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韶徽 徐晶
《花間集》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文人詞集,所收錄的詞集中反映了早期詞人的審美特點、審美情趣,奠定了詞體“以艷為本”的性質(zhì),對后世詞的創(chuàng)作及詞體的發(fā)展有深遠影響。陳廷焯云:“北宋詞,沿五代之舊。”(《白雨齋詞話》)北宋初之詞,沿襲晚唐五代花間詞風?!八稳朔睢痘ㄩg集》為詞的鼻祖,作詞故多以《花間》為宗,論詞亦常以《花間》為準。”(吳熊和《唐宋詞通論》)柳永是北宋初期著名的詞人,在題材內(nèi)容、語言等方面均受《花間集》影響,在此影響上進行了突破,主要表現(xiàn)在以俚語、俗語入詞,以及詞中體現(xiàn)的平等意識,改變了詞的審美情趣和審美內(nèi)涵,使詞的創(chuàng)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晚唐五代社會動亂,文人無法實現(xiàn)政治理想,只能通過淺斟低唱、沉醉花前月下來逃避現(xiàn)實,《花間集》便是其背景下的文化產(chǎn)物。北宋初期,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世人享樂意識高漲。《花間集》藝術(shù)風格婉約綺靡,且詞體具有“娛賓遣興”的功能,因此深受文人士大夫青睞,柳永無疑也受時代風氣的影響?!傲来嬖~約212首,情詞149首,占全部詞作的70%。”(趙謙《柳永歌妓詞三題》)其情詞繼承《花間集》“男子作閨音”的創(chuàng)作手法,以女性的口吻,抒寫女子相思別戀的愁緒。為迎合市民情趣,柳永用俚語、口語入詞。柳永在題材、語言等方面都對《花間集》有所繼承并進行革新。本文主要圍繞這兩方面,探究柳永對《花間集》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一、對《花間集》艷詞的繼承
李澤厚認為,“盛唐以其對事功的向往而有廣闊的眼界和博大的氣勢,中唐是退縮和蕭瑟,晚唐則以其對日常生活的興致而向詞過渡。這并非神秘的‘氣運’,而正是社會時代的變異發(fā)展所使然”(李澤厚《美學三書》)。北宋也如此,“時代的精神已不在馬上,而在閨房;不在世間,而在心境”(李澤厚《美的歷程》)。北宋初期,勾欄瓦肆的出現(xiàn)讓文人士大夫有了一個心靈的避風港,在那里他們可以盡情享樂,因此北宋之詞多是酒宴游樂下的產(chǎn)物,填詞當筵演唱。宋初之詞,沿襲晚唐五代花間詞風?!疤莆宕≡~,皆以婉約為宗”(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宋初詞人沿襲晚唐“花間”的婉約詞風,使婉約詞風呈現(xiàn)絢爛多彩的繁榮景象。在此過程中,柳永作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柳永出生在一個典型的奉儒守官的家庭,從小便立下功名用世之志。他在《勸學文》中言:“學,則庶人之子為公卿;不學,則公卿之子為庶人。”北宋初期,柳永懷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愿望參加科舉考試,然兩次參加科舉都未能及第,悲憤之下創(chuàng)作出“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鶴沖天·黃金榜上》)。此次落選,讓柳永對科舉心灰意懶,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越發(fā)流連于秦樓楚館之中。在此期間,柳永大量創(chuàng)作情詞。柳永的詞作深受《花間集》影響,在他現(xiàn)存的212首詞中,約有149首是描寫男女相思的閨怨詞和艷情詞。這些情詞在題材內(nèi)容上繼承了《花間集》的艷情詞風格,但在寫作對象和情感表達上又進行革新,帶有強烈的“市民意識”。
晚唐五代,政治分崩,文人只能淺斟低唱逃避現(xiàn)實。劉勰《文心雕龍·時序》載:“文變?nèi)竞跏狼?,興廢系乎時序?!薄痘ㄩg集》正是在晚唐五代的“世情”與“時序”中誕生的。歐陽炯《花間集》序載:“有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拍按(一作‘案’)香檀。”《花間集》是文人士大夫酒宴冶游間,為宴席上歌女演唱所作之詞,是吟詠美人和戀情的集子,詞風以鏤金錯彩、香艷軟媚為主。例如: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溫庭筠《菩薩蠻·牡丹花謝鶯聲歇》)
恩重嬌多情易傷,漏更長,解鴛鴦。朱唇未動,先覺口脂香。緩揭繡衾抽皓腕,移鳳枕,枕潘郎。(韋莊《江城子·恩重嬌多情易傷》)
相見休言有淚珠,酒闌重得敘歡娛。鳳屏鴛枕宿金鋪。蘭麝細香聞喘息,綺羅纖縷見肌膚,此時還恨薄情無?(歐陽炯《浣溪沙·相見休言有淚珠》)
披袍窣地紅宮錦,鶯語時囀輕音。碧羅冠子穩(wěn)犀簪,鳳凰雙飐步搖金。肌骨細勻紅玉軟,臉波微送春心。嬌羞不肯入鴛衾,蘭膏光里兩情深。(和凝《臨江仙·披袍窣地紅宮錦》)
翡翠屏開繡幄紅,謝娥無力曉妝慵,錦帷鴛被宿香濃。微雨小庭春寂寞,燕飛鶯語隔簾櫳,杏花凝恨倚東風。(張泌《浣溪沙》)
從以上例詞可看出,《花間集》的艷詞主要描寫美人、艷情、閨怨、別離、男歡女愛,花間詞的出現(xiàn)不僅拓寬了詞的題材,其“花間”濃麗綺靡的詞風也對后世詞的創(chuàng)作影響深遠。
柳永的歌妓詞在內(nèi)容題材上學習《花間集》的艷詞,多表現(xiàn)愛情、艷情、歌妓生活及與歌妓交往。柳永的歌妓詞主要以汴京底層煙花柳巷、秦樓楚館的生活為創(chuàng)作背景,以底層男女戀情作為創(chuàng)作題材,展現(xiàn)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百姓、歌妓的真實生活。蔡高云《柯亭詞論》云“倡樓信筆之作”。例如:
一夜狂風雨?;ㄓ?、碎紅無數(shù)。垂楊漫結(jié)黃金樓。盡春殘、縈不住。蝶稀蜂散知何處。殢尊酒、轉(zhuǎn)添愁緒。多情不慣相思苦。休惆悵、好歸去。(柳永《歸去來》)
佳景留心慣。況少年彼此,風情非淺。有笙歌巷陌,綺羅庭院。傾城巧笑如花面。恣雅態(tài)、明眸回美盼。同心綰。算國艷仙材,翻恨相逢晚。(柳永《洞仙歌》)
欲掩香幃論繾綣,先斂雙蛾愁夜短。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鴛衾圖暖。須臾放了殘針線。脫羅裳、恣情無限。留取帳前燈,時時待、看伊嬌面。(柳永《菊花新·欲掩香幃論繾綣》)
這些作品在內(nèi)容取材上與花間詞相近,無論是歌詠世俗愛情,抒發(fā)男思女怨,描寫男歡女愛,還是刻畫歌女娼妓,均繼承《花間集》艷詞。
由于《花間集》所寫女性或是高閣閨女,或是家妓,或是歌妓舞姬,因此花間詞人在塑造女性時,主要以男性的視野表現(xiàn)對女性的玩賞,對女子面貌、服飾、頭飾、閨房等描寫,女子是沒有思想,缺乏自我意識的“玩物”。由于詞人以男性的角度去揣測女子的思想活動,表現(xiàn)對男子的思念,因此詞人很難以平等的態(tài)度與詞中的女性進行情感互動。
柳永的突破,在于其詞中所體現(xiàn)出的平等意識。據(jù)統(tǒng)計,“柳永有146首詞是寫與歌妓來往、愛戀的記錄,或是對歌妓及其生活的審視觀照”(趙謙《柳永歌妓詞三題》)。宋代的歌妓身隸娼籍,處在社會底層,僅供達官貴族消遣玩樂。與這些達官貴族不同,這時的柳永是一位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他并沒有因為歌妓舞女地位低下就輕視她們,而是平等地與她們交流,發(fā)現(xiàn)她們的真、善、美,欣賞她們的美貌,賞識她們的才藝,抒寫她們的悲慘遭遇,表達她們痛苦的心聲,熱情地謳歌她們。例如,舞藝超群,“舉意動容皆濟楚。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飛燕妒”(《木蘭花·四之一·林鐘商》)的心娘;歌喉不凡,“唱出新聲群艷伏”“文杏梁高塵簌簌”(《木蘭花·四之二·林鐘商》)的佳娘;亦舞藝精渴,“回雪縈塵皆盡妙”“星眸顧指精神峭”(《木蘭花·四之四·林鐘商》)的酥娘;舉措溫潤,“每到婆娑偏恃俊”(《木蘭花·四之三·林鐘商》),舞姿兼陰柔與陽剛之美的蟲娘。
柳永深受《花間集》影響,在題材內(nèi)容上沿襲《花間集》的艷詞,又對其進行突破,大力發(fā)展詞的長調(diào)體制,拓寬了詞的題材,為詞體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新的局面。
二、對《花間集》淺近率露語言的繼承
《花間集》是文人士大夫酒宴冶游間,為宴席上歌女演唱所作之詞,由歌妓演唱,并以唱本的形式廣為流傳。在流傳的過程中,受眾主體多是歌妓、樂工以及普通百姓,他們感興趣的和所喜愛的就成為文人創(chuàng)作的首要標準。因此,詞人在創(chuàng)作時,有意識地將百姓喜聞樂見的題材入詞,用淺真率露的語言組詞,這樣才能引起欣賞者或演唱者的共鳴,使作品廣泛傳播。
“唐五代為詞之源,而俚俗淺陋之詞,雜入其中?!保愅㈧獭栋子挲S詞話》)花間詞是從民間詞脫胎而來的,詞中還帶有民間詞率真、淺露的語言特點,部分詞的語言趨于口語化,如“紅繡被,兩兩間鴛鴦。不是鳥中偏愛爾,為緣交頸睡南塘。全勝薄情郎”(牛嶠《夢江南》),以及“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v被無情棄,不能羞”(韋莊《思帝鄉(xiāng)·春日游》),這兩首詞感情真摯,語言樸素淺近,表達直接明白。同時,為了迎合市民的喜好,有些詞語言淺近率露。例如,毛文錫的《贊成功》,被后人推為“質(zhì)直”和“率露”的代表?!懊~比牛薛諸人殊為不及。葉夢得謂文錫詞以質(zhì)直為情致,殊不知流于率露?!保ㄍ鯂S《人間詞話》)除此之外,其他花間詞人如顧敻、魏承班、尹鶴、閻選、毛熙震等,也有類似之作。“顧太尉:‘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允峭腹乔檎Z?!灰褳榱咭慌蔀E觴?!保ㄍ跏康潯痘ú菝墒啊罚耙Q《杏園芳》第二句‘教人見了關(guān)情’,末句‘何時休遣夢相縈’,遂開柳屯田徘調(diào)?!保ㄉ蛐邸读猎~話》)由此可見,花間詞人淺近鄙俗、趨于口語化的語言特點對柳永詞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北宋初期,以晏殊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大力創(chuàng)作朦朧、典雅的雅詞,使雅詞在當時的詞壇中占主導(dǎo)地位。在這樣風氣的影響下,柳永也創(chuàng)作一些雅詞,如《八聲甘州》《雨霖鈴》《望海潮》等。然而,柳永仕途坎坷,為了生存,柳永在青樓為歌妓填詞,供歌妓演唱來維持生活。由于歌妓演唱的場所是青樓,受眾群也主要是底層市民,為了迎合市民趣味、市民文化,柳永學習晚唐五代花間詞人淺近鄙俗,趨于口語化的語言特點,又將民間俚語、俗語引入詞中,大量創(chuàng)作“俗詞”,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不避俚俗,真率質(zhì)樸;明白如話,到口即消?!傲朗锹氏却罅渴褂觅嫡Z俗語作詞的詞人,他是中國文學發(fā)展史上第一個將較濃厚的市民意識帶入文學作品中的人?!保ㄔ婿吨袊膶W史》)
柳永“不避俚俗,真率質(zhì)樸”的語言風格主要體現(xiàn)在大膽填寫市井詞和粗俗詞。這些俚語、俗語直接、率真地反映了底層百姓對生活的感受與認識。柳永在歌詞中大量使用俚俗語描寫歌妓舞女的情感和生活,或表現(xiàn)世俗女性大膽而潑辣的愛情意識,如“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zhèn)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柳永《定風波·自春來》);或表現(xiàn)被遺棄的和失戀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聲,如“萬恨千愁,將年少、衷腸牽系。殘夢斷、酒醒孤館,夜長無味??上гS枕前多少意,到如今兩總無終始。獨自個、贏得不成眠,成憔悴。添傷感,將何計??罩豁?,厭厭地。無人處思量,幾度垂淚。不會得都來些子事,甚恁底死難拚棄。待到頭、終久問伊看,如何是”(柳永《滿江紅·萬恨千愁》)。
柳永既吸收學習《花間集》明白如話的語言特點,又將市井口語引入詞中。其詞集《樂章集》中可以看到大量的市井口語,如伊、伊家、恁、無那、爭忍、則個、消得、怎、端的、巴巴等等。據(jù)統(tǒng)計,柳永的詞作中,“爭”字出現(xiàn)四十多次,“伊”字出現(xiàn)三十多次。這些通俗并帶有口語化的字在《花間集》中分別出現(xiàn)十次、四次,“怎”字出現(xiàn)兩次?!痘ㄩg集》少量使用這些通俗化、口語化的字詞,柳詞則學習其淺近明白的語言風格,大量以俗詞俚語入詞,用通俗化的語言展現(xiàn)市民生活,帶有強烈的“市民意識”,從創(chuàng)作方向上改變了詞的審美內(nèi)涵和審美趣味。
柳永出生在北宋初期,高中進士時,《花間集》成集不過九十多年,因此柳永作詞也多學習《花間集》,如在題材方面繼承了《花間集》的艷情詞,并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歌妓詞,拓寬了詞的題材范圍。在作詞語言方面繼承了《花間集》淺近率露的語言特點,并以俚語、俗語入詞,形成了柳詞獨特的語言風格,詞中帶有強烈的“市民之氣”。姚守梅在《柳永詞新釋輯評》中言:“兩宋詞人中,援市井口語入詞的大有人在,但柳永卻是第一個,也是走得最遠的一個?!?/p>
綜上所述,晚唐五代時期產(chǎn)生的《花間集》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文人詞集,無論是創(chuàng)作題材、藝術(shù)手法,還是語言特點,都對后世詞人詞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它集中反映了我國古代早期詞人的審美情趣、審美風格、審美特色。由于北宋初期詞人奉《花間集》為詞的鼻祖,因此宋初之詞沿襲晚唐時期濃艷綺靡的花間詞風。柳永是北宋初期著名的詞人,其作詞學習《花間集》艷詞,并創(chuàng)作大量歌妓詞,擴大了詞的題材,同時繼承了《花間集》的語言特色,并將俚語、俗語引入詞中,使其詞帶有口語化、俚俗的特點,深受市井民眾的喜愛,營造出一種“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葉夢得《避暑錄語》)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