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存
徐霞客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睂Υ?,我不認(rèn)同。不說其他,就說我的家鄉(xiāng)居地,位于駐馬店市遂平縣境內(nèi)的嵖岈山,這個被譽(yù)為“中原盆景”“江北石林”,并兼具《西游記》續(xù)集的外景拍攝地,就是絕佳的好去處。
在一個“霜葉紅于二月花”的初冬,我陪家人又一次親近了它。
天藍(lán)藍(lán),楓紅紅,山巍巍。車子在楓葉編織的屏風(fēng)里迤邐,我們的心也隨著飛馳的車子而蕩漾。當(dāng)車子駛近一排排懸掛有“全國5A級風(fēng)景區(qū)”“全國紅色旅游基地”的招牌時,嵖岈山就到眼前了。
這是南山門。抬眼望,這山門修得可真是氣魄啊!上有瑯琊高啄,彩旗插空,墻體通身用不知是花崗巖還是大理石的石塊精琢細(xì)雕而成,向兩邊蜿蜒而去。山門前的廣場上,笑語聲喧,游人如織,一排排寫有“玄奘誦經(jīng)修行處”“吳承恩寫生處”“乾隆皇帝圍苑處”“中原局講習(xí)舊址”的宣傳欄,看得人心動眼熱。
山門右側(cè),是一片天然湖泊,翡翠似的,蕩著一池綢緞般的柔波,在說著一池情話。湖里,幾只遠(yuǎn)道而來的天鵝,悠閑地劃著碧水,還不時地仰頭觀望,嘎嘎地叫喚幾聲,是否在和大家點頭致意?水面上,一架深紅色的風(fēng)車,透著樸拙的氣息,像是從唐詩宋詞里走來,正慢慢地蹣跚著細(xì)碎的腳步,起舞弄清影,咿呀咿呀地哼唱著一曲古老的歌謠。
嵖岈山有九大奇峰,從南門進(jìn)先看到的是蜜蠟峰,依次是老君峰、天磨峰……我們一行人魚貫而入,尾隨游人拾階而上。遠(yuǎn)遠(yuǎn)望去,一條用石階砌成的綿延小路從腳下直逼山頂,一曲一折,飄飄逸逸,騰挪跳躍,乍一看,多像是大山獻(xiàn)給我們的圣潔的哈達(dá)。按說,這里的山并不算高,就主峰而言也只不過千米,但每次攀登、仰望它,都讓我對其生出崇敬之情。這里的山不比別處,或只山無石,或只石無樹,或只樹無瀑。而是滿目的奇石嵯峨,滿眼的斑斕蒼翠,滿耳的飛泉汩汩。穿行其中,忽而奇石蹭面,忽而紅楓牽袖,又忽而飛瀑引徑,猶然置身仙境。這里的石頭更屬別致,溝溝壑壑縱橫交錯,滿山都是;細(xì)看,有的像饅頭,有的像蘑菇,有的像海豚,有的像蝸牛,有的像青蛙,有的像觀音,有的像羅漢……或站,或臥,或遠(yuǎn)望,或顧盼,或沉思,或瞇笑……其間最有名的九大奇石:唐僧師徒取經(jīng)石、蝸牛石、母子送別石、觀音送子石、海豚戲水石、青蛙望天石……皆惟妙惟肖,各具情態(tài)。但無論哪樣,都沒有兇神惡煞之狀,總是給人以和藹可親、慈眉善目之感。
不光是石奇峰秀,這兒的九大溶洞也堪稱一絕。什么黑風(fēng)洞、萬人洞、桃花洞、吳公洞、乾隆探險洞、九曲通天洞……洞接洞,洞連洞,洞疊洞,出大洞鉆小洞,再從小洞進(jìn)大洞,弄得我們覺得太陽一會兒在東面,一會兒在南面,一會兒在西面,一會兒又在北面,像是走迷宮。
就這么隨著蠕動的游人騰挪著,不知翻過了多少嶺,涉過了多少澗,穿越了多少洞,只看見游人像是擺開了長蛇陣,在山腰間不停地聚攏著、攀爬著、環(huán)繞著。一會兒,游人把我們踩在腳下了;一會兒,我們又把游人踩在腳下了。也不知道是天低了,還是山高了,走著走著,我們就能夠著天上的云朵了。霎時間,我們又覺得是飄在了天庭。趕上登天梯,我們就抓住藤條推著、搡著;遇到下陡坡,我們就扶著棧欄攙著、挽著。狹窄處,就緊緊身、收收腰;到了寬綽的地方,就坐下來喘喘氣,喝口水,啃口干糧。
途中,還順便瞻仰了包公祠,拜謁了娘娘廟,飽賞了顏真卿的真跡墨寶,更有秀蜜湖、琵琶湖、百花湖、天磨湖點綴其間。就這么翻山跳澗、攀爬騰挪的,正午時分,我們終于到達(dá)了《西游記》的外景拍攝地。
此時,讓我想起了劉禹錫在《陋室銘》里的一句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边@海拔不甚高的嵖岈山,別說,還真就有些靈氣。看那升騰的紫氣,崢嶸的群峰,幽邃的洞壑,滴翠的綠藤,涓涓的飛瀑,靜謐的鏡湖,參天的古樹……就說這古樹吧,大部分都生長在山石縫隙之間,有的甚至生長在光禿禿的巖石上,風(fēng)里雨里,云里霧里,若沒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去支撐,何來這么頑強(qiáng)的生命力?看,不遠(yuǎn)處,就有一棵野榔榆樹,突兀在山崖上。聽導(dǎo)游說,它在那里已經(jīng)生長有600多年了。源于此,當(dāng)年的才俊吳承恩來此寫生,看到這里竟有如此美景,疑有神仙居住,深受啟迪,最終寫下了流芳百世的鴻篇巨制—《西游記》。明代吏部尚書許瓚游覽嵖岈山后,也連連稱奇,遂留下了“山秀尋仙蹤,隱隱云壑十萬峰”的絕妙詩句,這正是對嵖岈山美景的真實寫照。
我們稍作喘息之后,最終決定向“一線天”沖去。
“一線天”是最高峰,道極險,攀登前得先通過一段新修成的玻璃棧道。為安全起見,安保不住地對游人喊話:“請年老體弱者、有恐高癥者繞道而行?!甭犞脖R槐橛忠槐榈奶嵝眩矣行┸P躇,但當(dāng)看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媽媽仍滿面春風(fēng)地健步前行時,深受感動。我打消了猶豫的念頭,也知難而進(jìn)地加入了前行的隊伍。這玻璃棧道有一米多寬,像一架虹完全懸空在山巔,山風(fēng)一吹,搖搖晃晃。人站在上面,向上是蒼茫的天穹,向下是萬丈深淵……其實,我也有恐高癥,在踏上棧道的第一步起,我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兒,腿也有點兒酸,似乎感覺空氣也開始凝固了。此刻,我真有些后怕,但一想起那個老媽媽,我又打起精神來,就肩挨肩、手扯手地護(hù)著家人,屏住呼吸,瞇著眼睛,小心翼翼地通過了棧道。
“一線天”近在咫尺。傳說,它是王母娘娘不慎掉下來的蟠桃砸在這塊巨大的巖石上留下的裂縫。站在下面的平臺上仰視它,一個闊大無邊的宇宙只剩下一條狹窄的罅線。此刻,我真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要征服它,還需攀援一段通天而上的石階才能抵達(dá)。道極窄,只能容一人通過。我脫下外套,放下水壺,欠著身子,挺胸、收腹、目直,終于一步一挪地登上了希望之巔,采擷到了來自天外的第一縷澤光。
歷時四個小時,太陽偏西時分,我們一行人走出了東門?;赝麃砺?,雖然苦點兒、累點兒,但一想到和大自然來了一次親密擁抱,陶冶了情操,洗滌了心靈,所有的疲累便化作了快意。
359550033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