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云
編號:H1(2022)34-03-02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主要開展形式之一,通過學生的課內閱讀及課外閱讀,在幫助學生完善自身詞匯語言體系的同時,促進自身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了基礎。
一、培養(yǎng)學生形成閱讀的習慣。為實現(xiàn)教學實效性的增長,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活動開展時,可增進對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了解,將班級學生分為閱讀能力較強、基礎詞匯量較弱或閱讀興趣較高等幾類,在實際教學中針對各類學生的學習需求來進行教學方案設計。在課堂閱讀教學中,結合班級學生現(xiàn)狀,展開難詞生詞教學,為詞匯量較弱的學生掃清學習障礙,注重對閱讀能力較強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課上小組討論等形式明確自身閱讀問題,通過教師對閱讀問題的講解幫助該類學生鞏固閱讀效果,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學生的學習需要,向學生推薦古今中外例如寓言故事、童話小說等類型的閱讀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詞匯量的提升及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作文寫作打好基礎。
二、在閱讀教學中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思維。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啟動了。他要對這個信息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待。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待,成為閱讀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shù)纳壳槟芗ぐl(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引發(fā)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頭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倍加珍視和把握學生情感活動的脈搏,使其隨著閱讀過程的推進得到強化。小學生還處于兒童時期,其感情總是處于運動的狀態(tài),他們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開始轉向課文本身的語言,老師應從學生的面部表情、朗讀的聲調、發(fā)言的措辭,敏銳地覺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學生心頭涌動。教師要適時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漸漸地涌動起來。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閱讀教學的良好開展,有助于學生的其他科目學習及日常生活。在網絡信息發(fā)達、學生個人意識較強的當今時代,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提升,以學生需求及教育需求,優(yōu)化當前的閱讀教學,促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冷集鎮(zhèn)第三初級中學441000)
389250033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