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沒有辜負英雄的期待,盡管這勝利姍姍而來。
和平?jīng)]有辜負英雄的熱血,幾番風雨,層林盡染,熱血化作信仰的顏色,畫美了山河!
一個英雄辭世六年之后,3094平方公里的秀美山川,齊聲奏響永不消逝的樂章,英雄的名字鐫刻神州大地,萬民傳唱。
命世之英,區(qū)宇以寧。
英雄辭幕,星河長明。
1940年2月25日,日偽《大同報》報道:“在吉林、通化、間島三省各地肆其暴威、虐殺無辜良民的共產(chǎn)匪巨魁楊靖宇,于二月二十三日,在濛江保安屯被捕殺,終了萬惡其盈的一輩子。”
這已經(jīng)是日偽數(shù)次宣揚楊靖宇被剿殺了,楊靖宇將軍數(shù)次“死”在日偽的報紙中,他們剿滅“楊匪”的消息頻頻出現(xiàn)在各種報紙中。
沒想到,這次竟然是真的。
當?shù)氐睦相l(xiāng)沒人相信,他們認定,楊靖宇將軍是天上的頂星的神仙,永遠都不會死。
樸實的百姓不愿意相信,這個不死的英雄真的倒在了這片土地上,他的生命在1940年2月23日凝結(jié)定格。
沒想到,他的對手會為他隆重安葬;沒想到,他的敵人對他不吝贊美之詞;沒想到,5年后,岸谷隆一郎為他剖腹自殺;沒想到,79年后,岸谷隆一郎的侄女向他懺悔謝罪;沒想到,79年后,一群日本人手捧鮮花,在楊靖宇的墓前鞠躬致敬!
日本戰(zhàn)敗投降,隨著日本天皇最后的哀鳴,楊靖宇如山一般巍峨如海一般洪闊的精神徹底摧垮了岸谷隆一郎的神經(jīng)。這么多年楊靖宇肚子沒有粒米的情形反復在他腦海閃過,他毒死了一家老小,剖腹自殺。
一把軍刀剖開兩個人的腹部,一個英雄,一個劊子手。
這把軍刀連結(jié)了兩個軍人的宿命,一個寧死不屈皓如日月星辰,雖然犧牲卻不可戰(zhàn)勝;一個打死了敵人,卻被對手摧毀了意志,勝之不喜,生不如死,惶惶如秋蟲哀鳴。
在信仰的博弈中,他潰不成軍,在意志的較量中,他一敗涂地。他唯有以死完成自己靈魂的救贖。
5年前,他向?qū)④姷氖w獻上了一個莊重的軍禮,5年后,他是以自己的死,向英雄獻上了他生命中最后的軍禮。
將軍雖死猶生。
據(jù)說岸谷隆一郎留下這樣的遺言:“天皇陛下發(fā)動的這場戰(zhàn)爭也許是不合適的,中國有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p>
天皇是日本人心中高高在上的神,不可褻瀆,可這一刻,這個長期被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影響的日本武士,卻對自己敬若神明的天皇產(chǎn)生置疑!
這置疑是需要莫大勇氣的,這勇氣就來源于當年他看到楊靖宇肚無粒米的那一剎那。楊靖宇高大的身軀在雪地上哄然倒下,可剎那間,又在這個日本人的靈魂深處樹起一座不倒的豐碑。
什么叫做永垂不朽?還有什么比一個人靈魂深處巍峨屹立的豐碑更為不朽?
什么叫作萬古流芳?被一個敵人長久懷念,深情景仰,算不算萬古流芳?
將軍雖死,虎威猶存。
楊靖宇將軍生時用槍炮打擊敵人的身體,犧牲后則把自己堅定的革命信仰,頑強的革命意志,舍生取義的民族大義化作利劍,跨越時空在敵人靈魂深處給予其最致命的一擊。
能把敵人從肉體到精神摧毀得這么徹底,這是戰(zhàn)爭史上的奇跡。
將軍任何困境都不曾絕望,任何絕地都不投降,任何干擾都不曾迷失方向。
他用自己悲壯的人生華章告訴世人,意志也是一種武器!信仰更是一種力量!
敵人沒想到,這個“肆其暴威虐殺無辜的巨魁”被他的同胞愛戴了一個世紀,他的人生軌跡成為后人膜拜的傳奇。
把自己活成了民族的脊梁,百姓的圖騰,歲月的光芒。
他的生命短暫而匆忙,卻如長虹貫日,百世流芳。
他給無數(shù)人帶來了力量,指引了方向,看到了希望。
他的一生曲折跌宕,輝煌壯麗,氣勢恢宏,震古爍今。
他從奮發(fā)進取的勤奮少年逐步成長為民主革命的熱血志士、農(nóng)民運動的英勇領(lǐng)袖、進步工人的貼心摯友、人民軍隊的杰出將領(lǐng)、共產(chǎn)黨員的光輝楷模,成為中華民族氣壯山河,光耀千古的不屈脊梁。
他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對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無限忠誠,譜寫了一篇為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而無私無畏、勇于獻身的英雄史詩。
他少懷壯志憂國憂民,毀家紓難精忠報國。
他屢經(jīng)磨難百折不撓,披肝瀝膽英勇救國。
他奇謀逐寇馳騁山野,舍生忘死御侮衛(wèi)國。
他卓絕苦戰(zhàn)寧死不屈,慷慨悲歌壯烈殉國。
他把自己的一生,毫無保留地獻給了祖國,沒了他的親人,沒了他自己。
他成了中華民族永遠不能忘卻的回憶,960萬平方公里處處都有他事跡的傳唱。更有這樣一個浸潤著英雄鮮血的秀美之地,用一個城市的名字把他世代銘記。
這是一個城市男女老少最樸實的情感,是我們世代傳唱最蕩氣回腸的呼喚,承載著那段崢嶸歲月不會淡忘的烽火硝煙。
沒有人可以超越生死,人生只是一場單向的旅程。
實現(xiàn)財富自由的人,貧窮不會再限制他的想象。
實現(xiàn)精神自由的人,他的靈魂可以超越生死,被人永世銘記。
將軍不朽,壯志燭天,將軍不死,日月可鑒。
愿君之所想,地久天長!
愿歲月靜好,山河無恙!
作者簡介:王德金,靖宇縣政協(xié)文教衛(wèi)委副主任、靖宇縣東北抗聯(lián)研究會副秘書長。長年致力于楊靖宇將軍事跡史料的收集整理,幾年來宣講抗聯(lián)故事近百場。配合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央廣之聲、中國勞動保障報、騰迅網(wǎng)、吉林電視臺、湖南電視臺、河北電視臺等媒體采訪制作各類紅色專題欄目4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