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森林大貓”——老虎是大型貓科動物,被稱為“獸中之王”,兇猛彪悍。
同時,虎是十二生肖中最霸氣的生肖。今年又到了虎當班的時候,從2月份開始,正式進入虎年。在虎年,我們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老虎,以及那些名字中帶有“虎”字、個性十足的生物。
老虎檔案
老虎是現(xiàn)今最大的貓科動物,也是處于食物鏈頂端的肉食性動物之一。它們通常長著棕黃色的皮毛,上面有黑色的條紋,腹部的毛是乳白色的。頭圓耳短,耳背面呈黑色,中央有明顯的白斑。胡須剛硬,舌頭上長有堅硬的突刺。四肢健壯有力,爪子鋒利,腳上有很厚的肉墊。尾粗長,具有黑色的環(huán)紋,尾端呈黑色。
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在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都能很好地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qū),也常出沒于山脊、矮林和巖石較多的山地,以利于捕食。
老虎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jié),雌虎和雄虎才在一起生活。它們走路時聲響很小,機警靈活,在雪地上行走時,后腳能準確地踩在前腳的足跡上。
每只老虎都有自己的領(lǐng)地,巡視領(lǐng)地時,會將氣味強烈的分泌物噴在樹干上或灌木叢中,界定自己的勢力范圍。有時也會用銳利的爪子在樹干上抓出痕跡,或在地上打滾留下虎毛。
老虎最精良的攻擊武器是牙齒和可伸縮的利爪。它們捕食時異常兇猛、迅速而果斷,以消耗最小的能量來獲取盡可能大的收獲。通常捕食大型哺乳動物,偶爾捕食野禽、大型昆蟲,秋季也采食漿果。
由于人類的獵殺和野外棲息地碎片化,老虎成為瀕危物種,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 )附錄Ⅰ物種、《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瀕危物種。
2010年11月,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召開的“保護老虎國際論壇”(老虎峰會)上,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13個全球野生虎分布國的政府首腦和代表齊聚一堂,聯(lián)合發(fā)表《全球野生虎分布國首腦宣言》,倡議共同努力促進野生虎及棲息地的保護,并將每年的7月29日定為“世界老虎日”。
你不知道的趣知識
老虎擁有貓科動物中最拉風的“皮毛大衣”,棕黃色的皮毛上有規(guī)律地分布著黑色條紋,這些黑色條紋遍布老虎周身并延伸至老虎的額頭,在額頭上形成一個“王”字,更增添了幾分霸氣。
老虎雖然很兇猛,但還是博得了許多人的喜愛。下面這些關(guān)于老虎的趣知識,你們都了解嗎?
比人類還年輕的物種
在生物分類學上,老虎屬于食肉目貓科豹屬虎種,全世界共有9個亞種,其中里?;?、巴厘虎和爪哇虎已經(jīng)滅絕。
2005年,相關(guān)人員對不同虎亞種的ND5序列進行測試,確認了老虎于200萬年前起源于中國河南澠池地區(qū),華南虎是虎家族中最古老的成員??梢?,老虎從它們與其他豹屬動物的共同祖先中分離出來的時間比人類和黑猩猩分家的時間還晚。
你知道嗎
中國是老虎的發(fā)源地,也是主要的分布區(qū)域,現(xiàn)在仍有4個亞種,除了大家熟悉的東北虎和華南虎外,還有孟加拉虎和印度支那虎。
考古發(fā)掘的結(jié)果也顯示,虎在更新世時期遍布中國。
顏色亮麗有原因
老虎的皮毛顏色主要是棕黃色的,在我們看來十分顯眼,在森林的綠色背景襯托下更引人注目,但計算機模擬顯示,在老虎的主要獵物——鹿看來,情況則截然不同。
人類有正常的色彩視覺,能夠看到紅色、藍色和綠色,但鹿的眼睛只能吸收藍光和綠光。這就意味著,老虎被毛的棕黃色在它們看來其實是綠色的,可以和背景色完美地融為一體,難以分辨。
那么為什么老虎不直接以綠色作為被毛顏色呢?原因是哺乳動物不可能長出綠色的毛發(fā),除非“哺乳動物的生化系統(tǒng)發(fā)生巨變”才行。
在野生環(huán)境中,老虎毛發(fā)顏色的深淺會有所不同,例如,已經(jīng)滅絕的巴厘虎毛發(fā)的顏色非常深,孟加拉虎毛發(fā)的顏色往往更偏紅色,東北虎則更偏金色。
你知道嗎
老虎的皮毛顏色不全是棕黃色的,比如白虎皮毛的棕黃色底色大部分白化了,僅在額頭、頰、頸部還留有淡淡的黃色,而黑褐色的條紋都保留著。
難道白虎是稀有虎種?
非也!白虎并不是稀有虎種,而是一類古怪的基因變異導(dǎo)致的。在自然狀態(tài)下,白虎出現(xiàn)的概率約為萬分之一。如今,我們看到的白虎通常是人工繁殖的。
獨一無二的條紋
如同人的指紋一樣,每只老虎的條紋都是獨一無二的。老虎身上的條紋不僅長在毛發(fā)上,還長在皮膚上。即使你剃掉老虎身上的毛,依然可以看到它身上的條紋,就像刻在身上的“文身”。為什么會這樣呢?
老虎體內(nèi)不僅有黑色素細胞,還有另外的色素基因,這使得老虎的皮膚上有條紋。另外,皮膚表面的顏色與毛發(fā)的顏色基本保持一致,即便老虎受傷了,也不容易暴露自己。
出色的游泳健將
老虎雖然是貓科動物,但跟我們家中怕水、不愛洗澡的貓不同,它們特別喜歡水,常在水中嬉戲玩耍,而且擅長游泳。
對老虎來說,一次游幾千米是小菜一碟。它們有在河里一天游29千米的紀錄,在海里的最遠游泳距離則是12千米。
老虎擅長游泳,與其身體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老虎的胸腔和腹腔很大,爪子有蹼。不過老虎游泳的時候不會將身體全部潛入水中,而是將身體藏在水下,腦袋露出水面。
老虎家族中的個性成員
老虎主要生活在亞洲多個國家,比如中國、孟加拉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在亞洲安家的老虎有一些還是很有個性的。
東北虎:會“變裝”的叢林之王
東北虎又叫西伯利亞虎,是現(xiàn)存于世最大的貓科動物。在我國東北的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的針葉林和闊葉林中,都可以見到它們昂首闊步的身影。
東北虎是頂級食肉動物,捕獵時迅猛兇狠,最愛捕食鹿和野豬。研究顯示,一只成年東北虎每年要捕食50只野豬或鹿這樣體型的獵物。全長4米、體重達350千克的雄性東北虎甚至會對危險分子棕熊下手。
東北虎對于“穿衣”特別講究。夏天,它們的皮毛是棕黃色的,到了冬天則“易裝”為淡黃色。
蘇門答臘虎:
體型最小的“小弟”
家住印尼蘇門答臘島的蘇門答臘虎是現(xiàn)存虎家族中最“袖珍”的成員。雄性蘇門答臘虎的平均體重不及東北虎的一半,雌性蘇門答臘虎的體重更是沒超過100千克,因此,稱其為虎中“小弟”一點兒也不為過。
深橘色的“外衣”上布滿一道道間隔很小且是所有虎成員中最細的條紋,臉上的頰毛和虎須又長又密,再加上相對小巧的身板,使得蘇門答臘虎的形象明顯不同于大陸的親戚。
至于蘇門答臘虎與其他成員分離的原因,科學上給出了相應(yīng)的解釋。研究發(fā)現(xiàn),蘇門答臘島原本是與大陸相連的。在大約一萬兩千年前,海平面上升使得該地區(qū)與大陸分離,才變成了現(xiàn)在的海島。居住在島上的老虎也因此被孤立起來。
孟加拉虎:
尾巴長又細
由于主要生活在印度和孟加拉國,孟加拉虎也叫印度虎。除基因變異而形成的白色個體外,其余的孟加拉虎都只有腹部和四肢內(nèi)側(cè)才有白皙的皮膚,其他地方均為橙色或淺橙色的。黑色或深褐色的粗大菱形條紋整齊地排列在寬闊的腰背上,額頭上的“王”字線條粗而不清晰,耳朵由于需要散熱而相對較大。此外,細長的尾巴將孟加拉虎和其他虎區(qū)別開來。
孟加拉虎是所有虎亞種中第二大個兒,成年雄性孟加拉虎體長3米左右,體重在200千克至270千克之間,雌性孟加拉虎則“嬌小”一些,體長在2.5米左右,平均體重不到140千克。
華南虎:
虎的老祖宗
華南虎是我國獨有的虎亞種,曾廣泛分布于華東、華南、華中、西南等地,但是由于棲息地遭破壞和大規(guī)模的捕殺行為,目前野生華南虎的數(shù)量屈指可數(shù)。
雄性華南虎大約重150千克,雌性華南虎大約重120千克,是相對較小的一個虎亞種,主要棲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闊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中。額頭上細細的“王”字、深陷的眼睛、向前突出的吻部以及間距較大的條紋,是華南虎顯著的外在特征。
雖然個子小,但是華南虎對整個虎家族的貢獻是最大的。相關(guān)研究顯示,華南虎大約出現(xiàn)于200萬年前的更新世時期,其特點最接近于老虎的直系祖先中華古貓,是所有虎的老祖宗。
奇奇怪怪的虎花虎草
名稱中有“虎”字的可不止老虎,一些植物的名稱中也有“虎”字,它們有的身上長有尖刺,有的葉子上布滿茸毛,有的形似手杖……奇奇怪怪的。
虎刺梅
虎刺梅也叫鐵海棠,是大戟科蔓生灌木植物。莖多分枝,具有縱棱;葉互生,通常集中于嫩枝上,倒卵形或長圓狀匙形;花序生于枝上部葉腋。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一年四季都可開花,3月前后花期最盛。開花的時候,那漂亮的像花瓣一樣的東西并不是它們的花瓣,而是花序的苞片。
虎刺梅有兩大秘密武器:尖刺和毒液,尖刺硬硬的,長在莖上,密集而有序地排列著。枝干里面那乳白色的汁液就是毒液,可以讓人產(chǎn)生強烈的過敏反應(yīng),甚至有中毒反應(yīng)。所以,我們在游玩的時候看到這種植物,還是不要與它們親密接觸。
虎耳草
虎耳草為蔓生植物,生長在海拔400米~4500米的林下、灌叢、草甸和蔭濕巖縫,有著瀑布狀的纖匐枝。外形奇特,葉子好似微縮版的荷葉,葉脈分明,圓圓的很厚實,倒垂著,葉面及莖上布滿細密的白色茸毛,像老虎的耳朵,樣子可愛。
每片葉子長到一定的時候,便從葉腋間長出赤紫色的絲狀匍匐莖,初期是半透明的,很鮮嫩。隨著葉子的生長,匍匐莖越來越長,繼而在莖上抽節(jié)萌芽,又長出一株小小的子輩虎耳草來。匍匐莖繼續(xù)生長,之后還會有小苗株在莖上長出。有時,一根細莖上可以懸掛數(shù)株從大到小的幼苗。把它懸于室內(nèi),紅絲綠苗隨風蕩漾,真是嫵媚動人。因此,有人又稱它為“金絲荷葉”。
更為奇妙的是,每到花期,虎耳草的葉腋會抽出高高的花葶,每一枝都會開出眾多的白色小花。小花的形狀很是奇特,上面三小瓣,有紫色的條紋,下垂二大瓣,整體形狀像個“大”字,粗看酷似鴿子樹開的花——滿樹停立著白色的“和平鴿”,很是可愛。
虎尾蘭
虎尾蘭又名虎皮蘭、錦蘭,株高50厘米至70厘米,葉寬3厘米至? ? 5厘米,葉簇生,葉片深綠相間并有橫帶斑紋,鑲有黃邊。其形狀似老虎尾巴,花紋似老虎身上的斑紋,因此得名虎尾蘭。
虎尾蘭喜溫暖、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不耐嚴寒,最大的特點是能凈化空氣,可以吸收室內(nèi)80%以上的有害氣體,特別是對甲醛的吸收能力很強。
虎顏花
入冬,溫室有一種奇花靜靜地開放,其葉大,葉形美麗,花則嬌小玲瓏,鮮艷欲滴,賞心悅目,它就是虎顏花!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國科學院科研人員在陽春鵝凰嶂進行植被考察時,首次發(fā)現(xiàn)了這種葉大花小、花形奇特、葉面布滿虎紋斑點的奇花,公布后引起了世界植物界的關(guān)注。隨后虎顏花被中國列為一級瀕危保護植物,并且寫進了《中國植物紅皮書》,受到全球人類的保護。
虎杖
聽到虎杖這個名稱,你可能以為是高大的喬木,未曾想是蓼科一族的灌木狀草本植物。
虎杖并不高,但也可長至三四米高,莖有節(jié)而中空,就像手杖一樣,有三角形的葉,構(gòu)造與竹類似,但兩者沒有任何關(guān)聯(lián)。
虎杖的嫩葉上都有紅色的斑紋,根狀莖外皮是黃褐色的,葉片頂端急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花期6至7月,果期9至10月。關(guān)于虎杖,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六七月開花如菊,花有四瓣,花瓣顏色紅如桃花,次第開到九月中旬才謝。根皮黑色,剖開后是黃的,像柳根。”
老虎須
在熱帶雨林的浩瀚林海中有許多神奇的植物,其中有一種被稱為“老虎須”的奇花一定會讓你過目難忘。瞧它那下垂的絲狀小苞片,長達幾十厘米,紫黑色的,形如虎須,整個花序看上去就像一張齜牙咧嘴的老虎臉。此外,花序上兩片垂直排列的紫黑色的大苞片,又使得整個花序活像一只飛舞的蝙蝠。因此,它還有“蝙蝠花”、“魔鬼花”等別名。
老虎須為箭根薯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國廣東、廣西、云南,印度東北部也有,生于水邊或林下蔭濕處,是可供觀賞和藥用的珍稀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