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芳才 王月宏
(臨潭縣龍元中心小學,甘肅甘南)
時間是世間最公平的,每人每天都只有24個小時,其中不乏許多碎片化的零散時間,如果利用得好,就可以成就許多事情。小學生要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就必須利用好在校的碎片化時間進行體質鍛煉,因為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學習之余,沒有更多休息的時間用來開展體育活動。學生的體質健康能否增強,雖然與家庭、學校和社會有一定的關系,但最主要的因素還取決于學生自身的意識和行動,其主要在于學生愿不愿意動起來,愿不愿意參與各種體育活動。如果學生從內心具有強烈的鍛煉欲望,那他就總會抓住碎片化時間來鍛煉身體。只要養(yǎng)成了鍛煉身體的習慣,學生還何愁不能提高身體素質。
據(jù)調查,我國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最近幾年持續(xù)下滑,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目前10至15歲的青少年學生已經出現(xiàn)了嚴重的肥胖和超重現(xiàn)象。但由于學校沒有統(tǒng)一的時間安排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學習和鍛煉的時間矛盾沖突就體現(xiàn)得十分明顯。但深入分析,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條件獲得了極大的改善,許多家長十分溺愛自家的孩子,寧愿自己縮衣減食,也不能讓孩子吃虧,總是給孩子吃自己認為最具有營養(yǎng)的食品,不讓孩子干家務活,督促孩子按時睡覺,在這種條件下,孩子的體重就會直線飆升。尤其是現(xiàn)在的小孩十分熱衷于吃肯德基、德克士等垃圾食品,喜歡喝各種碳酸飲料,不良的生活習慣極大地影響了孩子們的身體發(fā)育。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孩子沒有得到有效的消化和鍛煉,身體機能沒有得到有效開發(fā),身體肥胖和超重現(xiàn)象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
現(xiàn)在的小學生缺乏主動鍛煉的意識,空閑時間就熱衷于宅在家中玩手機、打游戲、看電視,家長即使強制他們走出去鍛煉一下身體也很難實現(xiàn)。在學校,學生也是以學習任務重、沒有時間運動為借口,懶得出去運動,即使每節(jié)課后都有十分鐘的課余時間,但大部分學生都是待在原地不動,很難走出教室主動去活動一下身體。資料顯示,現(xiàn)在的學生熱衷于球類運動的比例在逐年下降,甚至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也在逐年消減。他們對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的概念目標不清晰,寧愿多玩會手機,也不愿意將時間花在體育活動上,這就導致他們小小年齡就存在身體素質不高、體育成績測試不達標的情況。
小學生的碎片化時間主要指除正常上課和課后學習之外的休息時間,一般集中在10到30分鐘左右。最為典型的碎片化時間是指課間時間和午休、晚休時間(也指午飯、晚飯之后的時間)。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時間段來進行體育活動,達到鍛煉身體體質的目的。就拿臨潭縣王旗鎮(zhèn)龍元中心小學為例,早上起床之后,學生都要準備洗臉刷牙和早餐等事,為一天的課程做準備,沒有過多的時間來自由安排,從第一節(jié)課到第四節(jié)課之間,都只有十分鐘的課間時間,這個時間段主要用于學生適當調節(jié)休息和上廁所等,為下一節(jié)做好準備工作;第二節(jié)課后,有大約20分鐘的大課間,主要用于學生集體性的“一拳兩操”,這也是教育部指定的“陽光體育一小時”活動之一,是每個小學學校必須剛性執(zhí)行的體操鍛煉,這些集體性的體育活動都帶有競技體育的味道,雖然對學生的身體鍛煉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更多意義上強調了體育的技巧性和規(guī)范性,而且對體育涉及的場地、器械和技術有較高的要求,而屬于學生自由鍛煉的碎片化時間就主要集中在兩飯之后的空閑時間,這個時間段一般情況下都有60~90分鐘的時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鍛煉身體,這樣更能滿足學生個體的體育活動項目。
學校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運動對于學生的意義和價值,在觀念和意識上加強學生碎片化運動的價值和意義,統(tǒng)一思想和行動,推動全校師生的身體素質建設。采取班主任老師帶頭,體育老師為運動的組織者,師生共同參與、相互督促的健身日活動,至少保證每周利用課余飯后的碎片化時間組織一次籃球賽和一次足球賽,根據(jù)具體時間不定期地組織其他體育項目。學校的組織能力和制度風向是影響學生開展健身活動的重要因素,應該特別重視和引導,強化運動帶來的好處和健身的重要性,改變學生一味讀死書、死讀書的現(xiàn)狀,追求高效率的讀書方式,營造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時代新人的良好氛圍。
要改變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現(xiàn)狀,就應充分發(fā)揮學校和老師的組織作用,利用好體育課、課間休息時間和碎片化時間,把常態(tài)的授課和組織多種課外活動作為培養(yǎng)學生運動習慣的方法,讓學生養(yǎng)成一有時間就主動運動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運動的興趣、愛好和專長,對多種體育項目都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是提高學生運動自覺性的最好方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實現(xiàn)學生長期運動的最強動力。提高身體素質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習慣正是實現(xiàn)這一過程的最好方法。只要有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學生就會想方設法地擠時間,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運動。在學校,5~6分鐘的運動時間是利用碎片化時間的最好機會,除了傳統(tǒng)的體育課和課間活動外,5分鐘之內的運動量已經能夠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和效果。從最近幾年興起的體能鍛煉來看,1~5分鐘的小練習可以涵蓋身體鍛煉的方方面面,這些小練習要求場地小、器械簡單、間隔短,練習目的性強,比如,5~6分鐘可以完成2~3個包括心肌、肌肉力量和協(xié)調性3個目的性比較明確的練習動作,這些活動對于學生來講,雖然在現(xiàn)實中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學生可以借助學校已有的單杠、雙桿等簡單器械來完成拉伸動作,活動身體的肌肉組織。學生只要具有愛運動的習慣,即使是課間十分鐘,也可以到操場上完成一組項目運動,強度適中,動作簡單,同樣可以達到鍛煉身體的效果。所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運動的習慣是實現(xiàn)課余運動的第一步,從思想上扭轉大部分學生不喜歡運動的習慣,讓運動變?yōu)橐环N習慣、一種愛好、一種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體質的措施和手段。
首先,加強學校宣傳力度。學校除了定時開展校運動會和各項球類比賽等競技活動外,還要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學生在課后走出教室多加鍛煉,即便伸伸腰、踢踢腿,也可以伸展一下筋骨,活動一下肌肉,改掉學生上課下課都坐在座位上不動的壞習慣,倡導學生發(fā)揮碎片化的時間自由活動,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課后小活動一下的習慣,提振一下精氣神,為下節(jié)課的開展打好基礎。
其次,做好運動器械的安全措施。學校應該組織體育部門維護好學校體育器械設施的安全性,保證學生在運動過程中不出意外事故。因為這些器材常年都在室外遭受風吹雨淋,容易生銹老化易折,經常性的檢查和保護,增強學生使用的安全性,是提高學生愛上運動的保障性和引導性措施。另外,在安裝體育設施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器械使用位置的方便性,最好安裝在離教室比較近的地方,學生一走出教室就可以接觸到,這無疑會增加學生使用的頻率。學校在設計安裝的時候,其初衷就是讓學生可以方便地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鍛煉,有意識地為學生運動提供一些便利。
再次,老師起好帶頭作用。學校和老師應該組織好帶頭示范作用,做碎片化時間運動的帶頭人。要倡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加強體育鍛煉,就必須打破學生不愛運動的習慣,讓他們勇于走出教室主動動起來。老師可以通過鼓勵一些熱愛運動的小學生組成健身運動小團隊,通過團隊的組織示范和帶動作用,讓那些不愛運動的學生也能夠主動走出教室參與到運動中去,逐漸克服掉不愛動的壞習慣,讓自己的身體得到適度鍛煉。
最后,家長起好督促作用。在放學之后,或者在假期中,孩子在家做完作業(yè)之余,會留有大量的碎片化時間,學生便可通過這些時間來加強自己的身體鍛煉。一些愛好運動的孩子自然會主動鍛煉,但還是有一部分宅男宅女們不愿走出家門,這時,家長就應該督促孩子走出家門運動一下,即便是出去散散步,看看遠處的青山綠水,也對身體很有好處。在今天的小學階段,學習壓力相當重,不僅學習難度加大了,升學考試的難度也更大,沒有好的身體作為基礎,很難把學習成績提上去,家長要和學校通力合作,相互支持,督促好孩子的學習和身體素質。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比較重,他們在平時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鍛煉,只能靠擠出碎片化的時間來運動一下?;谕跗戽?zhèn)龍元中心小學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的情況,學校和老師應該主動掌握農村孩子的基本特點,針對性地提出一些運動方案。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也要經常觀察學生的舉動,留意學生的身體狀況,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外活動中去,重點關注那些不喜歡運動的學生,多做思想工作,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和習慣,讓他們的身體素質始終處于青春活力的狀態(tài),也讓碎片化的時間不再碎片。