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采霞 王張俊
一、課題名稱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方式的研究
課題的核心概念:
課堂教學評價:課堂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使學生從愛學英語變?yōu)闃穼W英語,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因此課堂評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學評價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有效的教
學評價能及時調(diào)整和改進課堂效率,有效的教學評價對小學英語課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我校是一所處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南疆團場的一所學校,學生數(shù)量相對較多,一所學校百分之95的都是少數(shù)民族學生,每個家庭有三四個孩子,我校學生人數(shù)達到三千多名學生,90個班級,每個班級有45到50名學生,2016年前都是用母語授課,一句漢語也不會說,更不用說英語了,2012年的時間,我?guī)У氖侨昙壍钠瘘c班,雖然學生聽不懂漢語,但是我用肢體語言,動畫,兒歌,游戲,教學評價等方法來教授英語課,活躍課堂氣氛,用最吸引學生的教學評價方式來讓學生喜歡英語,愛英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經(jīng)過一年的英語教學,學生不但能說出英語,而且還能背誦單詞和英語,期末考試班級的評均分達到了95分,以優(yōu)異的成績是辦學以來的最高成績,來回報學校,回報祖國,獲得學校和家長的好評,2013年到2016年帶出去了三個畢業(yè)班,平均分分別是93,92,90,有15名學生考了100分滿分,孩子們非常喜歡英語課,有的學生連一本書都能默寫過,我當老師的都感到驚訝,每當我上課的時候,就像舞蹈老師一樣,邊唱邊跳,用各種教學評價來鼓勵學生,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不斷的積累教學經(jīng)驗的同時,不斷的提高教學質(zhì)量,在2021年的雙減知識競賽中我所帶的學生13名學生考了100分,第一次突破了學校的滿分100分,獲得了優(yōu)秀教師稱號,是全校最高成績,是學科帶頭人,由于英語學科的特點,每個班有部分學生,因智力和家庭的影響,隨著所學語言知識的增多,內(nèi)容的加深,尤其是詞匯量的增加,相當一部分學生感到力不從心,學生因?qū)W習滯后而產(chǎn)生、怕學情緒,從而導致他們在英語學習中求知欲減弱,主動性弱化,學習能力退化,從而直接影響學生英語綜合素質(zhì)的形成和發(fā)展,老師適度的教學評價,就可以激勵這些孩子努力學習,在學習上有一定的興趣,在學生的心目中,得到老師的認可、贊揚會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其影響力是無法衡量的,作為英語教師,要考慮如何運用好我們的評價主體地位,采用適當靈活、有效的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培養(yǎng)人才的目的。
三、本課題選題的立論依據(jù)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教學與評價是唇齒相依的關系,為了能科學、全面地評價小學英語教學,評價小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過程及學習的效果,有必要對小學英語教學進行多元評價,即建立多樣化和可選擇性的、能注重學生個別差異、更能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評價模式。
(一)理論依據(jù)
多元智能理論與多元化評價: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于1983年在《智力的結構:多元智力理論》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多元化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除了有語言智能、數(shù)理邏輯智能以外,還有音樂智能、運動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控制智能和存在感智能等。每個學生也都擁有多種智能,并以不同的結構形式構成自己的獨特性,智能并非像傳統(tǒng)智力定義所說的那樣是以語言、數(shù)理推理等能力作為衡量其水平高低的唯一標準,而是以能否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和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為核心的,多元智能的理論提示我們,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智能強項和獨特價值,對所有的學生都采用同樣的單一評價方式是不合理的,只有多樣性的課堂評價方式才是有效的,能夠服務于教學的,例如,有的學生喜歡口語評價,有的學生喜歡上臺表演,有的學生喜歡讀單詞,有的學生喜歡發(fā)一個小貼花,有的學生喜歡唱歌等,老師都可以用多種方式來評價學生,讓課堂活躍起來。
(二)心理學理論基礎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具有好奇心、模仿性、好動性,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相對較短,學生越受老師關注越容易取得成功,教育的實質(zhì)就是一種情感教育,愛的教育,不是批評和體罰的教育,它要求整個英語教學不僅是一種語音、語調(diào)、語句的傳授和訓練,而且是一種溫馨的情感交流和智慧潛能的開發(fā),是社會交往能力的早期培養(yǎng)。
四、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及意義
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評價”為內(nèi)容核心,本課題主要從評價主體、評價標準、評價形式這三要素出發(fā),探索形成多元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主體,進行學習行為表現(xiàn)的評價、聽說讀寫能力的評價、學習情感策略的評價、課堂學生合作學習的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評價、學生學習綜合評價觀察與記錄、開展課外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貫穿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教師評價等等。
研究意義:
一是讓老師和學生真正跳出“應試教育”的圈子,沖破考試的“圍城”,還學生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
二是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通過開展教學評價的試驗,教師既是教學評價的實踐者,又是教學評價的研究者,提高師生的評價能力,提高教師的內(nèi)在知識素養(yǎng)、評價意識和評價能力,促使教師改進和調(diào)整教學策略和方法,為打造出一支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隊伍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是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評價,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動腦,動口,動手去學習,課堂上評價意見的交流活躍,不僅能激活整個課堂教學氣氛,還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大大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學生的收獲
通過改變原有的單一、枯燥的課堂評價方式,教師將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通過自評、他評以及小組之間的相互評價,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師豐富評價語言,優(yōu)化評價內(nèi)容,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