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佳,杜振榮,王純麗,包 月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山東濟南250014)
肉芽腫性乳腺炎又稱特發(fā)性肉芽腫性乳腺炎,以肉芽腫為主要病理特征,病變主要集中在乳腺小葉,屬于乳腺慢性炎癥范疇,好發(fā)于有母乳喂養(yǎng)史的育齡期婦女[1]。主要表現(xiàn)為乳房疼痛,乳頭凹陷,形成皮下結節(jié)、腫塊、瘺管,發(fā)生潰瘍性病變[2]。本病病程較長、反復發(fā)作,且臨床尚未形成共識,無明確治療方案[3]。聚焦結局模式強調選擇性地關注個體的優(yōu)勢及潛能,增強個體希望及改變的信念,不是假設問題和解決方案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而是側重于個體優(yōu)勢,提出解決方案[4]。品管圈是類似工作領域的工作者自愿聚集、定期開會,按照活動流程,采用質量控制的方法,找出問題、分析原因并探討解決方法[5]。本文旨在探討聚焦解決模式應用于品管圈活動提高肉芽腫乳腺炎患者舒適度的效果,以此為臨床護理工作中提供依據(jù)?,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8月1日~12月31日我院165例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作為對照組(改善前),采用常規(guī)方法護理;選取2020年1月1日~4月30日我院105例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作為觀察組(改善后),開展品管圈活動并實施聚焦解決模式。納入標準:①病理診斷為肉芽腫性乳腺炎;②年齡≥18歲;③患者病歷資料完整;④患者表述清晰,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病理診斷尚未明確,既往行乳腺切除手術者;②合并良性腫瘤、惡性腫瘤等其他乳腺疾?。虎塾袊乐匦难懿∽兊绕渌卮蠹膊』颊?。對照組均為女性,年齡21~47(32.72±5.72)歲,住院天數(shù)(22.00±4.21)d。研究組均為女性,年齡23~46(36.69±4.52)歲,住院天數(shù)(24.00±5.56)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原則。
1.2 方法
1.2.1 品管圈組建 根據(jù)自愿原則由10名圈員組成品管圈,包括4名醫(yī)生、6名護士;博士2名,碩士4名,本科4名;主任醫(yī)師2名,主治醫(yī)師2名,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3名。確定圈名為“護航圈”,選定圈徽、圈長和輔導員各1名,活動時間為2019年8月~2020年6月。
1.2.2 主題選定 圈員根據(jù)科室現(xiàn)存問題進行討論,通過圈外專家參與,運用評價法從領導重視程度、圈能力、重要性、迫切性4個方面評價,選定“聚焦解決模式提高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舒適度”為活動主題。
1.2.3 計劃擬定 圈員依據(jù)QC-story確定活動主題為問題解決型,根據(jù)P-D-C-A步驟擬定活動計劃,合理劃分時間,分工明確,均按計劃表實施完成。
1.2.4 現(xiàn)狀把握 現(xiàn)狀把握階段,首先繪制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舒適率現(xiàn)況把握匯總表,收集資料,依據(jù)調查結果,繪制柏拉圖。通過80/20原則,分析影響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舒適度的主要原因:與醫(yī)護人員相關的因素、與患者心理相關的因素,將此設為本期改善重點。
1.2.5 目標設定 根據(jù)工作年限:基礎分60分,2年1分,>20年為滿分;受教育程度:本科60分,碩士80分,博士100分;根據(jù)專業(yè)改善能力:護士25分,護師50分,主管護師75分,副主任/主任護師100分;品管圈經驗值計算標準:參加品管圈活動1次者,加5分,不超過20分。根據(jù)品管圈目標值計算公式[6],目標值=現(xiàn)況值+(標準值-現(xiàn)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65.9%+(1-65.9%)×58%×80.26%=81.8%。
1.2.6 原因分析 圈員使用頭腦風暴法,針對護理工作中發(fā)現(xiàn)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舒適度的影響因素進行討論,依據(jù)討論結果繪制魚骨圖,繼而運用真因驗證檢查表,從人、機、料、法、環(huán),提出了重點解決方向。由10名圈員,根據(jù)80/20原則將總分≥40分因素的確定為要因。繪制柏拉圖,最終確定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舒適度低的要因:缺乏個性化護理、心理負擔重、人文關懷欠佳、住院流程不規(guī)范、住院環(huán)境有待改善、醫(yī)護責任心差、同質化教育欠佳、住院費用不明確等。逐一用魚骨圖進行解析,確定真因。再次收集住院患者資料并繪制柏拉圖,最終確定缺乏個性化護理、心理負擔重為真因。圈員們采用頭腦風暴擬定對策,并賦值權重,總分≥40分為執(zhí)行對策。
1.2.7 對策擬訂與實施 圈員根據(jù)上述真因進行討論,篩選可行對策,根據(jù)“80/20”法則確定最終對策。①采用CICARE護患溝通模式,提高臨床護理服務水平。建立乳腺甲狀腺外科患者檔案管理平臺,錄入患者的個人資料并分析。查閱文獻,制訂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標準。根據(jù)肉芽腫性乳腺炎的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及干預方法編寫健康教育紙質宣傳單。修訂中醫(yī)護理方案,實施辨證施善。開展同質化健康教育,舉辦講座并邀請腫瘤專家針對患者的問題進行解答,定期舉辦病友交流會。圈組成員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態(tài)度親切語氣輕柔,減輕患者的陌生感,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強化“6S管理體系”管理體系,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提供溫馨病房。品管圈全體成員定期組織討論和反饋,針對臨床問題制訂規(guī)范化流程,提升醫(yī)護人員人文素質和實踐能力。②聚焦解決模式與中醫(yī)綜合療法聯(lián)合應用。將聚焦解決模式應用于品管圈,護理工作由被動轉為主動。疼痛患者采用冷敷、耳穴壓豆、腕踝針等中醫(yī)護理操作技術減輕不適。針對乳房外形改變情況,護士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幫助患者正視自我形象。醫(yī)生四診合參,中醫(yī)外治與中藥內服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對乳房外形的需要,減輕乳房外形的改變對患者造成的心理負擔。對患者病情進行個性化分析,進行個案治療與護理,縮短住院時間和費用。加強患者健康教育,提供醫(yī)療、護理知識,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負性情緒并進行心理疏導,防止患者負性情緒加重。建立社會支持系統(tǒng),通過視頻、講座的形式幫助家屬了解肉芽腫性乳腺炎相關知識,取得家屬支持,做好延續(xù)護理工作。采用中醫(yī)綜合療法,醫(yī)生四診合參,辨證施治,瓜蔞牛蒡湯、透膿散加減,中醫(yī)外治、馬黃酊濕敷,大青膏涂擦,黃柏液盥洗,烏麝乳安膏涂擦。
1.3 評價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舒適度。舒適度評估分為舒適、輕度不適、中度不適、重度不適。舒適度(%)=舒適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比較品管圈活動前后圈員圈能力。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共10人參與評價。
2.1 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 見表1。
表1 活動前后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
2.2 實施品管圈活動前后圈員圈能力比較 見表2。
表2 實施品管圈活動前后圈員圈能力比較(分,
CICARE溝通模式是指與患者進行溝通時,包括接觸、介紹、溝通、詢問、應答、離開6個流程化的溝通步驟,是通過改善溝通技巧來提高服務質量的溝通模式[7-8]。CICARE護患溝通模式旨在以患者為中心,將臨床護患溝通規(guī)范化和流程化,通過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和技巧,發(fā)現(xiàn)患者的需求和心理變化,及時采取護理措施進行個性化解決和心理支持,加強護患溝通交流,拉近護患距離,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對自己的重視,取得患者的信任與支持,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和滿意度,提升對疾病的認知能力。應用聚焦解決模式改善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患者對品管圈的認知水平和治療積極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中醫(yī)綜合療法治療肉芽腫性乳腺炎,具有破壞性小、復發(fā)率低的優(yōu)點,極大保護了乳房外觀,滿足了患者治愈疾病及保留乳房良好外觀的需要,并且降低了治療費用,提高了患者舒適度。
所有護理人員均自愿參與品管圈活動,打破了傳統(tǒng)被動的護理模式。圈組成員通過頭腦風暴法針對臨床實際問題提出見解和策略,進行討論和完善,通過討論制訂規(guī)范化操作流程,提高圈員之間的交流深度和效率,使其能夠相互協(xié)作。品管圈能提高護士技能,減少護理質量缺陷,實現(xiàn)精準護理,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能力及自主選擇能力。品管圈作為培訓模式的輔助工具,在新護士培訓中為傳統(tǒng)教學提供創(chuàng)新點,提高低年資護士的技能[9]。品管圈活動的優(yōu)點在于能突出集束化護理,定期匯總、修訂、優(yōu)化集束化護理措施,突出高水平延續(xù)性護理的特點,促進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積極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顒雍笃?,科室制訂治療流程、腕踝針定位及中藥冰敷方法、健康教育同質化管理措施、舒適度評價標準等流程,有利于降低護理風險,提升護理質量。PDCA循環(huán)在質量管理中應用較廣泛,PDCA模式按照計劃、執(zhí)行、檢查、處理的流程進行循環(huán)[10],不斷檢驗改善措施有效性,使護理人員突破傳統(tǒng)護理管理模式,更加主動參與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工作,提高護理管理者和護理人員的觀察及決策能力。
綜上所述,聚焦解決模式應用于品管圈活動可有效提高肉芽腫乳腺炎患者舒適度,同時開展品管圈活動能提高醫(yī)護人員圈能力,降低護理風險、促進護理質量管理持續(xù)改進,值得進一步探討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