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孔柱
算起來,斷斷續(xù)續(xù)寫雜文已有數(shù)十年了,當初只是愛好,業(yè)余行為,興趣而已。寫著寫著,竟然“放不下”了,但還從未想過“圖個啥”的問題。如今,有人問起這個問題,倒覺得真還應(yīng)該好好想一想哩。
圖個名嗎?若是圖名的話,還不如老家的二柱哩。二柱是個不識千字的本家兄弟,可他在老家那個村子以及鄰近幾個村莊,可謂家喻戶曉老少皆知。提起“楊二柱”,少說也有二三千人知其大名??墒?,我們這些寫寫畫畫的,又有多少人知其姓甚名誰?據(jù)我所知,這些年來,我們省雜文學(xué)會召開年會,到會者通常只有四五十人,登記在冊的也不過百十人,有的寫作雜文也是時斷時續(xù),常年堅持的并不多。知其大名者,恐怕還沒有二三千人哩。即便有些名氣名聲,也僅局限于“雜文圈”內(nèi),或一些雜文愛好者。名不名,無可名。既然大家并非為名而作,那又圖個啥呢?
圖個利嗎?說起圖利那就更可笑了??纯措s文作者,即使稱得上“家”的,又有幾個靠寫雜文“發(fā)家致富”的?且不說雜文陣地有限,發(fā)表也難,即使辛辛苦苦、嘔心瀝血寫出一篇,見報了,刊登了,稿費最多也不過百把元、幾百元,少的只有幾十元。聽說有勤奮者,每天筆耕不止,面向全國投稿,一年發(fā)表三四百篇,所得稿費也不過幾萬元。指望寫雜文發(fā)財,實在是癡心妄想。但凡每個寫雜文的,恐怕誰也沒有如此念想。一不圖名,二不圖利,究竟圖個啥呢?
圖個心里痛快!這個話還沾點邊。寫雜文的人大都心里有股“氣”。氣什么?氣隨地吐痰,氣亂扔垃圾,氣坑蒙拐騙,氣偽劣假冒,氣恃強凌弱,氣吃拿卡要,氣貪污受賄……總之,氣一切腐敗行為和丑惡現(xiàn)象!這些“氣”憋在心里是很難受的。氣憤至極就要發(fā),氣發(fā)出來了,心里就痛快了。除了一吐之快,還圖什么呢?
圖個匹夫之責!這才是寫作雜文的最大追求與最高境界。寫雜文寫到這個層次,就不僅僅是為一已寫作,圖一時之快,而是為大眾寫作,為人民鼓與呼。真正的雜文作者,并且能寫出振聾發(fā)聵的雜文作品,一定是那些以國家興亡、人民福祉為己任的斗士,他們胸懷天下,心系百姓,憤世嫉俗,憂國憂民,甘愿為推動國家、社會不斷發(fā)展進步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他們不唯上,不唯書,堅持真理,反對謬誤,為道義擔當,為正義吶喊。
寫雜文還圖什么呢?人各有志,或許各有各的回答,各有各的所圖??傊?,要想寫好雜文,立志做一個人民滿意的雜文家,弄清“圖個啥”,這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