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闡釋
“集群圣之大成,振玉聲金,道通中外;立萬世之師表,存神過化,德合乾坤。”臺灣省臺南市孔廟的這副贊聯(lián)道出了孔子的偉大??鬃邮谕饺Вt者七十二人,以其為代表的儒家學(xué)派在當時被尊為顯學(xué),成為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儒家思想奠定了中華文化之根,深深地滲入到中國人的血液中??鬃右脖缓笕俗鸱Q為“至圣”。
德莫過法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者愛人”,在仁愛思想的邏輯下,他又提出了“仁義禮智”的道德倫理準則,提倡人們過一種有愛、有序的道德生活。在孔子的教育下,孔門的弟子大多文質(zhì)彬彬,有君子氣質(zhì),且充滿愛心,經(jīng)常做好事幫助別人??鬃哟蠖嘟o予鼓勵。但有一件事卻是例外。為子貢去齊國辦事時,遇到了一些貧困無依、淪落為奴隸的魯國人。子貢慷慨解囊,自己花錢替他們贖身,并把他們帶回祖國。按照魯國的規(guī)定,替在外為奴的魯國人贖身的人,可以去國庫領(lǐng)一筆賞金。但子貢對賞金毫不在乎,做了好事,還給政府省下一大筆錢。魯國人認為子貢是大慈善家,子貢成了魯國最可愛的人。但孔子很不高興,他把子貢叫過來,狠狠地批評了他一頓。孔子說,做好事不拿獎賞,在私人道德上值得鼓勵,但這卻給世人樹立了一個“壞榜樣”,別人也想贖回奴隸,但又羞于去領(lǐng)賞,你子貢有錢可以不在乎,但絕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這樣就逐漸沒有人再去做贖回奴隸的事情了。
素材解讀
在很多人看來,子貢的行為是高尚的。但在孔子看來,子貢這樣做卻在無形中抬高了道德的門檻,會讓別人在做好事時陷入一種深深的道德焦慮之中,想做好事,卻可能變得裹足不前了。因此,子貢表面上是做了一件好事,客觀上卻帶來了不利的后果。因此孔子認為,子貢的善,客觀上卻成為了一種惡。
適用話題
換位思考 主觀與客觀 初衷與結(jié)果 好心辦壞事
運用范例
做事情不能光看動機,還要考慮結(jié)果。從古至今,“好心辦壞事”的情形屢見不鮮。孔子就曾批評過弟子子貢解救了奴隸卻放棄領(lǐng)取賞金的行為。自己做了好事卻放棄賞金,獲得了社會一時的好評,卻沒想到由此可能給別人帶來了“想做好事卻又不敢做”的顧慮。因此,當我們決定做一件事情時,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千萬不要一時沖動。如果光從好的動機出發(fā)而不考慮事情的后果,很可能就會好心辦壞事了。
因人而異
子路曾經(jīng)問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yīng)該馬上實行?”孔子說:“還有比你更有經(jīng)驗、更有閱歷的父兄呢,你應(yīng)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哪里能馬上就做呢?”冉有也問了孔子同樣的問題:“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yīng)該馬上實行呢?”孔子卻答道:“當然應(yīng)該馬上實行?!惫魅A看見孔子面對同樣的問題而答復(fù)不同,想不通,便去問孔子??鬃诱f:“冉有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p>
素材解讀
做事情不能機械呆板、膠柱鼓瑟,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懂得變通。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對子路和冉有提出的同樣的問題,孔子根據(jù)他們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這種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的靈活處事方法,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與借鑒。
適用話題
因地制宜 因人而異 懂得靈活變通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運用范例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鼻宕娙巳钤倪@首《吳興雜詩》道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
想當年,圣人孔子就曾遇到子路和冉有這兩位學(xué)生提出的同樣一個問題:“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yīng)該馬上實行?”而孔子給出的回答卻是截然不同的——對于遇事畏縮的冉有,孔子就鼓勵他“當然應(yīng)該馬上實行”;而對于遇事輕率的子路,孔子就叮囑他“三思而后行”:“還有比你更有經(jīng)驗、有閱歷的父兄呢,你應(yīng)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哪里能馬上就做呢?”如此看來,天下從來就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做事法則,一定要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這才是把事情做好的方法。
安貧樂道
孔子到達陳國,寄住在司城貞子(陳國大夫)家,住了三年。楚國聽說孔子在陳國與蔡國之間,便派人聘請孔子,準備把有戶籍的民社方圓七百里之地封給孔子。孔子前往拜見回禮,在從陳國去往蔡國途中被圍困,無法行路,斷絕了糧食。隨從的弟子疲憊不堪,餓得站不起來。但孔子仍繼續(xù)講習(xí)誦讀、演奏歌唱、傳授詩書禮樂,毫不間斷。子路生氣,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會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能固守窮困而不動搖,小人窮困就胡作非為了。”
素材解讀
孔子雖然一生顛沛流離,但他能安然處之,遇事不畏懼、不逃避,以一種達觀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中的失意。對于“樂天知命、通達自得”,孔子可謂給世人做出了表率。這也告誡今人,在任何艱難的時候,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情,都應(yīng)該維護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適用話題
堅守 淡泊 達觀 逆境 安貧樂道
運用范例
我們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與價值觀。金錢絕不是萬能的,人絕不能見利忘義,尤其是身處困境時,就更應(yīng)該堅守自己的良知。
至圣孔子在從陳國去往蔡國的途中被圍困,孔子仍“講誦弦歌不絕”,面對弟子子路的質(zhì)問,孔子回答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痹诳鬃拥男哪恐?,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fā)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肯放棄道義。他曾說過:“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碑斎?,對于孔子的安貧樂道,我們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鬃右苍f:“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薄案欢汕笠?,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笨傊痪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