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愷忻
小班幼兒對動物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通過觀察能發(fā)現(xiàn)動物身上不同的特征,在《動物花花衣》主題背景下,我選擇了動物皮毛這一點,引導幼兒為“一種顏色皮毛”、“點點皮毛”和“黑白皮毛”的動物找朋友。平時在父母陪同下,很多幼兒在商場里都有抽盲盒的生活經驗,為我此設計了“動物魔法盲盒”這一游戲形式,它非常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從而鼓勵幼兒調動多感官、觀察不同動物皮毛的特征,積累和拓展對動物皮毛的認知經驗。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jù)小動物皮毛的特征為小動物們找朋友。
2.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幫助小動物找到朋友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奶牛叫聲音頻、動物魔法15個(根據(jù)幼兒實際人數(shù)準備)、立體動物環(huán)境教具、相關分類卡片。
2.經驗準備:幼兒已能分辨動物的明顯特征。
活動過程:
一、動物躲貓貓
師:你看到誰躲起來了?它躲在哪?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呢?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通過小動物身上的花紋、身體的一部分還有叫聲來找到它們。
【設計意圖:游戲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我選擇了兔子、獵豹和奶牛,這三個孩子比較熟悉的小動物,從已知的經驗入手,引出今天的活動。三種動物以不同的出場方式,請孩子找一找它們躲在了哪里,寶貝們們睜大了眼睛尋找,所以一開始孩子們就非?!皹氛f”,過程中充滿童趣。我通過追問,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小動物身上的特征、皮毛的顏色等,幼兒都愿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我借機抓住了個別幼兒所說的,想請更多的動物一起來做朋友,以此萌發(fā)幼兒幫助小動物找朋友的意愿,自然過渡到第二個環(huán)節(jié)?!?/p>
【鏡頭一:我說:“今天有許許多多的小動物來玩躲貓貓的游戲,我們一起喊‘1,2,3’把它們請出來吧?!彪S著我的邀請,孩子們的熱情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紛紛睜大了眼睛四處張望,想要找出小動物在躲在了哪里。恬恬說:“我看見獵豹躲在草叢的后面?!睏潡澱f:“獵豹是黃黃的皮毛上有著黑黑的斑點?!辫骱阏f:“我看到兔子的長耳朵啦,在盒子等后面。”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我問道:“你們能學學小兔子的長耳朵嗎?”孩子們紛紛豎起小手,模仿起小兔子。隨后,我播放出‘奶牛叫聲’的音頻說,“你們聽!出這是誰的聲音嗎?”,慢慢地我出示奶牛的局部,逐步提供線索,“找到啦,找到啦,原來是黑白皮毛的奶牛來啦!”就在這一刻,幼兒探索的積極性充分地被調動了?!?/p>
二、動物魔法盲盒
師:哇,來了這么多的動物朋友,它們都一個個住在動物魔法盲盒里,它們都想和我們做朋友,誰愿意來抱抱它們,把它們抱到愛心座位上坐好。
(一)玩玩動物骰子
師:現(xiàn)在每個人都有盲盒,接下來讓我們來玩一玩。
師:小盲盒轉一轉,小動物看一看,愛心椅坐下來。最最上面坐著誰?
小結:我們只要轉一轉看一看,就能找到動物魔法盲盒上的小動物。把它們放在最上面,也能讓大家都看見它們。
(二)幫動物找朋友
1.一種顏色的皮毛——兔子
師:小兔子說我喜歡身上只有一種顏色的小動物,你能幫我找找嗎?
小結:原來黑兔、大象和山羊的身上的皮毛都只有一種顏色,它們都是小兔的朋友。
2.點狀皮毛——獵豹
師:獵豹也想來找朋友,它可能會找誰做朋友呢?
師:獵豹說我要找穿著點點衣服的小動物做朋友。誰能幫我找一找?
小結:這次獵豹找到了斑點狗和梅花鹿做朋友,點點花紋真好看,找到朋友真開心。
3.黑白皮毛——奶牛
師:奶牛想找誰做朋友呢,我們來問問它。奶牛說我喜歡身上有黑、白兩種顏色的小動物,快來幫我找找吧。聽了奶牛說的話,你們會幫它找誰做朋友呢?
小結:瞧,斑馬、斑點狗和熊貓都穿著黑色和白色的衣服,它們成為了奶牛的朋友,黑白兩色是朋友。
師:它們都有黑色和白色的皮毛,但身上的花紋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小結:奶?;y小塊塊,狗狗花紋是點點,斑馬花紋是條條,熊貓花紋大塊塊。黑白兩色小動物,身上花紋各不同。
【設計意圖:孩子們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能通過觀察,去猜測這是什么小動物愿意和小白兔、獵豹和奶牛做朋友,分別以一種顏色皮毛、點點皮毛和黑白皮毛的動物作為區(qū)分。最后在這黑白皮毛的小動物這里強調了花紋是有大塊狀的,有小塊狀的,有條紋狀的,有點點狀的,幫助孩子去區(qū)分、認識黑白皮毛的小動物。小班幼兒喜歡重復性的故事結構,提問隨著三種小動物的出現(xiàn),逐漸增加難度,孩子們從尋找一種顏色皮毛的動物到尋找點點皮毛的動物,再到尋找黑白皮毛的動物,并且需要說出其中的不同點,形成一定的難度階梯。】
【鏡頭二:我以變魔法的口吻說到:“那我來變出更多小動物好嗎,‘咕嚕咕嚕變變變’,變出可愛的小動物,請你們幫我一起來把這個魔法咒語念一念吧?!惫?,孩子們興致高漲:“咕嚕咕嚕變變變,變出可愛的小動物”。然后,我示范玩動物魔法盲盒的玩法:“我們只要轉一轉看一看,就能找到盲盒上的小動物。把它們放在最上面,也能讓大家都看見它們?!?/p>
孩子們都躍躍欲試,幫助兔子找一種皮毛顏色的動物,這個問題對于小班第二學期的孩子比較簡單,寶寶們都能回答出來。我小結:“原來黑兔、大象和山羊的身上的皮毛都只有一種顏色,它們都是小兔的朋友?!苯又?,孩子們分別給獵豹找身上是點點皮毛的朋友,給奶牛找黑白皮毛的朋友。幼兒在我的提問、追問中,逐步幫助小動物找到朋友。我及時表揚孩子:“今天,我們幫小兔找到了一種顏色皮毛的動物朋友,幫獵豹找到了點點皮毛的動物朋友,幫奶牛找到了黑白兩色的動物朋友,小動物說:你們找的朋友它們很喜歡,謝謝你們!”】
三、盲盒對對碰
師:接下來,請你們?yōu)樽约好ず欣锏膭游镎乙徽宜呐笥?。接下來請你們抱著自己拋到的小動物走一走,看一看身邊其他小朋友手里的動物,為自己拋到的小動物找一個朋友。
小結:只要它們有相似的地方,就能成為朋友。
【設計意圖:以游戲的形式貫穿整個集體教學活動,在“動物魔法盲盒”對對碰的游戲中,孩子們情緒高漲、意猶未盡,觀察、尋找、表達、交往等多種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和培養(yǎng)。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表達表現(xiàn),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有初步的同伴交往,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游戲帶給他們的樂趣。在最后一個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如果有的孩子沒有根據(jù)皮毛的特征“對對碰”時,只要孩子能說出適當?shù)睦碛?,教師都應該以積極、鼓勵、開放的態(tài)度去鼓勵和支持他們??上驳氖敲總€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是開展活動成功的第一步,希望幼兒都能在每一節(jié)活動課中做到,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快樂的學習,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幼兒真正體驗到幫助小動物找朋友的樂趣。】
【鏡頭三:整個活動中小朋友興趣濃厚,幼兒都能拿起“動物魔法盲盒”,看一看,找一找,幫助小動物找朋友。但當其他孩子發(fā)言的時候,有的幼兒會忍不住被“動物魔法盲盒”吸引。我請孩子把“盲盒”安靜地放在“愛心座椅”上。可沒有過一會兒,個別的孩子又忍不住了。我想可以下一次游戲開始之前,教師就需要將游戲的規(guī)則和要求說明確,減少孩子學習活動中的干擾。
“動物魔法盲盒”對對碰的游戲開始了,孩子們一邊念著兒歌,一邊拋起盲盒,隨后站起身來找朋友對配。小咪和西西拋到的分別是斑馬和奶牛,于是我回應道:“你找的朋友它們都是黑白皮毛?!毙∫婧丸骱阏业降氖前唿c狗和獵豹,我提問:“為什么你們倆是好朋友呢?”小益回答到:“它們都有點點皮毛吖!”這是,我發(fā)現(xiàn)了提問預設之外的配對,棟棟和月月抱著山羊和奶牛碰在了一起,我有些不解地問道:“它們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呢?”月月說:“葉老師,你看它們都吃草?!边@是超出預設的回答啊,是啊,寶貝說得沒錯。順著孩子們的回答,我回應:“原來,只要有相同的地方就能成為好朋友啊,找到好朋友的感覺真好!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