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邑縣理合務鎮(zhèn)中心小學 劉希英
思維能力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能力,尤其體現(xiàn)在英語學習中。英語教師通過這些內容來調整和控制課堂教學,按照思維規(guī)律訓練學生的思維,從而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培養(yǎng)思維品質。而高階思維發(fā)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認知能力,在教學目標分類中主要表現(xiàn)為分析、綜合、評價和創(chuàng)造,其能力主要是創(chuàng)新能力、問題求解能力、決策力和邏輯性思維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在作業(yè)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深刻理解不同單詞和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加深英語知識的學習強度,提高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思維導圖是應用一定的方法對知識進行繪制和構建,并能充分表達繪制者的個性特征。通過將思維在腦海中形成圖的形式,以實現(xiàn)知識的可視化,其主要是借用圖文結合的方法,運用豐富多樣的色彩和圖片,向各個方向思考,進行發(fā)散思維,再進行延伸創(chuàng)新,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思維導圖將設計圖、關鍵詞、色彩等元素有效地連接起來,使人類左右腦相互合作,改變思維方式,體現(xiàn)思維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以圖啟思,對英語作業(yè)進行優(yōu)化設計,讓作業(yè)“瘦”下去,在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與教科書上的解決問題的家庭作業(yè)不同,允許學生安排繪畫、表演、編輯和背誦的內容,并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如設計以下的作業(yè)內容:1.用銳利的筆觸,寫一篇英語小短文來介紹課堂上的某個事情。2.用細致的觀察者身份,通過觀察周圍的同學,發(fā)現(xiàn)他們的特點,并用英文寫成個人小檔案,讓其余學生猜出所寫的是哪名同學?3.通過擅長畫畫的優(yōu)點,根據(jù)上篇文章的提示畫出人物。4.運用口語能力,讓文章改編成一個小討論,然后運用英語講給其他人聽。5.運用豐富的情感,大聲朗讀這篇文章,并進行錄音,從中發(fā)現(xiàn)不足。通過運用思維導圖為學生設計這些選題,讓學生從自己擅長的、感興趣的方面著手,使作業(yè)具有多樣性,這樣開放性的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作業(yè)設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完成作業(yè),達到學習目的。
在進行小學英語作業(yè)設計時,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發(fā)展特點,設計更加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英語作業(yè)。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者都是在自己本來已有的經驗基礎上,與外界進行溝通思考,來構建更新的層次的理解,所以學生在學習時,將已學到的英語詞匯進行整合利用,構建一個思維導圖體系,以此創(chuàng)造出更新的內容。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業(yè)設計時,可以設計一些“編一編”的實踐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后,將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事,通過已學的英語知識和方法,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在腦中形成一個圖畫,然后在原知識基礎上進行改編創(chuàng)新。此外,在如今信息技術急速發(fā)展的時代,生活中英語隨處可見,有地鐵站的A,B,C,D 出口,停車場的標志牌“P”,還有各種開關上的on或off等。這些簡單的英語詞匯,就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好的讀物。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將生活中遇到到各種英語詞匯記錄下來,在記錄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串聯(lián)已學的英語知識,豐富知識儲備,更能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這樣,不僅對原有的知識進行了又一次的鞏固學習,還通過體驗型作業(yè),對英語知識進行了擴展延伸,促進了英語學習的興趣性、實踐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邏輯及創(chuàng)造性的高階思維。
目前,課題研究類作業(yè)已經成為作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在兩天、三天或一周內完成。比如, 在學習“Weather”一課后,可讓學生完成關于天氣的了解,要求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去了解天氣的內容,然后記錄下來,如天氣的陰晴、是否多云、溫度如何,及人們的穿著,然后知道學生以圖啟思,在腦海中構建思維導圖,將課堂上學到的關于天氣方面的英語詞匯如“Sunny、cloudy、wind、rain、snow”等進行聯(lián)合鞏固,以完成作業(yè)。還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將自己做好的作業(yè)用天氣預報的簡易畫形式展現(xiàn)出來,在圖上用英語標記天氣內容,并進行小組討論,示例如下。
學生1:Look, this is the weather today, cloudy and windy。
學生2:Then it's a nice day like this.
學生3:The weather is good for flying kites.
學生4:Yes, let's go then.
這類作業(yè)練習設計有助于學生找到語言學習的目標,讓他們在完成作業(yè)時提高語言能力,從而培養(yǎng)全面的高階思維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實行,英語教學也更應具備創(chuàng)新性和開闊性。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廣泛的網(wǎng)絡等途徑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內容,以提高對英語學習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習中開闊眼界,發(fā)散思維。教師要為學生布置在課后多進行閱讀的作業(yè),讓學生選擇一些與課本內容相關的英語繪本,如“A very hungry caterpillar”繪本故事中,就涉及小學英語相關詞匯“hunger、eat、food、apple、one、two、three”等,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這些詞匯從腦中的思維導圖中找出來,進一步加深記憶,豐富一些相關的英語知識,還讓學生要充滿感情地進行朗讀,使學生掌握文章的思維邏輯,進行自主地分析問題、評價問題、解決問題,以此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邏輯及富有創(chuàng)造的高階思維能力。
英語詞匯的學習是小學英語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學習的能力高低主要通過詞匯量水平來體現(xiàn),有助于學生語言技能的發(fā)展。英語詞匯一般以各年級英語教科書中每個單元來分散呈現(xiàn)。在對英語詞匯的編制中,采用了圍繞同一主題或內容的基本方法,但在具體操作中,學生對每個單詞的學習和理解仍然是分散的和獨立的。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能使學生的左右腦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使其協(xié)調工作,充分體現(xiàn)整個大腦思維的價值,然后,在一定程度上,釋放大腦的創(chuàng)造潛能。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通過有效地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進行作業(yè)設計,以圖形化的方式向學生展示相關課本知識和詞匯,幫助學生理解其真正含義,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通過積極有效地運用思維導圖,以圖啟思,可以有效地將大量的內容結合起來,便于學生更有效地整合組織內容,建立成一個框架清晰的知識網(wǎng),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當學生在做作業(yè)過程中用到一些知識時,就會對整個知識網(wǎng)絡都回憶一遍,然后,再將需要用到的英語知識提取出來。這樣以圖啟思的方式對學生的英語作業(yè)進行優(yōu)化設計,不僅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還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培養(yǎng)。例如,在學習外研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中表示數(shù)量多少的單詞的時候,教師可以以“how many”這個單詞為核心構建思維導圖,為學生廣泛提供與“數(shù)量多少”相關的詞匯“one、two、three、four...ten”,還有“twenty、thirty、forty、fifty and one hundred”等數(shù)量的學習,并通過與實際的事物相結合,如“two eggs、three apples、ten pencils”等來加強學生對數(shù)次的記憶力。英語教師還可以設計相關的討論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后進行數(shù)量等詞匯的話題討論,互相監(jiān)督、互相學習,將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知識都匯聚在一起,各抒己見,擴建學生的英語知識網(wǎng)絡,延伸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增加英語詞匯量,讓學生在有趣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能力。
在開展具體教學時,教師應依據(jù)課本知識組織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教學活動,并對不同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進行有效結合,構建科學合理的思維導圖,以圖為基礎,指導學生對課本知識開展體系的學習。首先,通過以圖啟思,在英語閱讀練習中可以更清晰地厘清文章脈絡,大大提高學生對文章的復述準確度,以簡化學習困難,還能幫助學生提高對文本的認識,了解整個文章大意,而不是停留在語言知識階段。第二,通過以圖啟思,學生可以逐步判斷文章的大體意思,獨立地找出文章段落的思想觀點和所表達的信息,并指導學生評估意見和事實之間的關系,從而有助于學生的邏輯性思維培養(yǎng),讓學生開展深度學習。因此,在進行小學英語閱讀作業(yè)設計時,教師利用思維導圖之間的邏輯性,提高文章知識的層次感,及時正確判斷和指導學生對文章學習和理解的過程,促進學生獨立自主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能力。如在外研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中對“ Merry Christmas!”一課進行閱讀學習時,英語教師通過多媒體視頻的形式,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圣誕節(jié)方面的知識,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視頻感受外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文化知識,比較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不同之處,并在練習閱讀時,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讓學生在自己的大腦中形成思維圖式,對以往學過的詞匯進行搜索記憶,然后為學生設計課后閱讀練習作業(yè)示例如下。
Christmas is coming! 圣誕節(jié)就要來了!
What do you do at Christmas? 你在圣誕節(jié)會做些什么?
At Christma,we sing songs.在圣誕節(jié),我們唱歌。
We have a christmas tree.我們還有一棵圣誕樹。
We give presents.我們送禮物。
We eat lots of food.我們吃很多食物。
如此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對話角色扮演,練習閱讀能力。
還可教學生唱圣誕快樂歌: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我們祝愿你圣誕快樂。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我們祝愿你圣誕快樂。
and a happy new year.還有新年快樂。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我們祝愿你圣誕快樂。
and a happy new year.還有新年快樂。
通過這樣的閱讀練習,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加課堂氛圍,還可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在大腦中形成宏觀思維,讓學生了解閱讀文章時應該如何關聯(lián)知識點之間的邏輯性,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英語教育的使命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學生才能進一步突破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打破現(xiàn)有知識和經驗的條框限制,以獨特新穎的方式找到解決問題的渠道,所以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思維發(fā)展的基礎,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個性素養(yǎng)。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進行以圖啟思,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力,這是因為人的思維是一種發(fā)散的結構,而思維導圖的原理和人的思維規(guī)則是比較相似的,所以在教師進行英語寫作作業(yè)設計時,利用這種結構,讓學生觀察和表達新的知識內容,并在口語練習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由于英語屬于語言類學科,所以在具體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運用思維引導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跳躍思維學習新的英語知識,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依據(jù)新課程標準,學生需要擁有全面的英語學習技能。而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理解能力還不夠完善,純粹用英語來寫作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鼓勵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有效地運用思維導圖,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對寫作的文章進行全面構思,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讓學生通過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構建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并引導學生相互溝通、一起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凝聚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例如,教師為學生布置題目為“my family”的寫作練習,讓學生對自己的家庭做個介紹。因為這個書面寫作題目的內容比較寬泛,學生容易在寫作時出現(xiàn)思維上的混亂,在句子結構及用詞上就不夠清楚,不能準確地表達所想表達的內容和思想。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應用以圖啟思的方法,首先先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一個思維導圖,對寫作的題目進行構建,如家里總共有幾個成員,都是誰,都各自有什么特點等,然后再進行具體描述,以更好地完成題目內容。在這樣的以圖啟思的過程中,不僅培養(yǎng)和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在具體設計作業(yè)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通過獨立思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通過有效應用思維導圖,設計適合學生思維特征的作業(yè),以圖啟思,讓學生將詞匯、文章閱讀、寫作方面的知識在腦海中形成思維導圖網(wǎng)絡,并指導學生有效應用,以便更有效率地進行學習,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