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嶸
班級文化指班級成員在班主任引領下朝著班級目標邁進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的價值觀、共同的思想和行為準則,一般包括班級精神文化、班級環(huán)境文化和班級活動文化三個方面。抓好班級文化建設能潛移默化地潤澤學生的思想,促進班風、學風良性發(fā)展。筆者在工作實踐中緊緊圍繞學校的文化理念“泉文化”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挖掘泉的內涵,創(chuàng)建班級精神文化
在班級成立之初,班主任就要明確提出具有個性化的班級文化理念,并通過多種方式將其根植于學生內心。
津洋口小學位于香爐山腳下,倚清江,環(huán)泉溪河,水資源十分豐富。向春艷校長據此提出了“泉潤生命,向陽生長”的辦學理念,將培養(yǎng)“德如水、智如泉、心如海、勤如潮”的新時代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學校的育人目標。
筆者依托“泉文化”理念,擬訂了“活潑睿智,善作善成”的班訓和“上善、求真、和諧、發(fā)展”的班風,期冀學生積極進取,善于做事,有智者樂水的求知意志,有上善若水的尚德精神。圍繞班訓和班風,筆者進一步規(guī)劃出以“活、合、和”為核心內容的班級文化建設路徑:活——活躍、活潑、活力,期望學生像清泉一樣奔放,形成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合——合作、合力、融合,期望學生鍛造像清泉一樣長流不息的意志,形成團結協(xié)作的力量;和——和睦、和美、和諧,期望學生如滴水融入細流、細流融入江河一樣,與人為善,和諧共生。
二、尋找泉的意蘊,打造班級環(huán)境文化
如果說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和靈魂,那么班級環(huán)境文化就是班級文化的外衣。“靈魂”是隱性的,需要通過“外衣”做顯性表達。筆者通過“兩欄一角”把有形的環(huán)境與無聲的文化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無聲的熏染和鞭策中健康成長。
1.活潑新穎的評比欄
評比欄由“對手榜”“小組大比拼”兩個板塊構成?!皩κ职瘛卑ā澳阕肺亿s”“奔跑吧,寶貝”等,從“定我目標、找我對手、看我行動”入手,營造比、趕、超的良好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小組大比拼”從規(guī)范組名入手。筆者圍繞班級文化,用“清泉組、夢泉組、甘泉組、樂泉組、尋泉組”等為各小組命名。這些名稱或是對學生精神的洗滌,或是對學生良好的祝愿,或是對美好未來的期許。它們將學校文化與班級文化的內涵融會貫通,易讀易記,深受學生喜愛。“小組大比拼”的載體是“閃亮星”,包括“花兒朵朵開”“燦爛星光”“我最閃亮”等。其中,“燦爛星光”又細分為“我是禮儀星”“我是閱讀星”“我是學習星”等?!伴W亮星”通過自我評價、同伴互評、班級競評的形式產生,每周一評比,每月一表彰,每學期一總評。
班級評價與學校評價是緊密結合的。津洋口小學制定了隊員爭章評價進階體系:集齊10滴“津小之露”(標識物是“大拇指”)可以兌換1朵“津小之花”(標識物是“銀杏娃”);集齊5朵“津小之花”可以兌換1棵“津小之樹”(標識物是“太陽花寶寶”);集齊5棵“津小之樹”可以兌換1顆“津小之星”(標識物是“津小娃”);集齊3顆“津小之星”被評為“津小美泉少年”(標識物是獎章)。筆者將周評、月評、學期評結果與學校評價深度關聯(lián),讓學生前進有動力、努力有方向。
2.彰顯個性的成果欄
成果欄包括“泉秀綺美”“美泉追夢”“墨香泉韻”等板塊,分別用來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美術和書法作品?!澳闳崱敝械摹笆殖瓐蟆鄙钍軐W生喜愛。每期手抄報,從主題選定到排版設計,從報頭構思到美術字書寫,從版面美化到謄清,學生都群策群力,力求做到盡善盡美。內容上,或圖文并茂展示多姿多彩的語文知識,或貼近實際分享學習和生活中的實用小常識。這樣做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又提升了學生的成就感。
3.春意盎然的許愿角
筆者在教室里設置了“許愿樹”——在淙淙的溪流旁,生長著一棵枝干遒勁的大樹,學生可以圍繞學習、生活、理想等方面許下愿望,每一個愿望就是一片樹葉。所許的愿望可以是短期內就能實現的,如“我希望今天把衛(wèi)生做好”“我希望今天始終坐端正”等;可以是時間稍長的,如“我希望這周把每節(jié)課的內容都學會”等;還可以是長期的,如“我希望這個學期被評為‘學習星’”等。每周班會時,筆者會給實現了愿望的學生一定的獎勵?!霸S愿樹”不僅美化了環(huán)境,讓教室與自然融為一體,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放飛夢想的場所,讓他們在設定愿望、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逐步成長。
三、彰顯泉的生命,強化班級活動文化
班級活動文化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班級活動文化建設依托于具體的活動,但組織活動時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
1.針對性原則
一要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需要。同一方面的活動,往往在各個年齡階段都需要進行,但具體的內容層次應有區(qū)別。如學校開發(fā)的“奔泉”活動課程,各年級根據難易程度,堅持梯度推進的原則,低年級段以“志愿者服務”為主,講求以行濡養(yǎng)身心,如同小流潺湲;中年級段以“研學旅行”為基礎,講求以心反哺行動,要更加奔放湍急;高年級段以“項目學習”為重點,講求知行合一,如噴涌而出的激流澎湃向前。
二要針對班級實際問題。越是針對班級實際問題開展的活動,效果越好。筆者根據本班浪費飯菜的現象,開展了“光盤‘泉’行動”評選活動,引導學生把節(jié)約、儒雅等品質內化為自身行為。
2.多樣性原則
班級活動要收到實效,必須注意活動內容、形式的多樣性。
首先,活動內容的多樣性。開展班級活動要兼顧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素質,使活動既有教育性,又有趣味性。如,母親節(jié)來臨,指導學生設計“親情如泉,學會感恩”主題活動;兒童節(jié)到了,開展“泉潤赤子心,濃濃中國情”等系列活動;教師節(jié)當天倡導學生圍繞班級文化給教師制作賀卡。又如,教學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時,可以圍繞單元主題“春天”開展“我和春泉有個約會”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唱春泉、說春泉、寫春泉、畫春泉。
其次,活動形式多樣化。學生喜歡求知、求新、求實、求樂,所以活動形式要豐富多彩。如“‘泉’家團圓,月滿津小”活動中,可以安排化妝晚會,通過節(jié)日傳說介紹、即興演講、歌舞表演、謎語競猜、點蠟燭、吃月餅、賞月夜等形式,讓所有參加活動的學生感受團圓,體驗快樂。又如,圍繞學校統(tǒng)一組織的“‘雙減’逐夢,‘云泉’生花”活動,筆者協(xié)助社團老師組織學生圍繞活動主題編排節(jié)目,準備書法、繪畫等展覽品,開展趣味實驗、五子棋等競技。在準備、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班級文化理念在學生心中潛滋暗長。
(作者單位: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zhèn)津洋口小學)
責任編輯? 孫愛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