)容,又能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傳統(tǒng)的課堂作業(yè)安排通常是以教科書為基礎的,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學習壓力和負擔。將初中的生物課后作業(yè)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可以使課外作業(yè)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進而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讓學生總結人體的生理特征、觀察和記錄植物生長的規(guī)律、挑選出富含營養(yǎng)成分的食物,這樣的家庭作業(yè)可以讓學生對人類的起源、人類的成長、人類的營養(yǎng)、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再增加一些關于健康食品和不健康食品的知識,提高學生對健康食物的認識。通過對初中生物課后作業(yè)與生活化教學相結合,可以使學生的觀察、思考、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并能促使學生感受到生命和生物的魅力。
為提高學生對生物學課堂的感知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進行生物實驗,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進生活用品,并利用這些工具進行有針對性的生物學實驗。許多教師都認為,生物實驗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為了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所用的材料都要精心選擇。不過,這個想法也正說明了學生對生活化生物課堂的了解并不深,畢竟生物實驗更注重的是通用性。在這個世界上,各種生活化生物實驗工具是無窮無盡的,也就是說可以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實驗手段。在原有的生物學實驗基礎上,教師若能將更多的生活化實驗道具運用到實踐中,使其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就能加深學生對生物學實驗的認識。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使用生活化的工具進行生物實驗,教師要在教室里進行小組協(xié)作,這一過程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分組。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以達到學生操作與學習機會的平等。同時要充分掌握每個學生的生物學知識、實驗操作和使用生活化物品進行實驗的能力,每一組中至少應包括一名具備上述技能的學生,這樣學生就可以在選擇生活用品進行生物試驗時,彼此進行探討,充分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從而達到互補的目的。第二是教師要著重強調(diào)實驗的主題和工具的選擇。實驗主題可與教材中的實例相對照,并結合該課程的教學要點。在確定了課題之后,教師要求學生按照教學平臺上的教學工具,對課堂教學中的生物實驗進行初步的探索。在探索整個實驗流程前,應首先明確實驗的核心工具,同時教師在指導學生如何挑選工具時,要注重將生活知識與實驗目標相結合,然后讓小組以這個生活化道具為目標,開始下一步的研究。這種教學模式的核心是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目刂?,使其能夠更好地進行生物實驗。只要有足夠的空間來進行討論,教師就可以正確地指導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的實驗更加生活化。
在傳統(tǒng)的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把自己看作課堂的主體,單方面地把自己作為課堂的一部分,而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所講授的知識。而在這種學習的過程中,雖然將知識傳給了學,但是學生卻缺乏了思考的過程。而生活化教學則是把學生置于課堂中,讓他們通過生活化的活動進行自我探索來獲得答案,進而發(fā)展他們的思考能力。另外,生活化的教學能使課堂的內(nèi)容更豐富,讓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樂趣。通過對生物學問題的自我探索,可以使學生把生物學和現(xiàn)實結合起來,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所以,教師要讓學生了解,無論多大、多復雜的問題,都是從解決一些小問題開始的。在生物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運用直接指導和趣味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運用生活情景進行自主思考。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大問題分解為小問題,并在教學設計中對課程的中心思想進行深刻的理解和剖析,把生物學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進而形成一個小問題呈現(xiàn)在課件上。在完成問題演示后,教師要讓學生自由思考,并用課堂上的生活化知識來解答問題。而興趣性教學則是指,教師能夠將生活中的生物學知識與多元的教學活動相結合,通過設計有趣的生物游戲,引導學生參加。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生不僅會因爭強好勝之心而積極地思考,還會積極探索,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通過這種豐富的教學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認識,并促進其生物學能力的發(fā)展。
教師必須緊緊圍繞著課本進行生活化教育,使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系統(tǒng)的認識。在進行生活化教學時,教師要把死板的教科書知識變得生動活潑,讓學生有一種直觀的感覺,從而讓他們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比如,如果教師直接教授“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的概念,學生非但聽不懂,還會覺得很無聊。而利用多媒體,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動物的視頻,讓學生對食物鏈有更深的了解。因此,多媒體技術極大地便利了教師的課堂教學,使枯燥的課本內(nèi)容變成了生動的圖畫。又如,在給學生講解“殺蟲劑的危險”時,可以給學生展示不同的現(xiàn)象,給他們造成視覺上的震撼,讓他們自己去想怎樣減少使用殺蟲劑。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生活化教學更具針對性,使課堂更有生機。
總之,生物學是一門可以使人感受到生命魅力的科學,在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同時,也使生物在初中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生物學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在許多生活問題上可以通過所學的生物學知識來解決。為了更好地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教師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學法,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得到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