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璠
(甘肅省靜寧縣南關小學,甘肅 平?jīng)觯?/p>
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教學方法的研究與討論。在多地實施了情趣教學的方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開始采用此方法,較為常見的是語文和英語學科。因為這兩門學科都與語言有關,同時都需要情感在內(nèi)。
在討論如何將情趣教學法運用到語文教學中之前,我們應該理解什么是情趣教學法。情趣二字在這里可以理解為情意和興趣,其中情意又包括情感和意義。簡單來說就是讓學生通過各種方法去體會情感、理解意義和培養(yǎng)興趣,使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這種方法的學習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讓大語文具有生活氣息。
氛圍是學習的間接動力,氛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帶動學生學習的激情。如果一個班級的學生都在學習,自己也會被感染去學習。再者,要想營造好的氛圍,需要教師與學生建立一種相對平等的身份,或者說是成為朋友的關系,這樣可以充分地營造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讓學生放松下來,盡情地投入學習中,學得更輕松、愉快,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手邊的工具,營造好的氛圍。上課時,教師可以關閉教室里的燈光,配上一些悲傷或者憤懣的音樂,以此來營造一種悲傷的氛圍。用多媒體播放有關圓明園現(xiàn)在的照片,讓學生講講看到這張照片是怎樣的感受;再播放一些通過技術還原的圓明園照片,問問學生看到這些照片的感受,也可以帶學生一起觀看圓明園毀滅的影視作品,營造那種悲傷而又憤怒的氛圍,讓學生切身感受,引發(fā)他們的自主思考,勿忘國恥等。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積極地發(fā)言,將自己融入其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提問是大腦的知識發(fā)生碰撞的過程。有效的提問可以增強學習效果。教師應學會如何進行有效的提問,正確引導學生發(fā)生有效的思考,學會思考。在學習中,提問無疑是檢驗學生是否認真聽講、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是否帶著問題和疑問去學習的最好辦法。好的提問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刻的思考,更深刻地解剖課文的內(nèi)涵。我們在學習如何有效提問時,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有效提問,什么是無效提問。在這里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可以引發(fā)學生深思的即為有效提問。下面我們舉例來看一下怎樣有效提問。
例如,在講授《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教師為了引導學生體會其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進行一些提問,慢慢將學生引入人物的感情中去。學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語文經(jīng)驗,無法充分體會人物的感情。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和比喻的方式,讓學生更容易地理解文中情感。
舉行活動不僅可以活躍大腦,還可以將學生的聽、觸、嗅等各個感官都調(diào)動起來。各個感官的調(diào)動更容易讓學生融入學習中,讓學生更喜歡學習、輕松學習。城市的喧囂將學生的心靈變得煩躁,沒有了大自然的寧靜。學生無法靜下心來學習自己所喜歡的,去感受自己真正喜歡的。學生缺少對大自然的體驗,學校和教師可以多組織相關活動結合書本知識來進行教學,可以舉辦一些活動,如詞語大作戰(zhàn)、有獎問答、智力大比拼等。這些活動的舉辦不僅能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增添樂趣,還可以讓學生在樂中學習,提高效率。
例如,在講述課外讀物《昆蟲記》時,教師可以將學生放置于大自然中。讓學生通過聽、嗅、觸等多種感官的綜合運作來感受大自然。大自然是昆蟲的家,也是作者發(fā)現(xiàn)它們的地方,所以讓學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理解最為合適。大自然中的萬物對學生來說都是新鮮的,他們會在大自然漸漸學會觀察和思考。觀察昆蟲的形狀、狀態(tài)、居住場所,可以更直觀、具體地讓學生了解課本所講述的內(nèi)容,理解起來就更簡單。比如,在講述幼蟲和蛹這一章時,學生可能連這兩種蟲子都沒見過,缺少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所以讓學生投身于大自然是很有必要的。教師也可以將幼蟲和蛹放在小瓶子中,讓學生觀察,這樣既不用擔心學生害怕,又可以增長他們的見識。
綜上所述,要想更好地發(fā)揮情趣教學法的作用,需要教師不斷地努力探索和研究。通過此文章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如何將情趣教學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希望在今后的教育發(fā)展中,情趣教學法可以被廣泛運用,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