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不織春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雨落到瓦片上綻開,像是一簇簇綻開的雨箭。
我坐在門口,愣愣地看著窗外。這真的是我的家鄉(xiāng)嗎?我日日夜夜魂牽夢縈的家鄉(xiāng)嗎?
不是了。
你看前面的空地,那原本有一個小屋,里面住著一位比我小5歲的妹妹。那時我們經(jīng)常一起玩,墻壁上密密麻麻,滿是我們稚嫩的字跡?,F(xiàn)在呢?我們已失去聯(lián)系,就連她家的小屋,也不知在何時被夷為了平地。
你再看那商店。我記憶中的商店不管白天黑夜總是熱鬧的:白天大人們聚在一起打牌,我們幾個小孩就占據(jù)了另一張桌子,用麻將搭“房子”,搭“長城”,而某個調(diào)皮鬼總是會出其不意地一把把剛才辛苦搭建好的“房子”“長城”給推翻……我們笑著,哭著……餓了便找大人討幾塊錢去老板那里買點零食來吃。
夜幕降臨,一家人出門散步,商店便是最好的聚集地,大人們眉飛色舞地聊天,我們小孩便拿出橡皮筋,迅速套到兩個人的腳下,石頭剪刀布,誰贏了,誰就第一個玩。
依稀記得有一天,我們4人中唯一的一個男孩子臭著一張臉,怎么也不肯玩。
“那好吧,”我們也不含糊,反正三個人也照樣玩,“那你就回去吧,拜拜。”
他不可置信地看了我們一眼,氣呼呼地走了。大概過了十來分鐘,他又懨懨地回來了。
“你怎么又回來了?家里不好玩嗎?”有個女生奚落道。
“哼!”他頭一昂,裝作一副不情不愿的樣子,“還不是我大發(fā)慈悲,想著沒了我,你們也玩不開心,就屈尊陪你們玩一下吧?!?/p>
“嘁!”我們彼此看了一眼,笑作一團。
你再看現(xiàn)在,商店里只有幾個老人,冷冷清清的。牌桌已經(jīng)換成了自動機;原本裝滿零食的柜臺蒙了一層厚厚的灰,風一吹,塵埃四起。
這是我的家鄉(xiāng)嗎?是我在成長這條道路上跌跌撞撞、愈加思念的家鄉(xiāng)嗎?
是??!
你看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門前那棵自從我有了記憶就再也沒有生長過的大樹似乎還是那副高聳入云的模樣,院子那棵不知怎么斷了一截的老槐樹似乎還是老樣子。黃角樹上,蟬鳴聲此起彼伏,仿佛我央著外公教我捕蟬的畫面還歷歷在目,仿佛記憶中的那些夏天,那些時光永不會老去。
雨停了。
我出了家門,剛剛接受了初夏大雨洗禮的小草翠嫩欲滴,樹葉上積淀了大半個春天的灰塵被一掃而光,露出綠油油的本色。天放晴了,陽光毫不吝嗇地灑向人間,世間萬物籠罩上一層朦朧的光,陰霾如同早間的薄霧,化作一縷擁抱不住的風,只剩那份純真,永久地保留在心間;只剩那些好時光,永久地保留在記憶中。
(指導老師:曹小玲)
一點就通:
合理使用“欲揚先抑”
作者開篇描寫了變化后的家鄉(xiāng),失去聯(lián)系的玩伴,蒙上灰的柜臺,冷清的商店。先表達了對家鄉(xiāng)變化的失落,隨即話鋒一轉(zhuǎn),通過描寫不變的風景,高聳入云的大樹,依舊綿綿不絕的蟬鳴聲,表明觀點:家鄉(xiāng)并沒有變,因為記憶里的好時光永遠存在。借用巧妙的轉(zhuǎn)折,再次貼合“回憶”的主題,回憶的純真永遠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