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
“聽蟹”是我們蘇北老家一種有趣又有幾分神秘的捕蟹方法。
每年到了“西風起蘆花飛”的季節(jié),螃蟹只只長得肥壯個大,蟹腳都硬扎扎的,“菊花黃蟹腳癢”,到了夜里,蟹會悄悄爬上岸來,躲在河畔岸邊草叢里,吱溜吱溜吐著泡沫。我們趁這個時候,循著吱吱聲,上前逮個正著。
我從小喜歡“聽蟹”,在小伙伴里是有名氣的。退休后,我還是忘不了,幾乎每年都要回鄉(xiāng)到侄兒家小住幾天,過把聽蟹癮。近幾年來,家鄉(xiāng)治污越來越好,大河小溝河水清清,魚蝦蹦跳,蘆葦蕩里,螃蟹在塘里穿梭爬行,有時洗菜,還會鉆進你的菜籃子里。所以,每年一到西風起,我就回老家去。
侄兒從小在鄉(xiāng)下,捕魚捉蟹樣樣精。眼下大水缸里早放了半缸泥,白天到鎮(zhèn)上打工,晚上就去聽蟹,聽來的蟹,養(yǎng)在這缸里。缸里蟹多了,除了送親戚朋友,就上市場賣。這筆收入也真不少呢。
晚飯后,侄兒讓我背上魚簍,就出發(fā)了。月亮剛剛爬上樹梢,天上稀疏的星星閃閃爍爍,我們腳步很輕,身邊只有微風吹過蘆葦的沙沙聲,以及河里偶爾魚蝦躍出水面的一丁點聲響。拐了幾個彎,我們走進了村北蘆葦蕩的小徑,侄兒拉拉我的衣角,咬咬耳朵:“這里是螃蟹最多的地方!”要我腳步再放輕點。話音剛落,他伸手擋住我,叫我不要動,這時隨著一股風,飄過來一陣吱溜吱溜的聲音。這是螃蟹吐泡的聲音呀,我緊張得心怦怦亂跳。聲音輕如游絲,忽隱忽現,方位也飄忽不定,我前傾著身子,正想聽個真切,只見侄兒突然亮起手電,一個箭步,就在蘆葦叢邊上,撲住了螃蟹。這只蟹很大,在侄兒手里兩只大螯舞動著,但還沒來得及掙扎,就已經進了魚簍子。
我們兜了一圈,侄兒又抓到兩三只。我的心早已癢癢的,也想試試身手。到了一個路口,就提出兩個人分頭聽吧。月亮升高了,還有一片厚厚的云,大地暗了下來,更適合聽蟹了。我輕輕邁著步,走到蘆葦蕩的轉角處,耳朵里飄進一陣吱吱聲,我立即收住腳步,搜尋發(fā)出聲音的地方 。定神屏氣,仔細聽了一陣,哈,終于聽清了,吱吱聲是從水溝處傳來的。我躡手躡腳地靠上去,亮起手電,一只大蟹正吐著泡沫。我撲上去,這家伙卻使了個伎倆,我抓住它一條腳, 它“英雄斷臂”,丟下腳就連滾帶爬溜進蕩溝里去了。到手的蟹逃掉了,我懊惱了一夜。
第二天夜晚,我倆又出發(fā)了。出門前,侄兒嘴里呼哨一聲,一只小狗躥了出來,說讓我?guī)е霭?。想不到這只全身烏黑的小狗竟幫了我的大忙。我因為年紀大,耳朵有點背,蟹吐泡沫的吱吱聲,一不留神就會從耳畔溜掉。小東西十分精靈,走在我的前面,一聽到聲音就會停下腳步,等我前去。就這樣,我一連抓到了好幾只。
后來我也不用細心聽,跟著小黑走就是了,只要它停下來,肯定有蟹。我也吸取昨晚的教訓,左手手電一亮,右手就迅捷撲去,十拿九穩(wěn),只只進了魚簍子。回到家與侄兒一對,嘿,不比他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