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樹琴
拔罐因其具有溫經(jīng)通絡(luò)、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等功效,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特別是真空拔罐,較之火罐更安全、省事,更適合居家操作??墒悄鷮φ婵瞻喂捱@種操作方式真的了解嗎?真空罐是拔得時間越長效果越好嗎?下面就來聊一聊真空拔罐的一些知識。
真空拔罐和傳統(tǒng)火罐作用一樣、原理相同,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真空的負壓,使之吸附于體表穴位,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jīng)活絡(luò)、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fēng)散寒等效果。
正確的操作方法是被拔罐者俯臥于床上,根據(jù)治療穴位的定位,放置罐器,每次抽氣2~4下,以患者能忍受為度。拔罐時,注意關(guān)閉門窗、空調(diào),確保室內(nèi)溫度適宜。拔罐建議持續(xù)時間5~10分鐘,可根據(jù)自身耐受情況縮短或延長時間,每周2~3次就可以了。
一些人對拔罐時間、效果、拔罐后皮膚的顏色等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qū),在這里一并予以解釋。
誤區(qū):拔的時間越長越好
不少人認為拔罐時間越長效果就越好,甚至認為要拔出水皰才好。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這樣做不但會損傷皮膚,還可能引起皮膚感染。
建議 拔罐時間最好控制在5~10分鐘。如果是女性、小孩或高齡老人,時間要減半。
誤區(qū):同一位置反復(fù)拔罐效果好
有些人覺得拔一次不成就拔兩次,同一位置反復(fù)拔,這樣才能拔出效果。其實這樣做會對皮膚造成損害,如紅腫、皮損等,那就得不償失了。
建議 拔罐的時候,可以在多個位置換著拔罐,以增強治療效果。
誤區(qū):拔罐后可以洗澡
很多人喜歡在拔罐后立即洗澡,認為這樣很舒服,其實這樣做是不正確的。因為拔罐后的皮膚處于一種非常脆弱的狀態(tài),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膚破裂、感染。特別是洗冷水澡,由于此時皮膚的毛孔正處于張開狀態(tài),汗腺開放,毛細血管擴張,所以很容易受寒著涼,導(dǎo)致寒濕之氣入侵人體,有引起肌肉酸痛或感冒的可能。
建議 正確的洗澡時間最好是在拔罐2小時后。拔罐后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溫度要稍高一些。
誤區(qū):哪兒難受就拔哪兒
很多人認為,哪里不舒服就拔哪里。腹部或者胸前不舒服,就拔腹部、胸口。其實這樣是錯誤的,胸痛首先要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腹痛也得排除急腹癥等情況。家庭保健拔罐要在亞健康狀態(tài)的時候拔罐,未病先防,真正發(fā)病了應(yīng)該及早去醫(yī)院排查。
建議 通常建議家庭保健拔罐常拔背腰部的督脈、膀胱經(jīng)。
誤區(qū):拔罐后皮膚顏色越深越好
有的人認為拔罐后皮膚顏色越深越好,這也是錯誤的觀念。拔罐后的顏色只是身體內(nèi)在疾病的外在表現(xiàn):顏色深一般提示受寒,有寒濕邪氣;顏色淺一般表示氣虛,為痰濕體質(zhì)。每個人的體質(zhì)不一樣,拔罐后的皮膚顏色也是不一樣的。
誤區(qū):所有人都適合拔罐
有許多朋友認為不管是什么病都可以用拔罐解決,但實際上有一些疾病患者不適宜拔罐,比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心腦血管病的急性期患者,孕婦及年齡大且有心臟病、服用抗凝藥或凝血功能障礙者,以及外傷、皮膚有破損感染者,均不可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