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第一次見到自慚形穢這個詞,是在小學(xué)課本收錄的方志敏烈士的《可愛的中國》里:“??!我們的母親太可憐了,一個天生的麗人,現(xiàn)在卻變成叫化的婆子!站在歐州、美州各位華貴的太太面前,固然是深愧不如,就是站在那日本小姑娘面前,也自慚形穢的很呢!”
老師解釋道,自慚形穢,就是因為自己的形象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這個典故來源于南北朝《世說新語·容止》:“珠玉在側(cè),覺我形穢?!闭f完又意味深長地瞥了我一眼,我立刻明白自己就屬于那種“形穢”的人。但好在我臉皮厚,從來沒有因此“自慚”過,該咋過就咋過,絕不會為這個事自尋煩惱。
人有丑有俊,有高有矮,有胖有瘦,都是父母所賜。生的俊朗有型的,你就好好抓住這一得天獨厚優(yōu)勢,爭取做到內(nèi)外兼修,秀外慧中,做一番事業(yè)出來,以不辜負(fù)一副好皮囊;生的其貌不揚的,也不必自慚形穢,努力練好內(nèi)功,涵養(yǎng)能耐,學(xué)成一技之長,顏值不足本事補,畢竟靠本事吃飯比靠臉蛋吃飯要更實在也更長久——我一直就是這么想的。
據(jù)說,唐人鐘馗赴京城應(yīng)試,因相貌丑陋而落選,自慚形穢,撞死殿階。這就有些愚不可及了。同樣是因為丑,美國總統(tǒng)林肯卻能以退為進,變?nèi)鮿轂閮?yōu)勢。競選時,對手指責(zé)他是個兩面派,有兩張面孔.林肯回答說:“如果我有兩張面孔,我還會情愿戴這一副嗎?”他的勇于自嘲和坦率,贏得了不少選票。在丑人隊伍里,還有莎士比亞、安徒生、馬拉、貝多芬、托爾斯泰、卡夫卡、郁達夫、馬云、莫言等世界名人,也都沒有擋住他們奮進的步伐,反而成了激勵他們走向成功的動力。
即便是在最講究顏值,最靠臉吃飯的演藝界,也不都是高富帥、高富美的天下,著名丑星卓別林、憨豆、葛優(yōu)、潘長江、陳佩斯、黃渤、曾志偉、馮鞏、賈玲,個個都混得風(fēng)生水起,名利雙收,光影帝就有好幾個。
可見,人丑不是問題,關(guān)鍵是本事不能丑,林肯能成為杰出總統(tǒng),卓別林能成為表演藝術(shù)家,馬云能做成中國首富,莫言能拿到諾貝爾文學(xué)獎等,都是靠過硬本事。反之,如果不僅人丑,而且字丑、畫丑、文丑、事丑、心丑,那就真的走投無路了。
因而,人生在世,更應(yīng)自慚形穢的不是顏值容貌,臉蛋身材,而是所作所為,所言所行。按照這個標(biāo)準(zhǔn)來比照,那么誰該自慚形穢?
那些虛度年華的庸俗之輩,他們無所作為,渾渾噩噩,整天吃喝玩樂混日子,除了消耗糧食制造垃圾,沒有任何生存價值,最后是一事無成。
那些唯利是圖的奸商,他們坑蒙拐騙,制假售假,利欲熏心,不擇手段,置人民的身心健康于不顧,大賺昧心錢,大發(fā)不義之財。
那些不作為的領(lǐng)導(dǎo)干部,他們懶政怠政,尸位素餐,空食國家俸祿,占著茅坑不拉屎,當(dāng)和尚不禮佛撞鐘,做龍王不普降甘霖,辜負(fù)人民希望、時代重托。
那些搞腐敗的貪官污吏,他們貪污受賄,以權(quán)謀私,買官賣官,貪贓枉法,強取豪奪,中飽私囊,房屋幾十套,情婦一大堆,終日花天酒地,驕奢淫逸。
還有那些不讀書學(xué)習(xí)的人。北宋詩人黃庭堅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比绻?、三月甚至三年都不讀書,那又會丑成什么樣子?想想就可怕。更可怕的是,這些不讀書的人偏偏自我感覺良好,那就無可救藥了。
退一步說,一個人如果能做到自慚形穢,應(yīng)該說還是可救可教的。明白自己“形穢”,那就亡羊補牢,知恥而后勇,努力補救,想方設(shè)法來美化自己,強大自己,完善自己,不斷提升“顏值”,總有一天會毫無愧色地立于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