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篤等
2022年春節(jié)檔票房60.35億,位列中國影史春節(jié)檔票房第二。2022年的電影征程才剛拉開帷幕,破百億只是一個節(jié)點,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如何突破類型邊界、現實題材如何更好地與觀眾產生共情、動畫系列如何常拍常新、科技與敘事如何齊頭并進……春節(jié)檔之后如何用好作品提振市場、吸引觀眾走進影院,還是電影人需要直面的問題,加油?。ㄗⅲ簼M分為六顆★。票房單位:人民幣)
《長津湖之水門橋》
推薦指數:★★★★
反調指數:★
最新票房:38.53億
(截止2月27日)
由面及點 悲壯鮮活
文 小小的篤
《長津湖》在2021年以57.75億刷新中國影史票房紀錄,無疑使《長津湖之水門橋》在2022年春節(jié)檔從各種數據來看都占盡先機,成為最受關注的春節(jié)檔電影。
相比三位導演同心協(xié)力執(zhí)導的《長津湖》,全景式由面鋪展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殘酷,志愿軍的英勇無畏,《長津湖之水門橋》一來由徐克導演完成90%以上的戲份,二來僅針對水門橋戰(zhàn)役這一點來展開敘事,也更為緊湊、激烈、完整。
如果說《長津湖》中片尾的冰雕連是志愿軍戰(zhàn)士在長津湖鑄造的冰雪長城,那么《長津湖之水門橋》就是一曲冰與火之歌,在這個三炸水門橋的故事中,因為美軍大規(guī)模使用燃燒彈,致使我志愿軍不但要隨時面對極寒天氣的考驗,也要承受燃燒彈的襲擊。影片中美軍所用燃燒彈讓人印象最深的兩處莫過于李晨飾演的余從戎在山頂的犧牲,以及末尾已犧牲的伍千里和凍得失去知覺的伍萬里兄弟倆依偎在一起,被燃燒彈分離的場景。燃燒彈的使用,是《水門橋》區(qū)別于《長津湖》的奇觀展示之一,也是我志愿軍戰(zhàn)士在極寒天氣之外,遭遇的第二大關卡。甚至于還有這樣心酸的細節(jié)展示——凍傷的我軍戰(zhàn)士在被燃燒彈轟炸后的灰燼上激動地取暖。
犧牲,是該片極力塑造的最具感染力和淚點的畫面,可以說《水門橋》明線是以第二炸、第三炸水門橋為節(jié)點設計,暗線則是以七連戰(zhàn)士的犧牲為各個節(jié)點來結構故事,一明一暗間,那一段充滿血與火的歷史在銀幕上得以呈現,志愿軍戰(zhàn)士的鋼鐵意志和家國情懷也感染了銀幕外無數的觀眾。其中,余從戎敬禮后烈火遍身的那一幕、平河被卷入坦克下,痛不欲生請求伍千里向他開槍的那一幕、幾近失明的指導員梅生開卡車沖向美軍指揮部同歸于盡的那一幕;多處中槍的伍千里從水門橋墜下仍堅持向敵人開槍的那一幕……無不成為觀眾的淚點,徐克在《水門橋》中成功續(xù)寫了《長津湖》的傳奇,把最可愛的人用鮮活、生動的影像鐫刻在銀幕之上、觀眾心中。
在冰天雪地之中不得不打的這一仗既是信念之戰(zhàn),也是背水一戰(zhàn),志愿軍的背后是祖國和人民,退無可退,這一仗,必須贏。七連戰(zhàn)士們?yōu)閲柢|、慷慨赴死背后的精神源泉,無疑來自父母、妻子以及身后壯美的祖國和故鄉(xiāng)的熱土。這也是近年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金剛川》《狙擊手》等不約而同展現的家國情懷,保家衛(wèi)國是身處他鄉(xiāng)的志愿軍的目標,勝利后回家則是他們共同的心聲。
《長津湖之水門橋》與《金剛川》同樣都是與炸橋相關的故事,視角不同,重點亦不同;《長津湖之水門橋》與《狙擊手》同樣都是聚焦“點”來反映抗美援朝的電影,美學風格和視效呈現也大相徑庭,可見,在抗美援朝這個題材之下,集思廣益、砥礪前行的電影人有望以多元的姿態(tài),講好中國故事,再創(chuàng)新的輝煌。
《奇跡·笨小孩》
推薦指數:★★★★
反調指數:★
最新票房:12.9億
(截止2月27日)
真實與共情的力量
文 劉知銓
電影《奇跡·笨小孩》是中宣部國家電影局的重點電影項目和建黨百年獻禮影片,描述了新時代年輕人在深圳創(chuàng)業(yè)的勵志故事,目前票房已經突破十億量級,成為主旋律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成功典范。
眾所周知,導演文牧野的前作《我不是藥神》口碑票房雙豐收,一度成為最炙手可熱的青年導演之一,跟隨著他的鏡頭,觀眾常常能從那些埋沒在蕓蕓眾生的平凡人物中,找尋到自己或身邊人的影子,與片中人物同喜樂,共悲觸,這是真實與共情的力量,也是現實題材影片的核心生命力所在,影片多維度展現了易烊千璽飾演的景浩所面臨的重重阻礙與戰(zhàn)勝阻礙的堅定信念,讓我們看到了鮮活的小人物奮斗史背后涌流的時代情緒,一種敢闖、敢拼、永不服輸的精神與勇氣。
回到電影本身,《奇跡·笨小孩》創(chuàng)作邏輯其實沿襲的還是好萊塢經典劇作模式,具體可參考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的文本構想,此類大多是聚焦底層生活中悲苦的小人物,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的故事,如果從類型的角度來看,可以將其歸類為勵志片,本質上電影《中國合伙人》也是在進行同樣的主題表達,但這些影片最終都需要面臨一個問題,如何讓主人公的成功變得理所當然,即逆襲的合理性加成。以電影《奇跡·笨小孩》為例,片中提到了深圳所謂的“三和大神”,他們在網吧買桶泡面就能應付過去自己的一天,本需要努力的人,卻逃避和放棄了,這和主人公做出了很大的反差,很好地服務到了人物塑造,可以看出創(chuàng)作者在“下生活”階段做到從真實中來,但是,這依舊不夠,粗糙的解釋導致結尾段落異常順利的逆襲給人以過火的感覺,好似命中注定的主角光環(huán),如此設定讓觀眾紛紛表示難以接受。
除了劇作上存在的問題,電影《奇跡·笨小孩》在現實題材類型化的探索上還存在較多刻意的地方,配樂的過度使用和升格鏡頭的喧賓奪主,使得所謂的動人和煽情變得稍顯廉價,但總體來說,瑕不掩瑜,像這樣具備現實關懷的影片無疑值得鼓勵,是市場真正缺少和亟需的,相信在這些青年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新融合下,能使更多真誠且動情的優(yōu)秀作品得以呈現給觀眾。
《尼羅河上的慘案》
推薦指數:★★★
反調指數:★★
最新票房:5651萬
(截止2月27日)
翻拍失利折射好萊塢模式崩壞
文 劉知銓
新版《尼羅河上的慘案》正式在全國上映,這也是今年春節(jié)后首部在國內公映的好萊塢電影,本片改編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說,由“神奇女俠”蓋爾·加朵領銜全明星陣容,由莎劇大師肯尼思·布拉納帶領《東方快車謀殺案》班底再度集結,再現“推理女王”的不朽經典。
一般來說,經典IP加上全明星陣容,基本上不會取得太差的市場表現,像同樣由肯尼思·布拉納自導自演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全球票房就達到了3.5億美元,而最新的《尼羅河上的慘案》,在票房上真的成了“慘案”,在中國這一重要票倉首周即失守,最終可能難過億元大關,全網口碑也持續(xù)崩壞,實為遺憾。
究其原因,恐怕離不開以下兩個方面。情節(jié)上,無論是小說原著還是經典前作在劇情上都十分精彩,細節(jié)的鋪墊、節(jié)奏的把控以及持續(xù)的反轉,原本的優(yōu)勢領域卻在此版中難以體現,劇情推動緩慢、殺人動機鋪墊不足以及俗套愛情故事的加入,使得全片的核心案件推理直到影片過半還是徒勞無功,更不用談觀眾們能收獲什么驚喜和彩蛋了。人物上,大量無意義角色的設置使得臉譜化和群像化嚴重,主角的人物性格以及兇手的作案動機都含糊不清,甚至長時間存在工具人主導敘事的情況,所以哪怕是在視聽表現還不錯的情況下也很難讓觀眾真正代入。
其實,經典翻拍一直是好萊塢的一種重要創(chuàng)作模式,能夠最大限度的規(guī)避市場風險,但近年來,這條投資鐵律似乎頻頻失靈,哪怕影史經典《黑客帝國》的新作也沒能掀起理想的水花,這背后反映的是觀眾觀影水平的提高,大明星配爆米花的娛樂電影恐怕已經不能輕易滿足觀眾了,我國的電影市場也早已從唯好萊塢壟斷論慢慢地向青睞好的中國故事過渡,百花齊放的競爭與對比中,只有真正的精品才能斬獲應有的票房及口碑成績,這是一種良性態(tài)勢。
《我們的冬奧》
推薦指數:★★★
反調指數:★
最新票房:5107萬
(截止2月27日)
向冬奧及中國動漫獻禮
文 氛圍
《我們的冬奧》是一部觀影前預期不高,觀影后很難第一時間給出感受的影片,這和它融合了太多元素有一定關系,冬奧會、冰雪運動、吉祥物冰墩墩、熊出沒、二次元、木偶戲、齊天大圣、大耳朵圖圖等一眾經典動漫形象等元素雜糅在一起,讓人很難在腦中形成一條清晰的邏輯線。
若用一句超長的話概括,本片講述了木偶片、早期美術動畫片、現代動漫作品、二次元紙片人4個不同時代和風格的動畫動漫角色分別以屬于它們各自特色的方式共同歡慶2022北京張家口冬奧會的故事。把這么長一句話替換成高度概括的片名《我們的冬奧》,也難怪會讓人發(fā)懵。
每個時代的動畫產物都有屬于這個時代的受眾群體,前兩個故事中的少兒版熊出沒和二次元紙片人顯然是給當下少年兒童準備的,在故事情節(jié)設計上也更為商業(yè),光頭強要趕最后一班火車獻花給小雪姐姐、九尾狐要把走失的冰墩墩及時送到開幕式現場,這樣的劇情設置制造一定的緊張感,容易讓觀眾代入進去。
后兩個故事畫風轉變有點大,首先美術風格一下回到幾十年前的木偶戲和動畫片,這些人物角色和場景配置對80后還能稱之為回憶殺,但00后看到這些做何感想就不清楚了。其次劇情也變得平緩起來,不再有緊張感,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回憶、追思和情懷。一直看到最后一個故事結尾,才略微get到本片創(chuàng)作團隊的用意,這一章節(jié)本來是屬于齊天大圣和大耳朵圖圖的故事,哪吒作為天宮神將客串一下就算了,最后竟然出現沒頭腦和不高興、黑貓警長、葫蘆娃等一眾人物,可看作是中國原創(chuàng)經典卡通人物到這兒拍全家福來了。原來本片在獻禮冬奧會的同時,也有意致敬多年來一直奮勇前行的中國動畫人。主創(chuàng)團隊是想一網打盡喜愛動畫的各個觀眾群,在冬奧的帶動下,掀起親子觀影熱潮。
以今天的標準來看,早期的中國動畫片已失去了光芒,但沒有一代代動畫行業(yè)前輩的探索、磨煉、積累,中國原創(chuàng)動漫也不會有今天的水平。現在中國動漫行業(yè)進步明顯,已經可以拿出大IP下衍生題材,如《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票房口碑雙豐收的優(yōu)秀作品,也能拿出原創(chuàng)IP,如《熊出沒》系列連續(xù)多年登陸春節(jié)檔足以說明它的成功。通過《我們的冬奧》這樣一部特別的獻禮冬奧作品向動畫前輩致敬,同時展示中國動畫動漫的傳承,大概也是創(chuàng)作團隊的一點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