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偉 湯彩霞
▲▲技法指導
清代戲劇家李漁曾說:“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备呖甲魑闹?,優(yōu)美的開頭被稱為“鳳頭”,擁有這件“法寶”,對考場寫作大有裨益。
所謂“鳳頭”,指文章開頭要新穎、別致,議論文的應當做到明、簡、精。
一、明,即明確。議論文開頭最忌拐彎抹角,最好開門見山。
如荀子《勸學》開頭“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即為中心論點,直截了當,不拖泥帶水。這種開頭,讀者一看便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
二、簡,即簡潔。議論文開頭最忌啰里啰嗦,“下筆千言,離題萬里”,要簡明扼要,直奔主題,讓人對寫作中心一目了然。如:
無論是要做好平凡小事,還是成就卓越功勛,都離不開筑夢和篤行。它們就像一個人的左手和右手,誰也離不開誰。
這樣的開頭簡潔明了,形象生動。
以上兩點是從議論文開頭的思想內容來切入。事實上,近年來議論文開頭的寫作,已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開門見山,即直接展示觀點,而是通過簡述材料導出觀點,這就要求同學們掌握一定的寫作技法,就是下面的“精”。
三、精,即精彩。這里的“精”就是指議論文開頭可巧用引用、排比、設問、激趣等方法,來吸引讀者。
1.引用開頭,內蘊深厚。
在文章的開頭引用名言警句、諺語格言、詩詞和流行語等,以此引出中心論點,一來可以增加說服力,二來可以彰顯文化底蘊。這個方法不僅在文章開頭可以用,且在全篇都可以用。如:
白居易曾言:“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我們得承認,時間對認識事物價值起著重要作用。經歷時間的沉淀,一些事物的價值得以展現(xiàn)于世人面前。
2.排比開頭,氣勢恢宏。
開頭安排一系列排比句,之后引出中心論點,會讓整篇文章顯得句式整齊,氣勢豐沛,富有感染力。如:
砸破水缸,放水救人;樹洞灌水,浮起小球;刪去“枝蔓”,霍顯句意;添加“枝葉”,破解難題。這一“砸”,一“灌”,一“刪”,一“加”間,重要的是腦洞大開,學以致用。
開篇用排比句羅列四種現(xiàn)象,用整齊的句式表達同一種內涵——腦洞大開,學以致用。
3.設問開頭,吊人胃口。
開篇設置問句,先就要議論的問題提出疑問,再通過回答提出中心論點。這種寫法既清晰又深刻,很容易引起讀者的注意,引發(fā)他們往下閱讀的興趣,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睉?zhàn)火的硝煙散盡,拋頭顱灑熱血的年代遠去,今日之青年腳下,是時代造就的康莊大道,心中懷揣的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這個大有可為的年代里,青年當如何自處?我想,青年應當“立足可為,志在有為”!
作者引用先賢李大釗的話開篇,后提出疑問:“在這個大有可為的時代里,青年當如何自處?”“立足可為,志在有為”既為答句,也是中心論點。以設問的方式引出觀點,點明當代青年一要樹立信念,二要付出行動。
需要提醒同學們的是,有疑才能發(fā)問,無疑就不要設問了。
4.激趣開頭,吸引眼球。
在文章開頭,先擺出一個社會熱點,或事件,或現(xiàn)象,甚至矛盾,然后點出其實質,這種方法,很吸引人的眼球,尤其適用于任務驅動型作文的開頭。如:
近年來,文學界關于魯迅的討論頗多。諸如魯迅與胡適誰是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這個時代是需要魯迅還是需要沈從文等,非此即彼,逼著人非要選邊站不可。其實文學的殿堂里,不能只有一座高峰,魯迅與胡適、沈從文都是獨立的高峰。
本文開頭采用激趣式,以“文學界關于魯迅的討論頗多”這一大膽論述,直接設置懸念,通過“逼著人非要選邊站不可”啟發(fā)人的思考,最后拋出自己的觀點:“其實文學的殿堂里,不能只有一座高峰”,既鮮明又有力,既客觀又深邃。
當然,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借鑒其他方法,切實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訓練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2021年10月16日,《人民日報》微博發(fā)了一條“跨越時空的同一天”的博文,引發(fā)網友熱議。1964年10月16日的《人民日報》報道我國第1顆原子彈爆炸成功;2003年10月16日的《人民日報》報道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圓滿成功;2021年10月16日的《人民日報》報道“神舟十三號”發(fā)射任務圓滿成功。
這看似極為巧合,但巧合中又有著深刻的必然。上述材料帶給你怎樣的感悟和認識?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優(yōu)秀習作
懷民族精神,鑄國之未來
◎袁雅文
生于斯,仰止古圣白虹貫日,春風駘蕩;長于斯,傲瞰神州大風起兮,萬邦景仰。中國從積貧積弱到如今的盛世安康,一代代中國人付出難以計數的持續(xù)努力,秉承了多少令人仰止的可歌精神。如今重任落于吾輩之肩,吾輩當以此等精神,鑄國之未來。
吾輩愿以雨撲燈不滅的精神,為國鋪一條康莊大道。
村上春樹曾曰:“當你穿越了暴風雨,你便不是原來那個人了?!迸c命運抗爭的人,自強不息,命運便會以鋼鐵塑其骨梁。憶往昔崢嶸歲月,長津湖戰(zhàn)役中,中國志愿軍戰(zhàn)士在寒夜任朔朔烈風穿身而過,不改其志;“00后”吳幽目不能至所逐之地,心可代之,不改其愛;“斷翼少年”趙旭心慕飛翔,不改其夢,終振翅九霄。一場煙雨落城,雨撲燈未滅,撐傘便可行,何須畏之?青年應以自強不息為則,莫畏煙雨,勇敢前行,走下去,便是繁花簇擁、人聲鼎沸的康莊大道。
吾輩愿以風卷旗猶揚的精神,為國展一幅錦繡山河圖卷。
梅堯臣說:“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剛。”吾輩青年當以此等精神鑄吾輩體魄。昔有徐霞客三年走完蒼梧碧海,不改其志;今有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近六十年,不忘初心。遇挫更堅定,不滅心中向往。此等精神,若雄鷹觀望藍天,振翅九霄;若駿馬長嘶,奮蹄原野。侵晨而起,不懼夜長,海浪漫溯,任染一方。即使波濤洶涌,也有可行之山河,何懼之有?青年當勇于奮斗,不畏狂風,走下去,便可盡覽積翠如云、流嵐霧靄的美好山河。
吾輩愿以穿石不棄滯的精神,為國書一篇汗青文章。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朗月照花,深潭微瀾,不論順逆,不論成敗,只論堅持。若不以奮斗付年華,若不以勤懇饋日月,何日抵達心之所向?李憶祖堅守新疆六十年,建設祖國;旗手張自軒揮旗1300多次,為國榮光;少年曹原鉆研石墨烯如癡如迷,為國創(chuàng)輝煌。堅持,再堅持,青史留名,為韶華添光。
江河縈紆,峰巒錯落,日月盈昃,四時賡續(xù)。玫瑰生于荊棘,不貪綠蔭;煙花冷于塵土,精神永駐。親愛的青年,愿你懷揣這樣的精神,不懼歲月長,堅信未來榮光!
【作者系河南省通許實驗中學學生】
點評
看似巧合,實則必然,因為必然的背后蘊含的是科技工作者們接力奮進、協(xié)同攻關、不斷超越的中國精神。作者從材料中準確提煉出這一主題。文章用詞精練,技巧嫻熟,特別是文章開頭立足當下,贊揚了中國青年的付出,排比句式的運用,有效表達了作者自豪的態(tài)度和當仁不讓的勇氣,讀來讓人備受鼓舞,精神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