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勇
節(jié)令小滿后的第一天,如愿下起了雨。小滿前后,農(nóng)作物需要適當?shù)挠晁统渥愕墓庹?,以維持農(nóng)作物灌漿飽滿的必然需求,這真是一場及時雨。
下班后,瞇瞪了一會兒,卸去了一身的疲勞。聽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翻著朋友圈,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朋友發(fā)了這么一則消息,意思是說外面風(fēng)大雨大,而自己的傘小,且被風(fēng)刮翻,淋了一身雨,樣子很狼狽。這不禁讓我想起兒時難忘的童年……
我在20世紀90年代上的小學(xué),從家到學(xué)校距離5公里。上學(xué)時,我總是穿著母親親手做的布鞋—廢布下腳料納的白底兒,條絨黑面兒。那時,學(xué)校有一半同學(xué)都穿這個,當然也不乏家庭條件稍好的穿運動鞋、皮鞋??粗渌瑢W(xué)穿著黑油油的皮鞋,鞋面堅挺,鞋跟兒堅硬,走起路來噔噔作響,十分闊氣。我心里特別想擁有一雙這樣的皮鞋,但我沒敢跟家里人說,一方面我知道我的這個愿望有點兒大,另一方面是怕回去挨家人罵。所以,我大部分的時間是穿著母親做的布鞋,偶爾穿一雙白色回力帆布鞋。
記得有個周五,早上便下起了雨,碰巧我沒帶傘,穿的也是布鞋。放學(xué)的時候,同學(xué)們紛紛回家:有家長打著傘,推著自行車接的;有頂著書包跑回家的;有打著傘、披著塑料布走回家的;也有在學(xué)校屋檐下伸著頭兒等雨小點兒之后回家的,我就是其中的一個。
雨,并沒有因為我們的等待而變得善解人意停下來,等待的人也越來越少。我終究拗不過它,怕天黑之前不能回家家人會著急。我是最后一個走的,我走得極不情愿卻無可奈何。一路上,我的心里十分矛盾,抱怨他們沒有給我一雙皮鞋或者運動鞋,抱怨他們沒有給我一把收起來可以裝在書包里的自動傘,抱怨他們沒有在學(xué)校門口等我接我。
一個人走著。拐彎處,我遠遠地看見迎面走來一個人,那時候,我已輕度近視,看不清是誰。只見他快步走過來,走近一看,原來是我的父親。只見他身披齊腰塑料布,頭戴泛黃小草帽,腳穿蓋過腳踝的黑色雨鞋,右手拿著一把黑色長把舊雨傘,左手用塑料袋裹了一雙白色回力帆布鞋。父親走到我跟前,一臉嚴肅,隨后小心地幫我撐起傘,問道:“你的鞋呢,怎么光腳走?”我沒吭聲,他朝我身上看了看,渾身上下濕透了,我不停地用手抹去臉上的雨水,一只手緊緊地抱著放在肚皮上的書包。父親接過書包,放在自己懷里,他遞過來那雙帆布鞋讓我穿上,嘴里嘀咕著。我沒聽見他嘀咕著什么,大概是抱怨我回來遲了。
父親和我就這樣一前一后走著。父親問我為什么走這么遲,我說雨太大,沒有傘;他又問干嗎不和有傘的同學(xué)合用一把傘,我說我怕把媽做的布鞋和書包里的書弄濕了。聽了這句話,他放慢腳步,轉(zhuǎn)過身,伸出一只手,試圖拉著我,老半天,他沒有說話,最后他停下來,對我說:“你媽做的鞋,打濕了不要緊,回去烤一下就干了,給你買的解放鞋你嫌不好看不愿穿,你硬要皮鞋,等我掙錢了給你買一雙。”我看著他表情凝重,卻猜不透他那時候的心情。
回到家,母親在門口,應(yīng)該等了很久了。她老遠地看見我們回來了,臉上露出笑容,嘴里說著:“這個時候才回來,趕緊換衣服吃飯?!卞伬锏娘堃呀?jīng)涼了,菜也涼了。我狼吞虎咽地吃飽后,就去睡覺了。
深夜,煤油燈熏得我醒來。外面雨停了,母親坐在椅子上,正比畫著給我做布鞋—這是一雙起先納好的鞋底兒,她正在將鞋面兒和鞋底兒縫合在一起。只見母親的左手無名指戴著頂針兒,手握一塊黃蠟,右手拿著搓好的線繩,一遍一遍地穿過黃蠟一圈一圈地拉。黃蠟被拉出一道道溝壑,透過煤油燈昏黃的燈光,她小心地將線繩穿過針眼兒,一針一線地縫著……
隨后每年,母親總會給我做布鞋,但我很少穿,漸漸地,她也不做了,我對她做的布鞋也淡忘了。畢業(yè)工作近十年,我沒再穿過布鞋。
這一場雨,讓我回想起兒時母親做的布鞋,不禁感慨萬千。她做的布鞋,讓我一路走來,坦坦蕩蕩,平平安安。母親教會了我樸實,教會了我一步一個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