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2分,共計10分。判斷下列各題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舒婷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影響較大的作品是《雨巷》。
2.議論文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jù)、論證。
3.楚辭是我國最早的現(xiàn)實主義詩歌總集。
4.戲劇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來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社會生活。
5.會議紀要的格式一般比較固定,通常由標題、正文和落款3個部分組成。
四、現(xiàn)代文閱讀(本大題共3題,共計17分,使用財經(jīng)、商貿(mào)及服務類職業(yè)模塊教材的考生做1、2題;使用工科類職業(yè)模塊教材的考生做1、3題)
1.閱讀《讀書人是幸福人》,完成(1)~(3)題。(9分)
我常想讀書人是世間幸福人,因為他除了擁有現(xiàn)實的世界之外,還擁有另一個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的世界?,F(xiàn)實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個世界卻為讀書人所獨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閱讀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們的喪失是不可補償?shù)?。世間有諸多的不平等,財富的不平等、權力的不平等,而閱讀能力的擁有或喪失卻體現(xiàn)為精神的不平等。
一個人的一生,只能經(jīng)歷自己擁有的那一份喜悅、那一份苦難,也許再加上他親自感知的那一些關于自身以外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然而,人們通過閱讀,卻能進入不同時空的諸多他人的世界。這樣,具有閱讀能力的人,無形間獲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無限可能性。閱讀不僅使他多識了草木蟲魚之名,而且可以上溯遠古下及未來,飽覽存在的與非存在的奇風異俗。
更為重要的是,讀書加惠于人們的不僅是知識的增廣,而且還在于精神的感化與陶冶。人們從讀書學做人,從那些往哲先賢以及當代才俊的著述中學得他們的人格。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思考,從《史記》中學得嚴肅的歷史精神,從《正氣歌》學得人格的剛烈,從馬克思學得入世的激情,從魯迅學得批判精神,從列夫·托爾斯泰學得道德的執(zhí)著;歌德的詩句刻寫著睿智的人生,拜倫的詩句呼喚著奮斗的熱情。一個讀書人,是一個有機會擁有超乎個人生命體驗的幸運人。
一個人一旦與書本結緣,極大的可能是注定了做一個與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聯(lián)系的人。說“極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讀書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詐。況且,并非凡書皆好,在流傳的書籍中,并非全是勸善之作,也有無價值的甚而有負面影響的。但我們所指的書,總是指以其優(yōu)良品質(zhì)得以流傳一類,這類書對人的影響總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讀書幸福,是從喜愛文學書的親身感受而發(fā)。一旦與此種嗜好結緣,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一類,對暴力的厭惡和對弱者的同情,使人心靈純凈而富正義感,人往往變得情趣高雅而趨避凡俗。或博愛,或溫情,或抗爭,大抵總引導人從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著人間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兒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這就是讀書使人向善;雨果說“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這就是讀書使人避惡。
所以,我說,讀書人是幸福人。
(1)本文中作者提出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2)從文中可知,讀書的好處是什么?(3分)
(3)文中畫線部分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2.閱讀《一張診斷書》,完成(1)~(2)題。(8分)第二天清晨,我們迎著太陽往東走,走到當時已更名為“反帝”的協(xié)和醫(yī)院。掛過號,等候就診。
一位瘦小的老太太,坐在婦科門診外為患者叫號。她戴著一副銀邊眼鏡,前額高高的,顯示著她的智慧。她的神態(tài)安然自若,給人一種可以信賴的感覺。我把妻子在長椅上安置好,便走上前求這位叫號的老護士幫助,希望她能將我妻子的病歷卡,直接送到林巧稚大夫手里。她聽完我的要求,竟脫口說出:“我就是林巧稚。”
噢!我望著她,和我在報上見到過的她的照片一模一樣??墒?,這又是為了什么呢?讓一位著名的婦科專家,坐在走廊上叫號!
我向她陳述著我妻子的悲慘遭遇,林大夫耐心地傾聽著,時而搖頭,時而嘆息。終于她激動得從椅子上站起來,手里的病歷卡在瑟瑟地發(fā)抖。她那充滿慈愛的目光,被晶瑩的淚水模糊住了。她又強忍著把淚水吞了回去,果斷地問我:“病人在哪里?領我去看看!”
(1)“迎著太陽往東走”除了寫景,還表達了什么樣的心情?(2分)
(2)“她聽完我的要求,竟脫口說出:‘我就是林巧稚?!边@句話說明了什么?(3分)
(3)這段文字塑造了林巧稚怎樣的形象?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3分)
3.閱讀《“大國工匠”彭祥華》,完成(1)~(3)題。(8分)
川藏鐵路屬于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的重點項目,鋪設難度創(chuàng)造了新的世界之最:僅一條雅魯藏布江,就要被這條鐵路橫渡16次;它更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鐵路,總長1800多千米的路基,累計爬坡高度超過14000米,臺階式八起八伏,被外媒稱為“巨大的過山車”。
2015年6月,川藏鐵路的拉薩至林芝段全面開工,中鐵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級技師彭祥華和工友們現(xiàn)在開鑿的是拉林段地質(zhì)最復雜的東噶山隧道。川藏鐵路的地質(zhì)基礎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縫合帶,屬于地震多發(fā)區(qū),在這樣的地質(zhì)構造帶上挖隧道,幾乎等于在掏“潘多拉的盒子”。
隧道開掘的第一步,是清除洞口外側(cè)山坡上那些不牢靠的石頭。它們稍受震動就有可能滑落,不僅對工程作業(yè)會帶來巨大威脅,甚至會殃及洞口下方的雅魯藏布江水,給西藏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破壞,因此洞口排險清爆要膽大心細。
彭祥華像往常一樣,在懸崖峭壁上尋找著最佳安裝地點,徒手安裝炸藥。
彭祥華的父親是新中國第一代鐵路工人,參加過20世紀50年代開工的成昆鐵路建設,那是20世紀的世界鐵路建設奇跡。
【同期聲】
彭祥華:我父親修成昆鐵路的時候,爆破技術也沒那么先進,1000米基本上要死一個人。賀龍司令還送了一面錦旗,就是“開路先鋒”。
現(xiàn)在,兒子來續(xù)寫新的世界鐵路建設奇跡,也傳承著父輩的膽魄和技能。
【同期聲】
彭祥華:放炮了······
同事:起爆?。ū坡?,煙塵)
彭祥華所在的中鐵二局二公司,擁有出色的隧道爆破團隊,承擔過很多重大隧道的施工任務。彭祥華是這個團隊的翹楚,被同事們公認為爆破王。
……
決定精準爆破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裝藥量,為此,彭祥華一直都是自己分裝炸藥。憑借著多年分裝炸藥的經(jīng)驗,彭祥華能夠把裝填藥量的誤差控制得遠遠小于規(guī)定的最小誤差。
……
隧道內(nèi)爆破面上通常有幾十個炮孔,每個炮孔中的引爆雷管都要按照設計順序爆炸,不同炮孔之間的起爆時差,在10~100毫秒間,還不到一眨眼的工夫。
【同期聲】
彭祥華:裝4節(jié)半。
每個炮孔的相對位置、精準裝藥量、引爆時間等因素,必須作為相互密切關聯(lián)的系統(tǒng)來考慮,讓它們以最佳效果相互作用,以求得嚴格控制下的合適的爆破力度。
【同期聲】
彭祥華:加1節(jié)。
那些在外人看來狂烈的爆破,在彭祥華的耳中是旋律清晰有序的彈奏。
彭祥華和同事們可以保證自己不會出現(xiàn)誤差,但是,大地心中的秘密總有人類猜不透的地方。彭祥華和工人們最擔心的問題還是出現(xiàn)了:青藏高原充沛的山體內(nèi)蓄水,在爆破之后大量地涌流出來。這是隧道爆破最怕遇到的情況,一旦水勢過大,泡軟巖體,很可能就會出現(xiàn)塌方,這將導致已經(jīng)完成的隧道爆破工作量完全報廢,影響到整個線路的工期。
(1)為什么說洞口排險清爆必須要膽大心細?(2分)
(2)文中畫線句子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3)結合選文概括彭祥華的工匠精神。(3分)
五、詩詞鑒賞(8分)
閱讀《念奴嬌·赤壁懷古》,完成1~3題。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1.作者是如何描繪赤壁風景的?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何作用?(3分)
2.“千古風流人物”與“一時多少豪杰”的內(nèi)涵有什么不同?(2分)
3.詞中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六、文言文閱讀(10分)
閱讀《六國論》,完成1~4題。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贝搜缘弥?/p>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3.下列對本文有關內(nèi)容的賞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文章開篇直截了當提出論點“弊在賂秦”,分別從“不賂者”和“賂者”兩個方面進行初步論證,剖析深入,邏輯嚴密。
B.第四段以齊、燕、趙三國滅亡的進程,具體論證了“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如燕國起初全力反抗秦國侵略,但后來由于派遣刺客,殺了良將李牧,于是終致滅亡。
C.為了增強說服力,作者還運用了多種方法,如用“今日”“明日”,夸張地描述了割地賂秦的頻繁,表現(xiàn)了秦國的貪婪。
D.文章借古諷今,表面上批評的是六國,實際上是譏諷北宋統(tǒng)治者采取以賂求和的妥協(xié)投降政策,并告誡統(tǒng)治者切勿“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2)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七、應用文寫作(10分)
高三(2)班的李明準備出墻報,需向?qū)W??倓仗庮I6張白紙,3盒顏料,2盒粉筆。
請你以李明的名義向總務處寫一張領條。
要求:格式規(guī)范,內(nèi)容完整,語言得體;行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人名和校名。
八、作文(25分)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范兒”,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范兒”,不同職業(yè)有不同職業(yè)的“范兒”,一個人也可能有一個人的“范兒”,不同年齡的人群也有不同的“范兒”,校園里正值青春的少男少女們,你們的“青春范兒”是怎樣的呢?
請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與思考,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除詩歌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181050052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