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親 情
親情是這世間永恒的主題,它可以是深沉的母愛,承載著“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擔(dān)憂與關(guān)懷;它可以是無言的父愛,一如朱自清筆下父親的背影,如同大山那般深沉。在這個世界上,血緣的親情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親情的光芒流轉(zhuǎn)筆尖,在紙上敘寫出溫暖動人的回憶。生命有限,真情長存。這血濃于水的親情,讓世界變得更加明媚,更加溫馨。
我記得在很小的時候,有一次父親到鳳山去開會,開完會他到市場去吃了一碗肉羹,覺得是很少吃到的美味,他馬上想到我們,于是先到市場去買了一個新鍋,然后買了一大鍋肉羹回家。當時的交通不發(fā)達,車子顛簸得厲害,回到家時肉羹已冷,且溢出了許多,我們吃的時候已經(jīng)沒有父親形容的那種美味了。可是我吃肉羹時心血沸騰,特別感到那肉羹是人生難得,因為那里面有父親的愛。
在外人的眼中,我的父親是粗獷豪放的漢子,只有我們做子女的知道他心里極為細膩的一面。他不管到什么地方,有好的東西一定帶回給我們,所以在我童年時代,父親每次出差回來,總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候。
父親是影響我最深的人。父親的青壯年時代雖然受過不少打擊和挫折,但我從來沒有看過父親憂愁的樣子。他是一個永遠向前的樂觀主義者,再壞的環(huán)境也不皺一下眉頭,這一點深深地影響了我。父親也是個理想主義者,這種理想主義表現(xiàn)在他對生活與生命的盡力,他常說:“事情總有成功和失敗兩面,但我們總是要往成功的那個方向走。”
由于他的樂觀和理想主義,使他成為一個溫暖如火的人,只要有他在就沒有不能解決的事,就使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也是個風(fēng)趣的人,再壞的情況下,他也喜歡說笑,他從來不把痛苦給人,只為別人帶來笑聲。
小時候,父親常帶我和哥哥到田里工作,透過這些工作,啟發(fā)了我們的智慧。例如我們家種竹筍,在我沒有上學(xué)之前,父親就曾仔細地教我怎么去挖竹筍,怎么看土地的裂痕才能挖到?jīng)]有出青的竹筍。二十年后,我到竹山去采訪筍農(nóng),曾在竹筍田里表演了一手,使得竹農(nóng)大為佩服。其實我已二十年沒有挖過筍,卻還記得父親教給我的方法,可見父親的教育對我影響多么大。
也由于是農(nóng)夫,父親從小教我們農(nóng)夫的本事,并且認為什么事都應(yīng)從農(nóng)夫的觀點出發(fā)。我后來從事寫作,剛開始的時候,父親就常說:“寫作也像耕田一樣,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沒有不收成的?!彼=形也灰獙懻挝恼?,他說:“不是政治性格的人去寫政治文章,就像種稻子的人去種檳榔一樣,不但種不好,而且常會從檳榔樹上摔下來?!彼=形叶鄬懶┯谌擞幸娴奈恼?,少批評罵人,他說:“對人有益的文章是灌溉施肥,批評的文章是放火燒山;灌溉施肥是人可以控制的,放火燒山則常常失去控制,傷害生靈而不自知?!彼形易鰟?chuàng)作者,不要做理論家,他說:“創(chuàng)作者是農(nóng)夫,理論家是農(nóng)會的人。農(nóng)夫只管耕耘,農(nóng)會的人則為了理論常會犧牲農(nóng)夫的利益?!?/p>
父親的話中含有至理,但他生平并沒有寫過一篇文章。他是用農(nóng)夫的觀點來看文章,每次都是一語中的,意味深長。
有一回我面臨了創(chuàng)作上的瓶頸,回鄉(xiāng)去休息,并且把我的苦惱說給父親聽。他笑著說:“你的苦惱也是我的苦惱,今年香蕉收成很差,我正在想明年還要不要種香蕉。你看,我是種好呢?還是不種好?”我說:“你種了四十多年的香蕉,當然還要繼續(xù)種呀!”
他說:“你寫了這么多年,為什么不繼續(xù)寫呢?年景不會永遠壞的。假如每個人寫文章寫不出來就不寫了,那么,天下還有大作家嗎?”
我自以為比別的作家用功一些,主要是因為我生長在世代務(wù)農(nóng)的家庭。我常想:世上沒有不辛勞的農(nóng)人,我是在農(nóng)家長大的,為什么不能像農(nóng)人那么辛勞?最好當然是像父親一樣,能終日辛勞,還能利他無我,這是我寫了十幾年文章時常反躬自省的。
父親有五個孩子,這里面我和父親相處的時間最少,原因是我離家最早,工作最遠。我十五歲就離開家鄉(xiāng)到臺南求學(xué),后來到了臺北,工作也在臺北,每年回家的次數(shù)非常有限。有時頗為自己不能孝養(yǎng)父親感到無限愧疚。父親很知道我的想法,有一次他說:“你在外面只要向上,做個有益社會的人,就算是有孝了?!?/p>
我后來從事報道文學(xué),在各地的鄉(xiāng)下人物里,常找到父親和母親的影子,他們是那樣平凡、那樣堅強,又那樣偉大。我在后來的寫作里時常引用村野百姓的話,很少引用博士學(xué)者的宏論,因為他們是用生命和生活來體驗智慧,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最偉大的情操,以及文章里最動人的素質(zhì)。
(選自《常想一二,不思八九》,有刪節(jié))
賞析
這是一篇懷念父親的散文。文章語言樸實,情感真摯,貫穿著父親的人生哲理,頗有深意。
本文敘事層次比較清晰,選取平凡的事件,刻畫了一個樂觀、堅強、溫暖的農(nóng)民父親形象。父親的笑不僅是他個人的標志,更是對“我”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人物描寫的方法上,語言描寫最能表現(xiàn)父親對“我”的影響,例如“對人有益的文章是灌溉施肥,批評的文章是放火燒山;灌溉施肥是人可以控制的,放火燒山則常常失去控制,傷害生靈而不自知”,用生動的比喻用告訴“我”,寫文章批評人對人的傷害會有多大,可見父親的見識讓人欽佩,教會“我”許多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