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黨史上,先后形成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雖然這三個歷史決議產生的歷史條件、時代背景、所要解決的問題有所不同,但都在我黨重大歷史關頭統(tǒng)一了全黨思想,加強了全黨團結,為推動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勝利前進發(fā)揮了關鍵作用。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采訪了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長秋(以下簡稱“曾”),請他對百年黨史上三個歷史決議的主要內容做了解讀。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
記:百年黨史上三個歷史決議是如何產生的?
曾:1945年4月20日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1981年6月27日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均形成于黨的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節(jié)點,都用了較長時間廣泛征求意見,反復討論修改,凝結了黨中央和全黨的集體智慧。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從2021年3月份起草,在黨內外一定范圍征求意見并經過反復修改后,于2021年11月份公布,可謂“春華秋實”。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將成為新的黨史編寫大綱,以及中國共產黨昭告世人的政治宣言和開創(chuàng)未來的行動指南。
歷史與未來,總是會在一些重要的時空坐標相遇?;仡欀袊伯a黨百年黨史,盡管三個決議產生的時代背景不同,但正因其承前與啟后、繼往與開來,都被視為“中國共產黨史的大綱”——集全黨學習研究黨史之大成,是中共黨史的典范之作和黨史學科的里程碑。然而,前兩個歷史決議的標題都使用了“問題”一詞,新決議則總結了“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可見,這個繼1945年和1981年之后的新決議,具有極其重大的政治分量和歷史分量,遠超黨的一般文獻,是中國進入“強起來”新時代之后的集結號與動員令,值得我們認真學習領會。百年奮斗燃激情,如椽巨筆寫華章。每產生一個歷史決議,都昭示著黨進一步成熟,也預示著黨的事業(yè)一次次迎來新輝煌。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是現(xiàn)實最好的教科書。為了做好現(xiàn)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必須對歷史進行深入思考。三個歷史決議每個相隔約40年,但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的鮮明品格則一脈相承。它們都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全面系統(tǒng)地總結了黨在革命和建設中遇到的重大問題以及所積累的經驗教訓,并對黨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做出了實事求是的科學評價。在新征程上,第三個歷史決議深刻總結我們黨一百年來團結帶領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偉大歷程,有利于教育引導人們懂得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深刻認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明白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的道理,以增強我們繼續(xù)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信心、勇氣和力量。
百年奮斗,再啟新程
記:前兩個歷史決議有哪些主要內容?
曾: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是延安整風運動的重要成果,共2.7萬字,分七個部分。這個決議總結了建黨以來至遵義會議這一段黨的歷史及其經驗教訓,對若干重大歷史問題做出了結論。其中,第一部分闡述:“中國共產黨自一九二一年產生以來,就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毛澤東同志關于中國革命的理論和實踐便是此種結合的代表?!钡诙糠謱Υ蟾锩鼤r期、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歷史作了簡要回顧。第三部分論述了從1927年到遵義會議黨內“左”傾和右傾錯誤,特別對第三次“左”傾錯誤產生的思想根源作了深刻分析,強調:“遵義會議后,黨中央在毛澤東同志領導下的政治路線,是完全正確的?!钡谒?、第五部分用較大篇幅論述了黨內“左”傾路線在政治上、軍事上、組織上、思想上的表現(xiàn)和其發(fā)展過程、主要內容、社會根源,以及給中國革命造成的危害。第六部分強調對黨內歷史問題應采取“從團結出發(fā),而又達到團結”的原則。第七部分高度評價了毛澤東同志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杰出貢獻,肯定了確立毛澤東同志在全黨領導地位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形成于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開展解放思想、撥亂反正的歷史轉折關頭,共3.4萬字,分八個部分。這個決議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前黨的歷史,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對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做出了評價,特別是正確評價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作用。其中,第一部分簡要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前28年的歷史。第二至第五部分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歷史作了系統(tǒng)總結,指出這段歷史“總的說來,是我們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歷史”。第六部分闡述了結束十年動亂以后黨和國家事業(yè)實現(xiàn)的偉大轉折。第七部分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充分肯定了毛澤東思想是黨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并對毛澤東思想“多方面的內容”和“活的靈魂”做出科學概括。第八部分指出,“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已經逐步確立了一條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正確道路”,并對其“主要點”從十個方面作了概括,實際上初步提出了在中國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記:第三個歷史決議有哪些主要內容?
曾: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基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來,對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主要代表的歷代中國共產黨人踐行初心和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和各族人民推動革命、建設、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積累寶貴經驗所進行的歷史性總結,共3.6萬字,分七個部分。新決議以歷史唯物主義確立的黨史觀,將有助于破除一些人頭腦里的舊觀念,進一步理解新時代的深刻本質。
縱覽新決議,一個主題貫穿始終,分外清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chuàng)造,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決議回顧了黨在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四個歷史時期”取得的偉大成就。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因為黨中央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貫徹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tǒng)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堅持穩(wěn)中求進總基調,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并且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從嚴治黨、經濟建設、深化改革開放、政治建設、依法治國、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維護國家安全、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tǒng)一、外交工作等“十三個領域”有歷史性突破,即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開辟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影響了世界的歷史進程,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以上“五條評價”深刻地闡述了黨對中國人民、對中華民族、對馬克思主義、對人類進步事業(yè)、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所做的歷史性貢獻,既立足中華大地,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關系,又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和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關系。
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奮斗,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chuàng)新、堅持敢于斗爭、堅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堅持自我革命。以上“十個堅持”成為經過長期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我們必須倍加珍惜、長期秉持,并且要在新時代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
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
記:如何對百年黨史上三個歷史決議進行比較?
曾: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辞宄^去為什么能夠成功,才能弄明白未來怎樣才能繼續(xù)成功。與前兩個歷史決議主要總結問題教訓、分清歷史是非有所不同,新決議主要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這是因為,從建黨到改革開放之前黨史上的重大是非問題,前兩個歷史決議基本上解決了,其基本論述和結論至今仍然適用。近40年來,盡管黨的工作仍然存在少數問題,但總體上發(fā)展順利,前進方向也是正確的。
具體來說,新決議與前兩個歷史決議相比較,有四點共性。第一,都體現(xiàn)了黨的自我總結、自我革命精神;第二,都達到了統(tǒng)一思想、加強團結的目的;第三,都展示了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的民主作風;第四,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飛躍,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改革開放以來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再次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新的實際出發(fā),提出了許多引領性、創(chuàng)新性的觀點,實現(xiàn)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認識的新飛躍。
也有四點區(qū)別。其一,總結更全面。前兩個歷史決議,一個產生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關鍵節(jié)點,一個是在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寫出的,都具有階段性特征;新決議則涵蓋了包括前兩個歷史決議時段在內的百年黨史,是一部黨史編寫大綱。其二,理論更深邃。由“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到“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 “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深化了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其三,決策更精準?;诋斈甑臅r代環(huán)境,前兩個歷史決議側重于解決是非問題,統(tǒng)一全黨思想,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的產物;新決議在于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guī)律,提出應對策略。其四,作用更廣闊。前兩個歷史決議面向黨內國內,以指導自己的工作;新決議不僅為黨和國家指明了前進方向,也為各國政黨提供新借鑒,為人類文明發(fā)展形態(tài)貢獻新方案。
新決議延續(xù)了前兩個歷史決議的基調,不僅維護了對毛澤東所建立豐功偉績和崇高歷史地位的評價,而且高度肯定了鄧小平等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對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作用。新決議重申和維持了對“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 、“王明‘左傾教條主義”、 “張國燾分裂主義”以及對若干重大歷史事件的評判,有利于克服當前黨內和社會上仍然存在的“左”傾、右傾思潮。
歷史是現(xiàn)實的一面鏡子,黨從歷史深處走來,向美好未來奔去。新決議回答了歷史之問,亦是實踐之問、時代之問、人民之問、未來之問。未來中國向何處去,有許多全新表述值得我們注意。例如,概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由原來“兩大時代課題”拓展為“六大時代課題”,即回答社會主義建設和黨的建設的三個“什么樣”和“怎樣”,彰顯了黨中央對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做出的深刻思考。又如,首次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 “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對黨和國家事業(yè)在新時代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產生的歷史性變革的“十三個方面”,做了分領域的全景式總結和呈現(xiàn);重新總結了“堅持胸懷天下” “堅持自我革命”等歷史經驗,表明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以偉大社會革命促進偉大自我革命的歷史;將“四個全面”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已經完成)調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如此等等,都彰顯了與時俱進的理論特色。
記:百年黨史上三個歷史決議有何重大意義?
曾:百年黨史上三個歷史決議,都推進了黨的自我革命,提高了全黨斗爭本領和應對風險挑戰(zhàn)能力,是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
首先,三個歷史決議堅持實事求是的指導方針,既深刻總結了黨的歷史,又集中統(tǒng)一了全黨思想,為我們正確對待黨的歷史、科學運用歷史規(guī)律提供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其次,三個“歷史決議”堅持“對全黨與全民負責”的政治方向,既從團結出發(fā),又達到新的團結目的,為我們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樹立了光輝典范。再次,三個歷史決議堅持“總結過去是為了引導大家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鮮明導向,既立足于以史為鑒,又著眼于開創(chuàng)未來,對我們在新起點上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具有重要啟示。尤其是第三個歷史決議,產生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新的歷史關頭,深刻地總結了黨的百年歷史成就和歷史經驗,有利于堅定信心、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有利于更好地看清楚過去我們?yōu)槭裁茨軌虺晒Γ靼孜磥砦覀冊鯓硬拍芾^續(xù)成功,以便更好地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戰(zhàn)勝新征程上各種潛在的風險和挑戰(zhàn),為我們用歷史映照現(xiàn)實、遠觀未來,開啟新征程提供了樣板,為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講新話”做了鋪墊。
總之,中國共產黨善于總結歷史經驗、規(guī)劃未來,前后形成了三個歷史決議。從百年黨史來看,三個歷史決議雖然在不同時期形成,所產生的歷史條件、時代背景、側重內容有所不同;但三者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它們都具有統(tǒng)一全黨思想、團結人民奮斗、推動開創(chuàng)未來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耦合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三次歷史性飛躍。
1945年通過的歷史決議為贏得解放戰(zhàn)爭勝利,進而建立新中國,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提供了有力支撐。1981年的歷史決議促進了黨的工作重心全面轉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步入“富起來”的快車道。如今,中國迎來“強起來”的新時代,2021年的歷史決議為踏上新征程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通過向歷史尋經驗、向歷史求規(guī)律、向歷史探未來,做到掌握歷史主動、汲取前行力量。
一百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奇跡,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偉大歷程,進行了加強自身建設、推進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都離不開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須知,一個9500萬名黨員的大黨、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沒有一個“領導我們事業(yè)的核心力量”,是實現(xiàn)不了奮斗目標的。為此,我們一定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