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鳳
(平?jīng)鍪嗅轻紖^(qū)草峰鎮(zhèn)丁寨小學,甘肅 平?jīng)觯?/p>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朗讀教學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更是為了通過朗讀訓練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挖掘文章內涵、理解文章表達的感情的學習能力。
伴隨著教學目標的不斷改革,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了朗讀對于語文教學以及學生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雖然很多教師在教學時積極開展朗讀活動,卻始終沒有取得更好的效果;雖然學生在大聲朗讀,但整體水平仍然偏低。
小學階段是學生進行系統(tǒng)語文知識學習的第一個階段,很多學生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這里的知識儲備是指小學生對于字音、字義還有詞語的學習程度并不完整,有很多字和詞只知道一半的含義,甚至完全不能理解字詞的含義[1]。這樣的情況導致小學生在閱讀時不能完全掌握文章的意思,僅僅是為了朗讀而朗讀,影響了實際的朗讀效果。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朗讀教學時,要選擇不同類型的文章。例如,在低年級語文教材中,首先是以簡單的詩歌、故事為主,如《七步詩》《春曉》等古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含義簡單直白。隨著教學的不斷推進,三、四年級會逐漸接觸到小說和各種神話故事。如《獵人海力布》《女媧補天》《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無論閱讀的是哪一個類型的文章,教師第一步要做的都是糾正學生的讀音,幫助學生理解關鍵字詞的含義,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最快抓住文章的重點部分和主要內容,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在語文課堂中讓學生將大部分的時間花費在朗讀上是不可取的。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愛玩,不可能將所有的時間都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所以就體現(xiàn)出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應當根據(jù)課堂中所學的內容,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指導學生了解課文中的內容,從文字中找到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和寫作的背景,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朗讀內容方面的指導,還要對學生的朗讀方式進行指導,讓學生通過正確的朗讀方法和閱讀方法抓住文中的重點,使學生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文章中,使學生了解到字里行間營造的意境。
幫助學生明確讀音和含義,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是進行朗讀教學的第一個階段,但并不是朗讀教學的最終目的。任何一種題材的文章,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表達作者的某種情感。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在學生可以明確文章的大概內容,了解文章的主要背景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2]。
例如,《田忌賽馬》和《草船借箭》這兩篇文章主要體現(xiàn)的都是智慧的運用;《軍神》表現(xiàn)的則是主人公堅韌不拔的意志;《威尼斯的小艇》展現(xiàn)的是威尼斯的風貌和當?shù)厝嗣竦纳钐攸c,體現(xiàn)出作者對威尼斯的喜愛之情。每一篇文章的內容都夾雜著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發(fā)現(xiàn)這些情感并讓學生進行感悟和體會,最終將學到的精神和體會的情感融入自己的語文運用中,才是朗讀教學的最終目的。
朗讀教學通常都是在課堂活動過程中進行的,因此及時的反饋和讀后評價,對學生會起到重要的鼓勵作用。在課堂上,老師要對學生展現(xiàn)出滿意的笑容和贊賞的眼神,通過實際的動作和神情,表達對學生的肯定。
在朗讀訓練時,教師通常會采用多種方式。例如,全班齊讀、男女生接龍讀、由某個學生作為代表帶領全班同學朗讀等。在這些方式中,通常都有雙方或三方的參與,在全班同學齊讀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學生反饋[3]。而在進行其他朗讀形式時,教師可以積極鼓勵其他學生對朗讀的學生進行評價。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互相評價、尋找朗讀者在朗讀過程中的亮點和特色,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吸取經(jīng)驗。同學和老師的鼓勵可以更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不斷帶給學生朗讀的新鮮感,使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地投入朗讀教學中。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與深入,教師應當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加強自身的教育實力,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動態(tài)做出相應的教學策略。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意識到朗讀的重要性,加強學生理解文章和朗讀文章的能力,為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