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可馨
“這么大的人了,做事還丟三落四,什么事都要到最后一刻才想起來做,你這毛病什么時候能改呀……”媽媽又開始嘮叨了。
早飯時,我忽然想起前幾天老師交代的數(shù)學(xué)資料忘買了,可今天上課就要用,連忙說:“媽,快快快,我忘了準(zhǔn)備之前老師讓買的資料了!”“哎呀,那我們快走吧!”聽說課上要用,媽媽也急了,顧不上吃早飯,連忙催著我出門。
媽媽開著車,帶著我一路“風(fēng)馳電掣”,飛快地趕到了書店。
這個版本不對,好像是那一本,對,就是它!我選好了資料,讓媽媽到收銀臺結(jié)賬。
“這么薄薄的兩本就要80元?太貴了!我剛才看了,要是在網(wǎng)上買頂多50元,你看看你……”媽媽一邊抱怨,一邊極不情愿地掏出了錢包。
“兩本書就多花了30元,多虧呀!真是不當(dāng)家不知柴米貴……”我自知理虧,但心里又有些不耐煩,不就是這幾天事多,忘了嘛,這樣小題大做有必要嗎?我不以為然地敷衍她:“我錯了!下次改還不行嗎?”
“改!改!改!你答應(yīng)過多少次了?可你改了嗎……”一路上,媽媽的“嘮叨模式”持續(xù)開啟:“上次你回家拿東西,把鑰匙鎖在家里了,我請了開鎖師傅才能回家做晚飯?!薄爸疤鞖忸A(yù)報說有雨,早上讓你帶傘,你臨出門卻忘了拿,回家成了‘落湯雞’,凍得渾身發(fā)抖……”
媽媽的嘮叨聲讓我頭昏腦漲,可她正在開車,為了交通安全,我只得努力克制自己。我閉上眼睛深呼吸,牙咬得“咯咯”作響,心中不停地勸誡自己:忍住,忍住,畢竟你有錯在先,而且屢教不改……
也許是說累了,也許是因為我一反常態(tài)沒有辯解,媽媽忽然停止了喋喋不休,空氣一下子安靜下來。我頓覺耳根清凈,可不一會兒又覺得有些不習(xí)慣。
“寶貝,媽媽只是想讓你早日改掉缺點,沒有別的意思。有時候媽媽的話說得有些多、有些重,你可別放在心上啊……”“媽媽是個直性子,心中有話藏不住,你是不是煩了?”媽媽見我不作聲,小心翼翼地問道。
“沒有??!我一直在聽著呢?!蔽铱粗鴭寢寭?dān)憂的樣子,想到她每天要上班、買菜、做飯、打掃衛(wèi)生,還要為我的生活、學(xué)習(xí)操心……一瞬間,我明白了媽媽的苦心。
“剛才早飯沒吃飽吧?咱們?nèi)バiT口吃你最愛的湯包?!眿寢屢徊扔烷T,我們倆迎著清晨的陽光趕往學(xué)校。
我的媽媽身材瘦小,但她一直為我遮風(fēng)擋雨,給我溫暖的依靠;她的嘮叨雖然有些煩人,卻充滿了關(guān)心和慈愛。在這愛的嘮叨中,我就這樣長大……
【江蘇興化市安豐鎮(zhèn)初級中學(xué),指導(dǎo)老師:裴禮年】
點評
“這么大的人了,做事還這樣丟三落四……”女兒的粗心引起了媽媽的嘮叨。作文先聲奪人,運用語言描寫,塑造了一個愛嘮叨的母親形象。媽媽喋喋不休,女兒一忍再忍,“牙咬得‘咯咯’作響”,一場沖突即將爆發(fā)。可媽媽見女兒一聲不吭,竟開始自我反思,主動溝通;而女兒看著媽媽擔(dān)心的樣子,回想起媽媽為家庭、為自己所做的點點滴滴,感受到了這“嘮叨”背后的母愛,一場風(fēng)波化為無形。故事峰回路轉(zhuǎn),情節(jié)一波三折,巧妙地凸顯了母女之間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