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萍
DVT是深靜脈栓塞的簡稱,它是臨床上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它的出現是會導致肺動脈栓塞、深靜脈血栓后遺癥等疾病發(fā)生的,帶來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脊柱損傷是臨床骨科中最常見的疾病,一旦脊柱發(fā)生了損傷,是會給脊柱結構和功能帶來很大影響的。就目前來看,臨床上關于脊柱損傷的治療主要方式就是手術,當然手術后的護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脊柱手術以后,深靜脈栓塞(DVT)是很容易發(fā)生的,而且發(fā)病率也是越來越高,如何對脊柱手術后DVT的患者進行護理,并有效預防DVT的發(fā)生是目前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那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脊柱損傷及脊柱手術后DVT如何預防與護理?
1、DVT(深靜脈栓塞)是什么?
DVT是由于血液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凝結成小塊,影響血液穩(wěn)定運行,堵塞血管的一種障礙性疾病,它的出現是會給患者的生命帶來很大威脅的。脊柱損傷或者是脊柱手術之后,會由于凝血因子活化、靜脈血流的瘀滯、靜脈內容損傷以及手術過程中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所以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DVT的發(fā)生概率,而且發(fā)病率相對來說也是比較高的。因此,為了有效的降低DVT發(fā)生率,是一定要將護理工作重視起來的,要通過科學有效的預防護理措施,降低DVT疾病的發(fā)生。
2、脊柱損傷及脊柱手術后DVT發(fā)生的原因?
脊柱損傷及脊柱手術后DVT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是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即靜脈內膜損傷、靜脈血流緩慢和血液高凝狀態(tài)。將其細分后可以理解為以下原因:第一,患者自身就存在下肢運動障礙。第二,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是臥位的姿勢,手術時間過長,一般超過了4個小時,由于長時間處于這種姿勢,所以會給股靜脈和髂靜脈帶來壓迫的,從而影響靜脈血流。第三,全身麻醉導致下肢血流量降低。第四,手術過程中一些新材料給血管帶來的刺激;第五,神經損傷導致下肢靜脈肌肉泵作用和血管舒縮反射功能消失,影響血流速。第六,手術后長時間的臥床給靜脈血管帶來壓迫。第七,手術創(chuàng)傷增加血小板數量和血液粘稠度,同時手術中也會由于大量的出血導致血液濃縮。第八,藥物作用。有很多藥物在使用后,是會增加血液高凝狀態(tài)的,也是會增肌DVT發(fā)生的。只有我們對脊柱損傷及脊柱手術后DVT發(fā)生的原因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才能根據發(fā)生的原因進行有效的護理,也才能避免DVT的發(fā)生。
3、脊柱損傷及脊柱手術后DVT如何預防與護理?
關于DVT的預防主要包括兩大方面,即物理抗凝和化學抗凝,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下兩種不同的預防方法:
3.1通過物理抗凝來預防:是通過彈力襪、間歇加壓充氣裝置等方法有效預防血栓的形成。其中通過彈力襪的使用,可以刺激小腿肌肉加速靜脈回流,同時改變靜脈瓣的功能,降低血液逆流、瘀滯和血栓的形成。而通過在患者下肢安裝加壓充氣裝置,主要是利用間歇梯度壓力的產生,將血液和淋巴液等驅向近心。但是對于以下幾種情況,是不可以采用物理方法來預防的,如患者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腫和下肢嚴重的水腫;同時下肢靜脈血栓癥、肺栓塞、下肢存在皮炎、壞疽、或是接受過皮膚移植術的患者等,都是無法采用物理治療的。
3.2通過化學抗凝來預防:化學抗凝預防方法主要是通過藥物來預防,如我們很熟悉的阿司匹林腸溶片、低分子量肝素、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等。在服用藥物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重點關注是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實驗室指標,一旦發(fā)現患有任何異常情況是一定要重視起來的,并要做好記錄。如果患者在術后護理工作中,出現了頭痛、嘔吐等情況是需要被高度重視起來的,能有效地降低患者顱內出血的發(fā)生。此外還有一點,關注患者傷口引流液顏色和流量,以及患者的傷口是否有滲血情況、有無腸道出血、胃出血等等,也就是說,一旦出現以上這些情況,一定要及時通知醫(yī)生并做及時處理,避免給患者帶來更為嚴重的后果。
3.3 護理方法:護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加強健康教育。為了降低DVT的發(fā)生,在護理工作中,要對脊柱損傷及脊柱手術后的患者進行健康宣傳教育,幫助患者全面的、正確的、清晰的了解DVT的概念和知識,知道DVT的發(fā)生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傷害,這樣才能提高患者的預防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第二,多和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重點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重視檢查結果,一旦發(fā)現不好的指標,需要及時反饋并采取有效治療措施。而且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還能實現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提高他們戰(zhàn)勝疾病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情,這也是有效降低DVT發(fā)生的概率。第三,積極引導患者展開訓練??梢越Y合患者的風險程度去循序漸進的展開訓練,如對低風險的患者,可以指導他們展開肱四頭肌的訓練、足踝主動和被動訓練。當然也可以在患者鍛煉的過程中,將加壓彈力襪應用起來,以此來有效提高護理效果和質量。而對于中度風險的患者來說,需要在低風險護理工作的基礎上,適當的降低訓練強度,最好是在術后一天以后在開始訓練,先要對下肢進行間歇性充氣壓力泵護理,每天以3-4次左右為宜。如果是具有高風險的患者,需要在中度風險鍛煉的基礎上再適當降低,同時還要配合抗凝藥物的治療。也就是說,在對患者進行訓練護理的時候,是需要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和身體狀況去對運動方式進行選擇,一定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實現血液循環(huán)的目的,降低DVT的發(fā)病率。
3.4其他護理:患者需要絕對臥床10-14天左右,將患者抬高20-30度,期間不要去按摩、熱敷和理療等,以免發(fā)生栓子脫落,引發(fā)肺栓塞。同時每天需要觀察下肢腫脹的程度、顏色和足背動脈搏動,并做好記錄,這樣是觀察療效,如果效果不明顯或者不好,需要及時調整治療和護理方案。還要加強腹式呼吸的訓練,咳嗽訓練是很有效果的方法,也就是說在呼吸訓練的時候還要配合咳嗽的訓練。尤其是咳痰的訓練,可以在排痰之前,輕輕的咳嗽幾聲,能將痰液進行松動,然后在吸氣、摒棄、用力呼出,將痰液排出。要采用短而有力的咳嗽方式,避免連續(xù)無效的咳嗽,不但無法排痰,還會加重疲勞感。
以上內容就是我對“脊柱損傷及脊柱手術后DVT如何預防與護理”相關知識的講解,主要講解了DVT的一些基礎知識,目的是幫助更多人對DVT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重點講解了脊柱損傷和脊柱手術后DVT該如何預防和護理。通過以上簡單的講解我們可以知道,脊柱損傷和脊柱手術后發(fā)生DVT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很難被發(fā)現,一旦發(fā)現就比較晚,因此,護理工作非常重要,需要被高度重視起來,并要采用有效的護理方法和預防措施,降低脊柱損傷及脊柱手術后DVT的發(fā)生。
198350118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